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曾有齊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間。
若問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處!
作者簡介:朱屺瞻(1892年5月27日—1996年4月20日),男,漢族,江蘇太倉人,1892年生,八歲起臨摹古畫,中年時期兩次東渡日本學習油畫,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國畫,擅山水,花卉,尤精蘭、竹、石。在藝術的道路上,朱屺瞻不僅以卓越的繪畫技藝著稱,更因結交眾多賢友而受益匪淺。其中,他與齊白石的深厚情誼尤為引人注目。齊白石,這位杰出的藝術家,其印章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符號。朱屺瞻有幸與齊白石共事,并厚藏其印章,這不僅是對齊白石藝術的致敬,更是對兩人深厚情誼的珍視。
齊白石為朱屺瞻刻的部分印章
齊白石為朱屺瞻題寫的“梅花草堂”橫額。
齊白石所走進的和打出的這個“傳統”,是中國文人畫的傳統。齊白石藝術的變化,其基礎仍然是文人畫的治藝思路。當他一旦棄斧從藝,進入文人的圈子,就走上了文人畫家詩、書、畫、印的藝術之路。所以在他1956年手書的那篇自序中,對世人竟言其畫而不言其詩歌、印章藝術那么坦率地表示了不平。當他俏皮地自謂刻印第一(有時又說詩第一)詩詞第二、書法第三、繪畫第四時對欣賞者可能是不公平的,但從姊妹藝術的內在聯系的角度而育無疑又是很重要的,這甚至于是我們能否“真知”齊白石的一種考驗。當他重復地說“其在斯,其在斯,請事斯”時,是提醒我們注意全面的藝術修養的重要性,提醒我們注意民族藝術的綜合性特征期望我們這樣地來認識他,也這樣地從事藝術的實踐。當然,詩、書、畫、印的這種內在的聯系,民族藝術特別是文人藝術的這種綜合性特征,并不是齊白石獨具的,把繪畫成就放在末位的說法也不是由他開始的。他的新貢獻在于,他在這四個方面既分別地予以創造,予以個性的發揮,又將這分別的變革構成一股創造的合力,將富有新面目和自家面目的詩、書、畫、印巧妙地統一在繪畫的形式格局中,構成了齊白石豐富的藝術世界。因此,對齊白石詩、書畫、印的分述是必要的,而且,其每一門類的變化過程、指導思想又映現著他藝術的整體追求。
家境貧窮,詩書無繼,一度成為齊白石的困惑,故有“少不能詩孰使窮”之慨,又有“怕窮之腳詩人外”之嘆,詩社雅集對不上句子時亦曾把借山吟館的“吟”字刪去,也因此敦促他于詩文格外下了些功夫,僅1900年在百梅書屋得秋風夜雨之助即作詩幾百首之多。之后,作詩成了他抒發情感的內在需求,也進人了脫口為詩的自如境界。正如他在1933年自訂《齊白石詩集》第二輯的自序中所說:“……夜不安眠,百感交集,誰使垂暮之年,父母妻子別離,戚友不得相見?枕上愁余,或作絕句數首,覺憂之氣一時都從舌端涌出矣。平時題畫,亦多類斯,故集中所存,大半直抒胸臆?!边@“從舌端涌出”和“直抒胸臆”,使齊白石的詩具有真誠自然和通俗的特色。他是用自己的語言訴說自家心里的情感,別人譏嘲為“薛蟠體”亦任其評說,自謂“非矜風雅,不過寒鳥哀蟄,亦各自鳴其所不容己云爾”。其懷鄉詩,如“星塘一帶杏花風,黃犢出欄東復東。身上鈴聲慈母意,如今亦作聽鈴翁。"追憶童年詩,如“兒戲追思常砍竹,星塘屋扣路高低。而今老子年六十,恍惚昨作馬騎?!倍际怯H身經歷的回顧和真切情感的表白,沒有半點的自矜風雅。
每當我們重溫“能供兒戲此翁乖,倒不須扶自起來,頭上齊眉紗帽黑,雖無肝膽有官階?!边@題《不倒翁》的詩句時,都能領略到齊白石的幽默和機智,非正宗詩人所能道出。在自然美的陶賞中,他也與自然風物精神往來,吐出了“帶醉扶欄看海棠”、“好聞漫天紫香雪”、“細看魚嚼桃花影”“老眼遙看認作霞”、“瀟瀟一夜冷雨,白了多少人頭’這樣的妙句,和他的畫一樣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情思。他善于七絕、五絕,更有一些不受詩律束縛的長短句,如“網干漁罷洗腳上床,休管他門外有斜陽”。有四言詩,如“家雀家雀,東剝西啄,糧盡倉空,汝曹何著”,也都是些平易近人的絕妙好詞。1922年,齊白石曾言:“余年來作畫,一畫必題一詩,故詩之隨意一如畫也?!?br/>緣情而發,隨意而作,幽默之思,鄉風俗語,這是齊白石詩歌的特色,也是其畫的特色,是他的詩風和畫風的一致性。
書法入畫和金石派畫風,都不是齊白石的發明,但他在書法金石方面的苦功、創造精神和獨特造詣,既分別確立了他在書法篆刻上的成就,也深刻地影響了它在繪畫上的綜合性表現。其書法,由學習館閣體到學何紹基體,轉而受到盛行的北碑書風的感染,又學習魏碑、囊龍顏碑,尤其是對《三公山碑》的崇愛,及對金冬心體的模擬,逐步增強了書法的力度、厚度和金石味,最終創立了個人大氣磅礴的篆書、渾樸老練的行楷和題畫中經常出現的具有傾斜筆致的行草。尤其篆書,以方筆造勢,方中有圓,蒼古處若碑痛快處若治印奏刀,最具特色。雖然他自己欽羨徐青藤作畫像寫草書一樣自然揮酒,深慨自己九十幾歲還是像寫楷書那樣作畫,但實際上,像寫楷書那樣作畫,在那欲行而留的筆意里,在那些粗樸的線條里,有著青藤所沒有的凝厚感和拙澀感,這在他塑造柴耙樹干、菜籃等形象的筆法中有著最強有力的表現。即便是類如草書筆致的牽?;ㄌ?也不像徐青藤那樣瀟酒,而好像和著篆意的草書,這是齊白石的個性所在,也是他表現農器譜和松樹等形象的所必要的筆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