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DeepSeek與《哪吒2》看創新驅動的時代密碼。
文/每日資本論
2025年,兩個現象級事件引發了廣泛討論:一是中國AI大模型公司DeepSeek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崛起,日活用戶突破2200萬,成為繼ChatGPT之后最受關注的AI產品;二是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以超80億元票房登頂全球單一市場票房冠軍,并帶動衍生品銷售狂潮。
這兩個看似無關的案例,實則共同揭示了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命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底層邏輯正在被重新定義**。它們以創新為內核,以市場需求為支點,展現了技術、文化、商業深度融合的力量,同時也暴露了科技界與商界的深層挑戰。
DeepSeek的爆發式增長并非偶然。作為一款AI大模型產品,其成功源于“技術降維與用戶需求精準匹配”的結合。通過優化算法與工程能力,DeepSeek在推理效率上實現了顯著提升,單次調用成本較同類產品降低30%。這種技術優勢使其能夠快速滲透到端云結合的輕量化場景中,例如智能客服、投資建議生成等。
DeepSeek摒棄了傳統AI產品的復雜指令交互模式,采用自然語言對話形式,降低了普通用戶的使用門檻。例如,用戶僅需用口語化提問即可獲得投資策略建議,這種“嘮嗑式”交互迅速俘獲了大眾市場。DeepSeek還通過與微軟、英偉達等巨頭的技術合作,快速接入全球主流平臺,形成了“技術輸出+場景落地”的雙向循環。
再來說說《哪吒2》。其成功則驗證了文化產品的“質量-市場”正反饋機制——影片集結了國內外100多個團隊、4000多名制作人員,特效投入占比超總成本的60%。例如,片中“申公豹單挑妖族大軍”的鏡頭渲染耗時9個月,單幀成本高達萬元,這種“較真”精神直接轉化為觀影體驗的震撼力。
光線傳媒通過《哪吒》系列積累了龐大的粉絲基礎,并衍生出手辦、盲盒、聯名商品等多元化產品線。僅與泡泡瑪特合作的盲盒銷售額已超5萬份,預售排期至6月,形成“票房+衍生品”的雙重收益模式。
超大規模市場賦能。中國14億人口與消費升級趨勢提供了天然試驗場。盡管《哪吒2》平均票價高達50.8元(遠超《戰狼2》的35元),但1.6億觀影人次仍支撐其登頂全球票房榜首,這凸顯了市場對優質內容的高溢價接受度。
DeepSeek的案例表明,技術創新的價值不在于顛覆性本身,而在于能否降低應用門檻。傳統AI模型依賴專業團隊調參與復雜指令,而DeepSeek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將技術“翻譯”為大眾可理解的語言,實現了從“人類學習機器”到“機器適應人類”的范式轉變。
這種路徑不僅擴大了用戶基數,更催生了“長尾需求”的爆發——例如春節期間,用戶通過DeepSeek生成拜年祝福、應對親戚催婚等場景化需求,使其日活峰值較平日增長3倍。
而《哪吒2》的成功則折射出中國文化產業的質變。影片將傳統神話與現代價值觀結合,例如哪吒對抗命運的主題引發Z世代共鳴,而敖丙的角色設計融入環保理念,突破了“非黑即白”的扁平化敘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特效團隊開發的虛擬制作技術已吸引東南亞、中東等市場尋求合作,例如馬來西亞某電影公司斥資2億元引入《哪吒2》的實時渲染系統。此外,影片在IMDb評分8.2,海外預售開啟后,美國、日本等市場的IMAX場次上座率達90%,標志著中國電影從“借船出海”轉向“造船遠航”。
細心的讀者或許已經發現,兩者的成功均依賴于生態化商業模式的構建——DeepSeek的端云協同——通過云端訓練與終端輕量化部署的結合,其模型可適配手機、智能家居等多場景,例如與某家電品牌合作的AI語音助手裝機量已超500萬臺。
《哪吒2》的IP矩陣——光線傳媒通過投資彩條屋、光線動畫等子公司,形成了“原創IP開發-衍生品運營-海外發行”的完整鏈條。據東吳證券測算,僅《哪吒2》即可為公司貢獻超10億元利潤,衍生品收入占比達30%。
說到這里,不得不說,去年“百模爭霸”,很多專家、包括科技界的多位大佬都覺得,小公司在大模型時代幾乎完成不了具有現象級的創新。因為大模型不僅非常燒錢,而且需要高端的芯片做支撐。而代表著國內最頂流科技的這些大廠們,或許做夢也不會想到,DeepSeek會橫空出世。而《哪吒2》更是讓很多巨資投入的電影汗顏,酒香真的不怕巷子深。
需要冷靜的是,DeepSeek和《哪吒2》盡管表面風光,兩大案例也暴露了創新領域的共性難題:
最核心的問題,也是所有創新者的窘境:短期回報與長期投入的失衡。當前商業環境更青睞“確定性創新”即已有成功案例的微改良,而非顛覆性探索。例如,多數AI公司選擇聚焦客服、營銷等變現快的場景,而DeepSeek敢于切入投資顧問等高風險領域,這種選擇背后是資本耐心度的考驗。同樣,《哪吒2》5年制作周期中,光線傳媒需承受股價波動壓力,若非前作《哪吒1》的成功,此類長線投資恐難持續。
回避不了的話題是,技術倫理與商業利益的沖突。DeepSeek被OpenAI稱其“蒸餾”了自家模型),就是抄襲,以及《哪吒2》衍生品市場的盜版泛濫。據說,某電商平臺山寨手辦銷量達正品10倍。這些均暴露了創新保護機制的缺失。如何在開放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間找到平衡,成為全球性難題,也是中國在新的歷史挑戰下必須快速需要解決的問題。
市場集中化與創新多樣性的矛盾也不容小覷。DeepSeek與《哪吒2》的“贏家通吃”效應可能抑制中小創新者的生存空間。例如,春節檔票房排名第二的《唐探1900》僅獲9.74億元票房,不足《哪吒2》的十分之一,這種馬太效應可能迫使資本過度追逐頭部項目,導致創新生態單一化。
“每日資本論”認為,中國科技界和企業界必須快速有效地重新構建“酒香生態”。在技術側,需要從單點突破到基礎科學深耕。中國需加大對AI底層框架、圖形引擎等“根技術”的投入。例如,DeepSeek若能聯合高校攻關下一代神經網絡架構,或可擺脫對Transformer模型的依賴;影視行業則需攻克實時物理渲染等“卡脖子”技術,減少對海外軟件的依賴。
在商業側,需要從流量變現到價值共生。企業應構建“用戶-開發者-投資者”的共生生態。例如,DeepSeek可開放部分API供第三方開發者創新應用場景,從中抽取分成;光線傳媒則可設立動畫人才基金,孵化獨立工作室,避免IP開發過度集中化。一味地追求流量,絕對會讓很多原先美好的創新變得庸俗甚至逐漸失去創新的價值。更嚴重的是,過重的商業化也必然會阻礙創新的發展。
最后,要從政策面給予扶持單一主體到優化創新土壤。政府需通過稅收優惠鼓勵長周期研發(如將AI模型訓練費用納入加計扣除范圍),同時完善反壟斷法規防止巨頭扼殺中小創新者。
好吧,DeepSeek與《哪吒2》的出現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未來的競爭,不僅是產品與技術的比拼,更是系統與系統的較量。因此,希望一切覺得自己產品或技術遙遙領先的,都要牢記“酒香不怕巷子深”。所謂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就是你做得還不夠好。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碼字不易,若您手機還有電,請幫忙點贊、轉發。非常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