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一視財經 見山
編輯 | 西貝
01
京東落子外賣
靴子落地,外賣江湖或將生變。
2月11日,京東官宣推出外賣服務,啟動“品質堂食餐廳”招募。為了快速吸引商家入駐,京東祭出了核彈級殺手锏——“0傭金”,京東方面稱,在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京東將給予全年免傭金。商家打開京東App,搜索“外賣入駐”,即可注冊。
京東做外賣,并非一時興起,而是謀劃已久,步步為營。
早在2015年,京東推出聚焦生鮮和商超的“京東到家”之時,就已劍指即時配送領域,2016年通過與達達集團的合并,筑牢了即時配送能力的根基,截至2024年,達達集團旗下已有超130萬年活躍騎手,覆蓋全國50萬縣(市、區)。
2022年,時任京東零售CEO的辛立軍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袒露了京東對于外賣業務的“野心”,表示外賣業務將于京東到家App上線,奈何因疫情阻礙了進程。
2023年,京東將即時零售業務統一更名為“小時達”
2024年5月,京東整合“京東到家”與“京東小時達”,推出“京東秒送”服務,在同年年底上線了“咖啡奶茶”專區外賣,引入瑞幸、庫迪等大眾品牌,并隨后擴展至漢堡王、絕味鴨脖等快餐小吃等品類外賣,逐步開啟用戶心智教育。
02
勝負幾何
據顯示,美團和餓了么幾乎霸占了中國整個外賣市場,其中美團更是以超70%的市場份額成為絕對的王者,餓了么則維持在20%左右。所以,面對美團、餓了么這兩座大山,以及抖音這個后浪,姍姍來遲的京東,靠什么突圍?
其一,靠“0傭金”。眾所周知,入駐美團、餓了么的商家們近年來苦高傭金久矣,不少商家甚至因為平臺的高抽傭而忍痛舍棄了外賣,京東外賣上線即祭出“0傭金”這樣的大招,吸引力不可謂不大,短期來看,零傭金策略能夠顯著降低商家成本,同時疊加京東強大的品牌勢能,也能夠加速招攬優質商家。
其二,靠差異化定位。與美團、餓了么的“大而全”的“全品類”模式形成對比,京東很聰明地選擇了“小而精”的品質模式,京東以“品質堂食餐廳”為賣點,僅招募擁有實體門店的連鎖品牌,通過篩選優質商家提升食品安全和用戶體驗,
如何把握品質?京東方面表示,團隊會通過審核營業執照、門店照片、銷售人員線下拜訪核驗等方式,剔除一些線上光鮮亮麗、線下環境堪憂,或沒有堂食場地、已經關門倒閉的商家,確保商家有能力提供堂食服務,且后續會不斷提升審核能力。在食安問題日益凸顯的當下,京東此舉相當于提前過濾掉了低質商家,多了一道“安全鎖”。
其三,依靠物流與供應鏈能力。誠如大家所見,京東物流的效率一直是行業標桿的存在,以達達快送旗下超130萬的年活躍騎手和覆蓋2600多個縣區市的強大的京東物流體系為托底,京東的配送效率可與美團相當,且騎手單均收入相較而言要更高,對比來看在血腥的外賣市場搏殺,京東并非沒有勝算。
其四,靠電商用戶轉化潛力。電商起家的京東擁有億年活躍電商用戶,若通過補貼和聯動營銷如“49減5”“抽免單”等,將有效助力其轉化為外賣用戶,流量潛力巨大。
當然,京東做外賣,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
其一,規模不足。京東外賣強調“品質”,在篩選掉一批商戶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篩選掉了一些消費者,在日漸下沉的外賣市場,難以在短期內與美團、餓了么抗衡。
其二是成本壓力。前期為了招攬客戶和吸引用戶,從美團和餓了么手中搶資源,京東不得不真金白銀砸下去,但是如此“燒錢賺吆喝”的模式能持續多久,以及在補貼熱度過后,又該如何留存住商家和用戶,依然是個難題。
其三是用戶心智問題。美團、餓了么通過長期的市場耕耘已經走完了用戶教育的全流程,用戶心智建立得早且全,這意味著京東要花更長時間、更多成本來突破這些業已建立的用戶心智。此外,外賣用戶是一個求快的群體,但從目前的點單便捷性來看,京東需要跳轉的步驟更多,操作絲滑程度遠不如美團與餓了么。
03
戰火燒至美團
京東入局外賣,美團慌了嗎
從短期來看,在商家側,京東的零傭金政策使得商家議價權提權,在成本優勢下,部分商家尤其是頭部連鎖品牌極有可能倒戈京東,這將給美團帶來一定商家流失風險,尤其是頭部連鎖品牌;在履約側,京東給予騎手更包容的工作環境和相對更高的激勵刺激,也會對美團現有的運力資源帶來影響,進而整體削弱美團外賣的運營和盈利能力。此外,京東通過高頻外賣帶動3C、生鮮等品類增長,極有可能對美團閃購市場份額造成沖擊。
但對于這個新入局者,此刻的美團,還不必慌張。
憑借自身在即時零售市場的多年深耕和巨額投入,美團外賣的先發優勢顯著,市場份額大,騎手網絡覆蓋廣,用戶基礎扎實,護城河依舊深厚。
成本層面,美團可以通過技術賦能來抵御價格戰沖擊,通過加碼AI算法與無人機配送,進一步降低單均履約成本,據美團方面披露,AI算法優化配送路徑可降低20%成本,目前集團無人機配送占比約為15%,效率顯著提升,2024年Q1經營溢利同比激增307.5%,顯示其盈利模式日趨成熟。
履約保障層面,美團也在努力升級騎手關環,公司已經逐步試點取消超時扣款、改為積分激勵,改善騎手待遇以穩定運力。
除此之外,美團還通過“拼好飯”業務滲透縣域市場,2024年縣域本地消費同比增長37%,鞏固增量市場優勢。同時,美團也進一步探索場景融合,將外賣與到店酒旅、閃購業務形成協同效應,用戶年均交易頻次持續提升。
綜合來看,短期內京東難以撼動美團在外賣市場的江湖地位,對其產生的負反饋也完全在對方的可承受范圍內,但并不意味著,外賣江湖不需要這樣一條“鯰魚”,包括美團自己。
于行業而言,京東入局外賣意味著有重構外賣格局的可能。
可以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加速從“資本補貼”向“品質競爭”轉型,倒逼市場參與者優化食品安全監管、騎手福利與商家服務,讓競爭更加良性有序,重塑服務標準,讓消費者體驗更具質價比的外賣服務,推動即時零售向可持續方向發展。
對京東來說,開辟外賣戰場并非覬覦外賣市場大哥的寶座,而是通過高頻外賣需求激活即時零售生態,將用戶從外賣場景延伸至3C、生鮮等高附加值品類,從而鞏固其在即時零售市場的地位,剛好是美團邏輯中通過高頻外賣為入口向3C、家電等品類延伸帶動其電商業務增長的反向。
歸根結底,京東與美團的競爭本質是一場關于即時零售生態的博弈。展望未來,隨著即時零售市場規模邁向2萬億元,誰將成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者,這取決于劉強東的決心與美團的護城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