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品牌戰成為瓶裝水市場常態,當行業目光被巨頭之間的競爭吸引時,蘇打水作為其細分品類正在迅速崛起,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產品出現頻率明顯增加,市場討論熱度也在升高。實際上蘇打水在國內市場已經過十余年的發展,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及無糖茶產品的教育,市場對健康水替的需求越來越高,加以利潤的驅動,蘇打水品類借此重新煥發活力。
目前市場中天然蘇打水和人工蘇打水依然混于一處,但從健康角度出發,前者更勝一籌,雖然其市場呈增長態勢,但人工蘇打水在整個市場中的占比依舊較高,其根本很可能在于價格較低,這不僅需要品牌加強供應鏈管理來降低成本,還需要國家政策約束來規范品牌的宣傳動作,同時提高消費者對二者的認知。
Section 1
蘇打水,翻紅
近段時間蘇打水品類似乎重新煥發活力,在京東平臺上以蘇打水為關鍵詞搜索,除了屈臣氏、娃哈哈、農夫山泉等知名大品牌外還有不少品牌布局,相關產品數量高達81萬+,不僅線上產品數量有了明顯增長,在線下商超貨架上也有了明顯的“地位”,一些大型商超中甚至出現了為蘇打水劃分的專門區域,這更有利于吸引市場目光從而提高產品曝光度。
蘇打水其實是個舶來詞,18世紀英國化學家將二氧化碳充入水中標志著蘇打水正式誕生,而在中國,蘇打水的發展歷史短且雜亂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10年以前大部分產品充氣無味,口感在市場接受度不高,國內企業開始涉足無氣蘇打水;到2016年隨著蘇打水技術的進一步沉淀,市場中也出現了以名仁為代表的本土企業崛起,自此進入了發展快車道;后來隨著飲料品類越來越豐富,蘇打水在市場中逐漸邊緣化,發展至今市場已經趨于成熟,尤其近年來其增長態勢明顯。
據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5-2050年中國蘇打水市場運營及發展預測報告》預測,未來10年內蘇打水市場的容量將超過200億元,市場發展潛力較大,并且銷量增長遠高于飲料整體水平。還有數據顯示我國蘇打水行業產量已經從2012年的60.8萬噸增長到了2022年的281.2萬噸,到2023年更是達到了320.8萬噸,并且這一增長勢頭還在不斷加劇,未來或將成為整個飲用水市場細分領域中的一大支柱產業。
蘇打水的翻紅不僅顯現了消費者對健康飲品的追求,更標志著飲品市場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在這一過程中,各品牌之間的競爭也將更為激烈,因為目前除了傳統知名品牌和新興品牌布局外,還吸引了一些品牌跨界布局,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品牌需要不斷提高產品力來提高產品壁壘,并且要注意消費群體需求的轉變,比如年輕消費者對產品年輕化、個性化的需求。
Section 2
健康“水替”的推動
蘇打水品類翻紅離不開市場的推動,隨著國人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健康飲水觀念也越來越強,既能解渴又具備“健康、輕負擔”特點的產品更受市場青睞,無糖茶飲、氣泡水等品類正是以此為契機得以迅速發展。在上述品類的宣傳推廣中水替一詞愈發常見,潛移默化中影響了眾多消費者的購買偏好,越來越多飲料品牌順應這一趨勢推出符合水替理念的產品,蘇打水也借此在市場中熱度不斷提升,為市場提供了新的健康飲品選擇。
此次蘇打水市場升溫主要表現在天然蘇打水熱度升高,因為木糖醇、三氯蔗糖、安賽蜜、食用香精等在屬于大部分人工合成的蘇打水飲料的標配,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配料表,天然蘇打水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劑的優勢得以顯現,讓其成為更加理想的選擇。據其它媒體報道,很多80后中青年朋友選擇天然蘇打水作為水替飲料,因為這類群體對健康有需求,又會覺得白水寡淡無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天然蘇打水已經具備了成熟的消費場景。
天然蘇打水在市場中依舊存在諸多挑戰,比如在產品宣傳上,由于其本質屬于無色無味的瓶裝水,如果沿用之前的健康概念來教育消費者,不僅市場培育成本高,而且在廣告法的約束下很難走進消費者的心坎里,所以現如今不少品牌借鑒無糖氣泡水走紅的宣傳方式,以“0糖0脂0卡”為賣點。有相關調研顯示對線上近50款天然蘇打水產品中有27款產品在海報頁面重點強調了“0糖0脂0卡”的產品賣點,其占比約為54%。
但這一營銷方式看似是在迎合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實際上卻是在不斷地弱化天然蘇打水本身的天然屬性,因為不少人工合成的蘇打水也標注“0糖0脂0卡”,出于長遠考慮,品牌需在營銷策略上進行創新來強化其天然健康的核心價值,拉開與人工合成蘇打水的差距。此外在價格上天然蘇打水頗有價格戰的苗頭,雖然在消費降級趨勢下,市場對產品價格更加敏感,但對于正處于成長期的天然蘇打水而言并無益處。
Section 3
盈利與品質的較量
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蘇打水市場規模約為195.07億元,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20億元,在良好發展前景的吸引下,自然有品牌想要搶占市場希望能夠在未來分一杯羹。得益于健康風潮的推動,蘇打水熱度在市場迅速上升,但僅憑市場因素并不夠,主要還是依靠品牌策略,而能夠吸引品牌出手的重要原因就是利潤驅使。
蘇打水可以分為人工蘇打水和天然蘇打水,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論是天然蘇打水還是人工合成蘇打水,甚至風味飲料都可以打上蘇打水的標簽,這就難免會有小品牌或白牌產品混跡其中,導致品類成長期出現野蠻生長的現狀。由于蘇打水市場發展過程中對于二者的區分并不清晰,也就造成大部分消費者難以界定這個品類界限,直至現在這個信息差依舊存在。
這一信息差也為品牌在營銷和價盤帶來了較大的可操作空間,不少人工合成的蘇打水飲料打著“0糖0脂0卡、弱堿性”等旗號吸引消費者,通過傳達健康、營養的特性來賦予產品更高的價格。一些產品在價格上與天然蘇打水不相上下,但在成本上卻天差地別,這中間也就為品牌帶來顯著的利潤空間,也成為蘇打水一直被新晉品牌念念不忘的原因。
市場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想要靠這條路獲取長期利潤并不可取,目前合成蘇打水市場中品牌的動向也暴露了發展困境。比如某品牌的蘇打水產品幾乎已在市場被邊緣化,近幾年企業財報中也沒有單獨列明品類銷量,而是將咖啡、氣泡水等一起合并為其他品類,銷量這兩年也是連續下滑明顯,即便是出于利潤考慮品牌也需要結合當前市場現狀做出調整和改變。
Section 4
高端化的探索
雖然天然蘇打水近段時間增長趨勢明顯,但從市場環境來看,其在整個蘇打水市場中所占據的份額不足20%,而且整個行業處于有品類、無品牌的狀態,這也就意味著市場有著較大的增量空間且代表著入局品牌皆有機會成為行業引領者。從市場需求來看,相比于人工合成蘇打水,天然蘇打水也似乎更具發展潛力,消費者普遍認同天然蘇打水具有更高的價值屬性,所以品類高端化或許是品牌實現升級的不錯路徑。
從品類本身來看,無論是其稀有程度上還是開采難度上,以及本身獨特的健康價值上其都具高端特質。天然蘇打水在國外被視為是珍稀的礦泉水或者醫療礦泉水,即便是在高端水發展相對成熟的國家,比如意大利、法國等也會不斷的強調其對身體的健康性和調養作用。但在國內市場中想要實現高端化,還需要品牌從包裝、宣傳、價格等多方面入手,突顯其高端屬性。
對于飲品這種快消品類,能否給人高端化印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包裝,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包裝,品牌可以在瓶型、色彩、構圖等方面改變,強化其設計感與創新性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除了市面上常見的小方瓶、圓柱、錐形瓶,新型的扁方瓶等更具特色的瓶型或許可以帶來全新感覺,在色彩構圖上以簡潔為主,比如芙絲天然礦泉水、巴黎水等。
在價格上也不能一味的順應飲品市場的價格戰趨勢,雖然短期內可能提高了市場份額,但長遠來看可能會損害品牌的高端形象,合理定價策略應當考慮產品的品質和市場定位,建立與消費者預期相符的價格體系。在宣傳上,品牌可以借助故事化的營銷手段,講述天然蘇打水的來源、產地、制作工藝等,以及強調其對健康的益處,從而加深消費者對產品特性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高端形象。
Section 5
水源地的重要性
對于整個蘇打水品類而言,未來的發展重點將朝著天然蘇打水轉移,如若想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產品品質是根基,因此對于生產天然蘇打水的品牌來說,確保水源的純凈與可持續性至關重要。這不僅涉及水源地的選擇,還包括從源頭保護到產品包裝等整個供應鏈的嚴格把控,實現透明化更有助于贏得市場信任,并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
在水源地的選擇上品牌需要考慮地理位置、地質條件以及生態影響等多方面因素,選擇較佳的水源地至關重要。而據統計世界上只有中、法、俄、德等少數國家出產天然蘇打水,而我國目前僅有東北、山東、四川,河北等少數地區有天然蘇打水的產出,在需求不斷上漲但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搶占水源地便是品牌布局的重要一步。
從市面上相關產品宣傳也能看出品牌對水源地的重視,比如舒達源天然蘇打水宣稱選自中國天然蘇打水之鄉齊齊哈爾克東縣,并通過例舉“僅夠連續開采50年、年開采不超過200萬噸”等突出其稀缺屬性,以此來提升品牌價值和消費者的認同感;北大荒天然蘇打水在宣傳頁上標注“水源地位于五大連池和二克山的斷層深處,出水溫度常年保持在5攝氏度左右”,據悉我國黑龍江省的五大連池礦泉屬于“世界三大冷泉”之一,有“圣水、神水”的美譽,也借此突顯了品牌價值。
搶占水源地還有利于企業加強供應鏈管理,降低原材料風險、保障產品的穩定性的同時或許可以降低成本,從而在價格上建立優勢。但后續還需要在技術上不斷精進,以保證生產過程中的水質不被污染;建立嚴格的水源保護機制和可持續的生產流程,比如對水源進行定期檢測,并公開測試結果,確保水源的純凈度與獨特性,確保天然蘇打水的品質等等;同時通過環境友好的方式采集與包裝,可以進一步強化其環保和健康的品牌形象。
Section 6
市場認知
目前市面上天然蘇打水和人工蘇打水魚目混雜,與市場認知度限制有很大關系,市場認知度又與品牌的宣傳有密切聯系。比如某品牌蘇打水以無糖、弱堿等賣點想要向消費者傳達其健康特性;某品牌宣傳頁上標注“健康就要堿回來、清口感、無負擔”等文字意圖更貼近天然蘇打水,但產品配料表顯示水、碳酸氫鈉、安賽蜜、三氯蔗糖、食用香精,這與天然蘇打水完全屬于兩個概念,長期飲用對健康沒有太多好處。
但當下天然蘇打水品牌也大都以弱堿、無糖等為賣點,與人工蘇打水相類似,消費者很容易混淆概念,而且大部分品牌幾乎都不約而同的將功效作為突出“好水”的方式,只不過受限于廣告法對功效宣傳的限制,便改頭換面以科普的形式傳播。但一些品牌并沒有提供科學依據,甚至是刻意夸大功效,不僅不能很好的傳播天然蘇打水的健康性,還會引起消費者質疑和誤解,反而給人工合成蘇打水留下可乘之機。
加上市面上天然蘇打水企業并不多、市場影響力較弱,這都對其認知提高造成較大阻礙。因此品牌必須加大教育市場力度,通過專業和科學的宣傳,明確區分天然與人工蘇打水的差異。值得注意的是,科普要有科學依據,品牌可以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發布權威的科普文章和研究報告,增強品牌公信力,比如某品牌在產品宣傳頁上出具檢測報告來證明水質的純凈度和健康優勢。
在形式上,品牌可以選擇更趣味化、互動性更強的形式提高消費者的參與度,無形中加強其認知。比如開展互動展覽和體驗活動,讓消費者親身體驗;或者在社交媒體發布趣味科普內容吸引年輕群體,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提高市場認知度和影響力。
Section 7
亟需國標的規范
目前,我國蘇打水市場的標準規范包括中國標準化協會于2013年6月發布的《飲用天然無氣蘇打水》(CAS229-2013)和中國飲料工業協會于2017年8月發布的我國飲料行業首項團體標準《蘇打水飲料》。然而這兩個標準在執行過程中還有很多沒有覆蓋的地方,尤其是距今已有較長一段時間,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原有標準可能已無法滿足當前市場需求。
當下市場中較明顯的問題就是天然蘇打水和合成蘇打水界限劃分,在天貓超市蘇打水熱銷榜既有天然蘇打水、合成蘇打水,還有蘇打水飲品,但事實上從品類上與執行的標準上來看完全各異,一些品牌執行企業標準;長生之脈天然蘇打水為黑龍江省地方標準,是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克東天然蘇打水專門制定的標準;某品牌天然蘇打水以及非黑龍江地區水源地的天然蘇打水產品標準為《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團體標準》等。
除了界限的劃分外,還需要對品牌宣傳方式進行規范,因為現在市面上不少人工合成蘇打水品牌貼著天然蘇打水邊界“走路”,以健康為噱頭,實際確實添加劑勾兌而成。就當前市場情況而言,亟需相關部門制定嚴格的國家標準,對品牌生產、運輸、宣傳等多方面進行規范,保障產品品質、維護消費者利益。
從發展的角度出發,國標的缺失不利于行業的規范化發展,未來蘇打水行業想要長遠發展,國標的約束必不可少。縱觀全球蘇打水市場,中國作為為數不多的擁有天然蘇打水資源的國家之一,天然蘇打水在整個飲用水行業的份額占比相較于國外市場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發展前景廣闊,未來如能進一步完善“天然蘇打水”的規范與標準,或將能夠在這一賽道大放異彩。
行業思考:蘇打水品類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雖然市場規模在不斷上漲,但有幾年在飲料品類越來越豐富的背景下,逐漸被邊緣化,近年來得益于健康化的影響,這一品類聲量越來越大,在市場中重新煥發出了活力。但如今天然蘇打水和人工蘇打水之間劃分界限不明顯、國家尚未制定統一標準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整個行業未來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