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萬物生發的季節,順應自然規律調整養生方式,可以事半功倍。以下是12個簡單實用且適合春季的養生小妙招,涵蓋飲食、起居、運動等方面。
1. 吃“春芽”,疏肝氣
香椿、豆芽、春筍等春季時令芽菜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能疏肝理氣。建議涼拌或清炒,避免過度烹飪。
2. 少酸多甘,健脾祛濕
春季肝氣旺易傷脾,多吃山藥、紅棗、小米粥等甘味食物養脾胃。推薦 紅豆薏米粥:赤小豆+炒薏米煮水(濕氣重者適用,體寒者加兩片姜)。
3. 喝“花”茶,解郁提神
枸杞菊花茶(清肝明目)、玫瑰花茶(疏肝解郁)、茉莉花茶(緩解春困),避開濃茶和空腹飲用。
4. 早起晨練,升發陽氣
6:00-7:00起床,避免久臥傷氣。晨起后梳頭100下(用木梳從發際線梳到頸后),促進頭部氣血循環。
5. “春捂”關鍵部位
重點保護后脖頸、腰腹、腳踝,穿衣遵循“下厚上薄”原則,避免過早露腳踝。
6. 午休20分鐘養肝血
11:00-13:00間小憩,閉目養神即可,避免久睡反致困倦。
7. “慢運動”激活身體
散步(快走微汗即可)、八段錦(重點練“左右開弓似射雕”疏肝氣)、放風箏(遠眺護眼,舒展筋骨)。
8. 拍打肝膽經
沿大腿內側(肝經)和外側(膽經)輕輕拍打,早晚各5分鐘,疏通經絡。
9. “噓”字訣平肝火
清晨面對綠植,深吸氣后緩慢發“噓(xū)”音吐氣,重復6次,緩解焦慮煩躁。
10. 戶外踏青減壓
每周至少1次接觸自然,嗅青草香、聽鳥鳴,通過“森林浴”調節自律神經。
11. 防過敏“三招”
花粉季外出戴口罩+護目鏡,回家后鹽水洗鼻;飲食少吃海鮮、芒果等發物。
12. 按揉“春季養生穴”
太沖穴(足背第1-2跖骨間凹陷處):按揉3分鐘疏肝氣;
風池穴(后發際線兩側凹陷處):拇指揉按預防感冒。
關鍵原則
順應春“生”:少約束,多舒展;忌過度進補,重清淡調養。
節奏放緩:春季易引發舊疾,避免劇烈運動或情緒大起大落。
這些小方法融入日常生活即可見效,堅持一個月會明顯感覺精力提升、情緒穩定。試試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