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寒假之初寫了一篇文章《一年級寒假,讓孩子過一個松弛但自律的假期》,執行情況怎么樣呢?
近乎不折不扣,有計劃的感覺真的很好!
當開學季的鐘聲敲響時,回望這段旅程,收獲的不僅是看得見的成長數據,更藏著意料之外的驚喜。
松弛框架下的自律,沒有爛尾的作業。
每天堅持按計劃進行,具體時間段會根據情況彈性調整,但總任務保證完成。
比如在家的時候,白天寫數學作業,晚上寫語文作業,讀英語。回老家后,上午完成書寫任務,下午完成閱讀任務,晚上春晚,早睡。
因為過年,要走親訪友,要趕路回老家,為了給孩子和同齡小伙伴更多交流機會,為了讓孩子更好的休息,增加了4天純玩時間。孩子得到這樣的機會,格外開心,好像得到大赦一樣,主動承諾:學習的時候,我一定很認真。
就像《游戲化養育》中提到的:當孩子擁有適度決策空間時,責任感會自然萌發。
對運動越來越愛。
一想到上足球課,就像充滿電的小馬達,從不拖拉推諉,每次都著急地問:怎么還不走?
在老家的時候沒有有辦法上足球課,他會在院子里踢球,家人也參與其中,他更加充滿熱情。
自我感覺良好的揚言:我以后要當足球運動員。
估計這個夢想很難實現,但即使是天真的幻想,也表明對運動長期的喜愛正在生根。
學習完,無聊的時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跳繩去跳繩。
剛開始跳繩時,一分鐘跳五六十個,大約10天后,他忽然嘗試新動作,搖一次繩子跳一下,不再多踮一次腳,速度變得很快。
這樣的跳法,剛學時有點累,到30分鐘后偃旗息鼓,后面就慢下來。不斷鼓勵他,他也不斷嘗試,堅持練習,大約5天后,就能1分鐘全程堅持下來,跳的次數越來越多,現在一分鐘跳110個沒問題,進步神速。
因為這是他自己頓悟的方法,并克服困難達成了目標,所以特別自信。
他忽然說:我的愛好增加了一個,我愛跳繩。
讓我想起《刻意練習》中的關鍵期突破理論,這種"頓悟式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比任何獎狀都珍貴。
閱讀有好跡象
讀完了《讀讀童謠和兒歌》兩個版本的8本書,對于課后提出的問題也能積極思考。
靠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了一份讀書小報。雖然不是標準的小報樣式,但我感覺他用心思考了,認真繪制了,這就值得肯定,所以沒有刻意要求他按照固有的格式改正。
又讀了一本《一年級大個子和二年級小個子》,接觸一下兒童文學,擴展閱讀書目,從中學到待人接物的方式,養成良好的品格。
每晚睡前都在給他讀書,因為沒有睡眠時間的限制,讀的很盡興。
讀完了3期《陽光少年報》,讀了一點《好奇號》,還讀了一本《我的身體怎么了》。
他現在已經能安靜地聽我讀書,聽到感興趣或不理解的地方,還會跟我討論。雖然沒有記住多少內容,但是對新聞、科普漸漸有了興趣,有好感就是好跡象。
數學思維有所提升
數學完成了6頁數字字帖,25份小練習,養成了在限定時間內專注認真做題的好習慣。
思維訓練完成了數字、大小的比較、輕重的比較、空間方位、間隔問題共5個部分,最大的進步就愿意積極思考,完成富有挑戰的題目。
也許是年齡和學習難度恰好匹配,學習起來很愉快。
英語有了新興趣
英語學習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新的變化是:感覺自己有能力獨立閱讀,不需要我在旁邊輔助。
閱讀效果來看,還算不錯,在不跟讀的情況下,得100分的情況越來越多,這讓他更自信。
因為老師安排準備英語才藝表演,他選擇了配音,找app嘗試了一下,忽然對配音充滿濃厚興趣,計劃著每天配音。
喜出望外,讀繪本之外,又拓展了一個新的學習方式,這樣更有助于孩子理解英文表達的內容,并練習口語,學習英語會更輕松。
用deepseek、豆包給孩子寫了一份英文自我介紹,用剪映制作了英文讀音,跟讀幾遍后,他就敢嘗試自己讀了。如果10分是滿分的話,我給他打8分。有這樣的勇氣已經很棒,反復練習之后,準確率肯定會接近100%。
書寫有突破
書寫速度越來越快,常常是半小時內寫完一張字帖,很有成就感。
這個假期寫了16頁上冊二類字字帖,26頁下冊一類字字帖。
他表示:剛開始寫新字的時候,我寫不好,但是寫上幾個我就能寫好了。
說明他寫字是用心的,不是在完成任務。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如果感覺不漂亮,就會擦掉重寫,直到滿意為止。雖然不像字帖那么標準,但是工整度是做到了,現階段有這個學習勁頭就很欣慰。
有了這段時間的鋪墊,相信下學期寫作業的速度會快很多。
玩耍能力飛速進步
動手能力也有了質的飛躍,敢于一個人找零件,獨立完成積木拼裝。這應該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早該做到的事情,只是他總誰慢半拍,進步已很知足。
假期很癡迷看平板,他喜歡看數字積木相關視頻、看什么節奏盒子視頻。發現他看視頻不是為了消磨時間,而是會思考和學習。
他記住了視頻中出現的大樹、太陽、電腦、寶劍等英文單詞;他在畫本上畫出了不同的卡通故事,創意十足;他用數字積木塊搭建了游戲場景,用超輕粘土做了小人偶,并搭配其他玩具模擬視頻中看到的內容,邊講邊做,想象力豐富。
不要以為孩子看平板就是貪玩,他自有一套學習方法。
正如《準備》一書所說:會玩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學習高手。
仍有不足
一個假期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當然不能說完美,畏難問題依然存在。
在寫字時、在讀英語時、在做數學題時,遇到困難,還會發脾氣、哭鬧甚至摔摔打打,正在養成使用積極、健康的方式釋放情緒的習慣。
他已經知道可以深呼吸、運動、聽音樂、捏捏捏樂的方式,一點點完善,需要一些時間。
學習的路、生活的路還有很多艱難,給孩子更多包容。
一年級的寒假確實做到了計劃中的松弛但自律,孩子收獲很大,我們相處融洽。
原來所謂自律,從來不是苦行僧式的堅持,而是讓孩子在保持松弛感的狀態下,體驗“突破自我”的甜蜜。
新學期拉開帷幕,希望孩子以此為契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我是@凝媽悟語
家有兩男孩,大一新生+小一新生
陪讀12年后重新出發
分享學科學習、閱讀、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