NG這次的新旗艦Meteora,從型號的命名再到主理人吳老板在交流過程中呈現出來的信息,都能夠看出他這次在調音風格的傾向方面是完全“明牌”的,使用了Linkin Park的專輯名作為命名,但是為了能夠給產品起一個通俗好記的中文名,詳情頁中則是把Meteora給解釋成了希臘語境中的修道院建筑。我曾經在某次展會聽到工程機以后對Meteora有過一個期望,就是說如果它能夠在細膩度上更進一步,也許可以超過VKRP——但其實NG根本沒有往這方面去調,最終呈現出來的聲音是一個比Erebus更暴躁、更奔放的聲音。
Meteora我還是毫不猶豫做了私模,但每次寫到NG的私模產品,總歸離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和公模的差距有多大、以及私模和公模的購買建議,而Meteora是現階段為止在旗艦序列里公模的素質完成度最高、而且調音也非常完善的一個型號,尤其是在聽感的打磨上,公模的Meteora會比私模的稍暖一些、人聲味道反而會更濃、距離也更近,據說也是吳老板刻意而為之的,如果說Erebus的公模比起私模算是“過得去”,那Meteora是一個我推薦你可以買公模的型號,甚至你可以把微暖、更有氛圍的公模和極致動態和壓榨中高頻細節與瞬態的私模當作是兩個風格去看待。
在我聽說Meteora的配置是純動鐵+靜電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把穩了。讓NG這個品牌的口碑得到質的提升的就是Eurus這款同樣純鐵+靜電配置的型號,而且低頻的落地感相當夸張,后續兩款做了圈靜鐵則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出于市場角度的考慮,尤其是在低頻的部分都不算Erebus和Khaos的強項,對于追求低頻爽塞的用戶來說,我近兩年甚至還在推薦他們去收二手白菜價的Eurus。至于靜電,其實吳老板本身也參與了聲揚這款靜電單元的開發工作,玩起來本身就是手拿把掐,所以這次的硬件配置,在我看來是NG回歸本心、也回到自己舒適區的做法。
10動鐵8靜電的配置,其中有8顆都用在了中低頻的部分,初聽的時候最吸引到我的低頻可以說不是“落”下來的,而是“砸”下來的。而在繼續聊聲音之前,我想聊聊搖滾,以及聽搖滾合適的器材需要什么樣的特質,但也僅限一家之言,因為這方面我并不算專業人士,只是一個泛搖滾愛好者的淺薄理解。其實目前為止在文章中詳細聊到搖滾樂隊評測很少,但@Autumnlaketime 曾經倒是寫過一篇適合聽搖滾的耳機推薦,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渣浪翻閱。
在寫這段內容的時候,我請教了一下NF的老羊,一個會玩音樂的、產品受眾扎根于各種搖滾樂隊的搖滾愛好者,相信大家很多人也都知道他可以用一首《21Guns》分析出產品的全貌。他也給我講解了一些不同的搖滾類目,并以之分析器材所需的特性。
首先當然是60年代的披頭士時期,那時候錄音技術剛剛興起、音樂本身呈現的“素質”不高,所以如果你聽的搖滾是這類的,其實對器材的要求和常規流行的需求沒有什么本質區別,核心更多在中頻,Vocal和吉他比較溫暖、有顆粒感,披頭士或者皇后樂隊大概都可以屬于這個范疇,包括后期很多人覺得是偽搖滾的五月天大概也可以歸為這類。而6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硬核搖滾,以其強烈的節奏、失真效果的電吉他、貝斯和鼓為主要特征,尤其是主音吉他手可能玩嗨了會去彈大量的即興SOLO,這時候對器材的韻味、動瞬態已經有很高的要求了。而大家熟悉的SUM41其實是屬于Punk類的音樂,同樣屬于搖滾的一個分支,這類的音樂聽感明顯已經“躁”起來了,說難聽點有時候會顯得有些吵,但確實就是得聽內味兒。北歐那邊還延伸出來過類似哥特金屬、民謠金屬、交響金屬這類,已經對器材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金屬、硬核搖滾這種,已經開始追求動態、低頻的打擊感、迅猛感,對速度的要求會比披頭士時期要高。而像現代金屬的風格,則完全是屬于現代型器材的要求了,如果說Linkin Park、Greenday還在老老實實用麥克風去收錄鼓聲,那一些現代金屬已經是在玩觸發器,在做專輯的時候那種地鼓音頭是用鼠標給點出來的,而不是錄出來的,對速度感和瞬態的要求堪稱變態。
個人總結下來,對于適合聽搖滾的器材,我認為它在動瞬態、鼓聲打擊感、吉他音色層面的要求會比較高,優先級要明顯高于頻響曲線的平滑度,很多科Hi聲的器材在高頻的部分可能發脆發軟、沖擊力太弱,某些在大家看來完全談不上中性還原的塞子可能反而是聽搖滾的一把好手,比如Empire的Legend Evo、Raven,以及放到現在來說可能算HUFI類的LegendX,在當年都算是搖滾神器。
如果說單純在動態、瞬態、包括低頻的打擊感方面,其實Erebus也符合一個常規的搖滾耳塞所具備的特制,但談不上夠“爽”,尤其是如果我從Meteora切換回Erebus以后,會覺得它的低頻更淺、高頻的音色和低頻的打擊感都要軟一些,而Meteora在具備很極致的低頻下潛、低頻紋理細節的前提下,它的低頻速度感是相當迅猛的,能夠在一個短時間內完成完整的下潛與衰減行程,如果和當年被我譽為低頻天花板的Legend EVO去比的話,Meteora不僅具備它的低頻強度、速度感,還有更好的極低頻細節與純凈度,也明顯超越了Noble KKP的密度表現——就如同NG的歷屆旗艦一樣,Meteora還是依然具備很好的古典樂修養表現,它的這種低頻如果體現在偏現代的搖滾樂里,是偏沖擊力的、有力道和彈性的,回歸到過去NG所擅長的大編制里,它的低頻又是足夠深度、氣勢感、彌散感的,尤其是對現場混響的回放非常自然,而且比Erebus這種以動圈為主導的低頻明顯呈現出了碾壓程度的密度優勢,非常的“實”。
在硬素質層面,Meteora如果以私模的基礎來衡量的話,它犧牲了一點點人聲的厚度和距離感,換來了頂級的橫向空間和足夠遼遠的縱深延展度,這個聲場表現目前也是耳塞里T0級的水準,尤其是以Live錄音來衡量的話,目前只有VKRP和U6W能與其一戰,而如果只考慮原線,甚至略優于VKRP,而它更可貴的地方在于,在同時具備極致低頻深度、且非薄聲/監聽聲的耳塞里,這種空間回放能力是非常罕見、也在調音的時候更難實現的。但如果只考慮公模的表現,Meteora和Erebus的差距倒沒有那么夸張,但明顯還是要更寬、以及在密度和低頻圓潤感上都要更好,所以如果你對于極致的空間回放能力沒有要求、而是希望聲音更圓潤、人聲也更近一點,Meteora的公模這次在流行樂方面的完成度要明顯高于Erebus一個檔次。
中高頻的部分,我這里還是基于私模來評價,Meteora在人聲部分稍中性、帶一點清秀,但絕非那種拔亮的數碼味處理,但高頻方面如果以嚴肅古典的角度去衡量的話,是會比Erebus顯得棱角更強、安定感不如Erebus,在處理銅管樂和弦樂的時候會有著更強的能量感釋放。人聲不是Meteora的強項、但也不是短板,只是如果橫向去比較一些超旗艦型號的話,Meteora的人聲確實是相對平淡的那一個,但人聲的細節刻畫能力非常優秀、且不會刻意強化人聲的Delay感和氣息的彌散度,否則會破壞聽搖滾人聲時的利落感。而考慮到高頻部分的特性而言,我會選擇要么中性+控制力極強,要么音色有一些暖意的機器,比如N2、金磚2、N6iii的E203主板、SP3KT銅版,如果你非要去用小尾巴直推的話,Meteora雖然我還是會把它歸為比較難推的那茬,但是便宜小尾巴、包括入門級播放器直推時的素質上限會比Erebus略高一點,但總體而言,對Meteora的搭配建議是寧可暖糊、不要數碼聲或者明亮尖銳的器材,因為它本身足夠強的瞬態和低頻打擊感,即便是被HUFI器材劣化了以后,聽古典和搖滾的表現依然是冗余的、足夠好的。
目前還沒有給Meteora物色到合適的線材,因為Erebus+Luna的組合已經滿足了我對泛流行人聲的要求,Meteora即便不換線,也還是在偏大編制的古典、偏現代的OST、搖滾的表現方面要更勝一籌,想要換到素質和音色雙雙有加強的線確實有點難度,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議也可以給我推薦。我有預感,今年的超旗艦市場會比過去兩年萎縮很多、兩極分化也會更嚴重,長期內卷狀態下的市場,現在玩的更多都是外在賣點,聲音層面的突破會很難再實現。Meteora這個型號考慮到和Erebus的差價,在硬素質方面是完全值回票價的,而且和自家過去的兩代旗艦型比風格上也有所突破;如果放眼在整個競品行業里,它硬素質極為出彩,強項在于低頻、瞬態、密度,其中低頻動態尤為拔尖,追求極致素質感的依然是可以相信NG的私模,但私模的人聲在競品中處于相對平庸的狀態,至此,中頻更溫暖醇厚的公模凸顯出了它的意義所在。如果你聽歌是全方位的雜食,那也許Erebus還是更好的選擇,但若是古典、搖滾雙修為主的用戶,它可能是目前現階段超旗艦里平衡得最好的一副,暫無競品的那種。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