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福林,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馮記溝人。1915年生。家境貧寒,十歲時開始給金姓地主家攬工放羊。放羊時,由于羊太多,馮福林和另一羊倌兩人跑不過來,東家便給了他一匹馬,讓他騎馬放羊,因而練就了一身馬上功夫。1935年上半年,馮福林在陳記洼放羊時,見馬匪軍官對一個羊倌的婆姨起壞心打了他一頓,被誣通匪遭到關押。
1935年5月,馮福林被劉志丹部解救,參加了陜北紅軍,在紅七十八師師部當勤務員,后到第四團十二連當戰士。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馮福林參加了山城堡戰役。
全民族抗日戰爭爆發后,馮福林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七團四連戰士,第三四四旅六八九團十二連副班長、機槍班班長、副排長、騎兵排排長。參加平型關戰役,戰斗中腿部受傷。1940年6月,馮福林隨部南下支持華中新四軍作戰,任八路軍第四縱隊六旅特務連副連長。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馮福林任新四軍第四師十旅特務連副連長。同年8月新四軍第四師騎兵團組建后,任騎兵團五大隊二區隊區隊長、一大隊副大隊長、警衛大隊大隊長、五大隊大隊長、學兵大隊大隊長。騎兵團十分重視乘馬斬劈訓練,通常在200米距離上設置立姿、臥姿目標9個,騎手縱馬襲步前進時揮刀或劈或刺。訓練中,馮福林馬術和斬劈技術最突出,受到師長彭雪楓表揚。馮福林參加了開辟淮上抗日根據地和鞏固發展淮北抗日根據地的斗爭。
抗日戰爭勝利后,馮福林隨部編入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1946年9月,任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七十三團三營營長,參加了宿北戰役。1947年1月,馮福林任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五師十三團三營營長,第三野戰軍二十一軍六十二師一八四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參加了孟良崮、南麻、膠河、益林、淮海、渡江、解放杭州等戰役戰斗。
1950年,馮福林任第二十一軍教導團文化大隊大隊長。1951年,入京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后,馮福林任第二十一軍六十一師副參謀長、副師長。1953年3月,參加抗美援朝。1958年回國后,于1959年參加甘南平叛戰斗。1960年,馮福林任山西省晉北軍分區副司令員、雁北軍分區司令員,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兼雁北軍分區司令員,山西省大同市革委會主任、雁北地區革委會副主任、地委副書記等職。
1955年,馮福林被授予上校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三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三級解放勛章。
1975年6月15日,馮福林從北京開會返回時,因車禍犧牲,時年60歲。后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據童來喜等主編《從新四軍中走出來的未授將銜的軍以上干部》改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