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嘉賓合影
7月7日,由《中國美術報》社主辦,《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承辦,杭州國畫院申報的“燦若星河——畫院(青年藝術家)優秀創作成果展覽”之“拈花問影——陳苗作品展”在《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舉辦。展覽共展出藝術家陳苗近年創作的55件中國畫作品,呈現出其在水墨人物與花鳥畫領域的藝術探索。
現場嘉賓合影
“燦若星河——畫院(青年藝術家)優秀創作成果展覽”扶持項目,旨在展示當代青年藝術家群體的創作理念、學術態度、藝術成果和精神追求。入選的75個項目,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國內畫院青年藝術家的創作面貌,表達出他們對美術創作的獨立思考,也展示了青年藝術家當下的創作態勢。
展覽現場
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盧禹舜在參觀展覽時表示,陳苗作為“90后”的青年藝術家,接受了非常好的專業教育,她本科和碩士都在中國美術學院學習,基本功非常扎實,文化修養和藝術素養也有過人之處,這是她取得今天的成績的主要原因。另外,她的藝術創作涉獵非常廣泛。來到展廳,可以看到人物、花鳥等作品,題材豐富、內容飽滿。由于她的人物畫基礎扎實,在花鳥畫創作上也展現出對繪畫本身的探索能力,以及形成完整畫面的能力和水平,這一點非常重要。她對傳統的深入理解和對文化的深入研究,加上作為青年女性畫家對生活的敏感領悟,使她的作品中呈現了一定的精神內涵。耐心細致地觀察微觀之美,追求畫面效果的精良,這些都是她藝術創作的特點。
展覽現場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賈廣健認為,從陳苗的作品中可見她扎實的學習功底。她早年對人物畫的熱愛與鉆研,使其逐步形成個人語言與風格傾向。她的花鳥畫作品靈動飄逸,既承襲中國美術學院老一輩藝術家的筆墨精髓,又融入自身對傳統的理解。尤為可貴的是,她將人物畫的當代性探索與花鳥畫的傳統筆墨相融合,二者互為滋養。這種傳承與創新的結合有助于她未來進一步提煉個人藝術面貌,實現更高的藝術追求。
展覽現場
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于文江談道:“陳苗是中國美術學院的在讀博士生,她在碩士期間主要學習人物畫,造型和筆墨功底扎實,博士階段又專注于花鳥畫方向。我經常對學生說,人物畫家不能只局限于人物,因為人物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人物畫的筆墨范式可以從花鳥畫中汲取經驗。陳苗作為‘90后’畫家,在探索過程中廣泛吸收傳統藝術精華,這為她的長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她的人物畫既有傳統底蘊,又有年輕人在形式語言上的探索,其未來值得期待。”
展覽現場
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所原所長李曉柱表示,陳苗的花鳥與人物創作都有一定的水準,但人物畫更為突出。其造型兼具中國美術學院老一代藝術家的嚴謹法度與北方藝術的骨力,畫面處理大氣磅礴,筆墨肯定且造型精準。她的作品不僅體現學院派功底,更折射出年輕一代對社會與自我的感知。這種將傳統筆墨轉化為個人表達的能力,加之造型與筆墨的高度統一,使其藝術呈現出獨特的氣象。
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邢少臣認為,陳苗基本功扎實,人物造型追求個人風格,花鳥畫則融匯趙之謙、吳昌碩等傳統大家的精髓,并得導師閔學林先生指導,兼具傳統風韻與時代精神。其用筆用墨彰顯對傳統的摯愛與探索,雖然年輕卻功力了得。希望她未來深耕傳統文化,強化個人風貌與時代表達,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展覽現場
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陳鵬表示,陳苗作為青年畫家,其作品風格的獨特之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育背景多元。她本科、碩士、博士分別跟隨不同導師學習,跨度極大。這種跨畫種的學習經歷罕見,使她能兼收并蓄多位導師的藝術特點。二是傳統與創新結合。她的作品既吸收了明清畫家如趙之謙、任伯年的清新雅麗,又融入個人靈性。例如其寫生作品雖然借鑒傳統,但是避免了“似我者死”的僵化,注重從傳統中汲取營養滋養自身風格。三是多面性創作。展覽中花鳥、人物題材均有涉及,且風格融合傳統筆墨與現代審美。例如花鳥畫色彩斑斕、意境積極,人物畫則體現對生活的思考和形式語言的探索。四是尊重傳統又突破邊界。她通過臨習傳統、師從不同導師,將人物畫的筆墨經驗融入花鳥創作,展現了年輕藝術家的開放性和實驗性。這種多元性在她作品中體現為“多面目”的成熟面貌,難能可貴。
展覽現場
作為杭州國畫院的畫家,陳苗一直堅守對于詩書畫印相結合的傳承和發揚,通過傳統的筆墨語言,把詩意和畫意進行融合。此次展覽呈現了她對于中國畫在當下語境中的一些表達探索。她談道:“展覽的名字叫做‘拈花問影’。這里的花不僅是具象的花卉,更象征了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年輕人的朝氣和活力、萬事萬物欣欣向榮的狀態。‘拈花’表達了我們感受美、追求美的一種狀態——松弛、不刻意。‘問影’則代表一種追問和求索,象征對藝術的求索不能有過多的功利。這個主題比較準確地概括了我當下的追求和狀態。”
部分展出作品欣賞
《堆云疊雪》 紙本設色 143cm×69.5cm 2025年
《風暖香云》 紙本設色 144cm×71.5cm 2025年
《疑是故人來》 紙本設色 143cm×69cm 2025年
《茶染含香》 紙本設色 35cm×69cm×2 2025年
《春歌清漪》 紙本設色 138cm×69cm 2024年
《芳草覓清音》 紙本設色 138.5cm×69cm 2025年
《玉露清輝》 紙本設色 143cm×69cm 2024年
《蜉蝣之羽》 紙本設色 240cm×190cm 2022年
《層雪暖香之三》 紙本設色 48cm×47cm 2025年
《國色》 紙本設色 138cm×70cm 2025年
《松間步月》 紙本設色 138cm×70cm 2025年
《玉露凝華》 絹卡設色 19cm×79cm×4 2025年
《寒酥綴玉》 絹卡設色 25cm×90cm×4 2025年
《君比霜雪》紙本設色 70cm×138cm 2025年
《翾風回雪》 紙本設色 70.5cm×138cm 2025年
圖片來源于主辦方
編輯 | 賀 瑋
制作 | 黃家馨、劉根源
校對 | 安亞靜
初審 | 賀 瑋
復審 | 馬子雷
終審 | 金 新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