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
自2018年機械版XTR M9100問世以來,Shimano頂級山地套件始終缺席電子變速戰場,而SRAM AXS系列憑借無線化、模塊化設計已在高端市場占據先機。近期曝光的專利圖紙與供應鏈信息顯示,2025年Shimano或將推出全新XTR M9200 Di2電變系統,劍指山地車電子變速王座。
技術亮點解析(基于專利內容) 1)抗沖擊結構再進化
專利顯示新型后撥將控制電機(藍色模塊)深藏于B軸關節內部,電池(紅色)集成在外側平行四邊形連桿,搭配離合器(綠色)的加固設計。這種"裝甲化"布局可大幅降低摔車時電機的受損風險,尤其適合Enduro和DH等激烈騎行場景。 2)無線化進程加速
盡管目前GRX Di2仍采用半無線設計(初期手變需接線),但2024年Shimano通過FCC認證的5款藍牙/ANT+設備(含平把指撥、雙控剎把)暗示: 全無線山地電變系統已箭在弦上。此舉直接對標SRAM AXS的"零線纜"體驗,甚至可能引入手機APP深度定制功能。 3)UDH兼容性懸念
【shimano在另一專利中的直裝式尾鉤結構】
SRAM通過UDH標準實現后撥與車架硬鏈接,而Shimano專利中仍采用傳統尾鉤安裝。不過另有多項專利顯示其正在研發直裝式尾鉤結構,未來或推出兼容UDH的過渡方案以爭奪整車廠資源。
市場博弈:Shimano的"降維打擊"策略 產品線布局預測 1)XTR M9200 Di2:搭載13速飛輪(專利暗示可能跳級)、碳纖維超輕結構,主打世界杯職業車手與高端玩家。
2)XT M8200 Di2:繼承80%的XTR性能,采用鋁合金主體,價格下探至中高端市場(參考現款GRX Di2定價約5380元/對剎變手柄)。
3)Deore M6200 Di2:革命性千元級電變,用塑料件替代部分金屬材質,搶占入門市場。 與SRAM的差異化競爭 1)可靠性背書:Shimano始終強調Di2在泥水環境的穩定性(現有XT Di2后撥已實現雜草纏繞自動脫困),而SRAM AXS早期版本曾因信號干擾遭詬病。
2)飛輪優勢:現有XT 12速飛輪10-51T,SRAM Eagle為10-52T,二者基本持平,但是shimano在飛輪和鏈條上的多年積累讓其在變速性能上一直領先SRAM。并且新專利顯示Shimano可能通過13速飛輪實現更細膩的齒比銜接,進一步優化寬齒比下的適應場景。
3)價格錨點:參考歷史策略(如機械版XT套件價格僅為XTR的1/3),電子版XT可能以萬元內定價沖擊SRAM GX AXS(約9000元),形成"技術下放"的性價比攻勢。 熱點聚焦
1)1x系統的終極對決
當前GRX Di2僅提供2x版本,而山地車領域1x已成主流。未來或推出GRX 1x Di2版本,直接爭奪Gravel市場。
2)剎車技術聯動革新 配套的新款XTR剎車采用"4活塞異構設計"(19mm+15mm活塞組合),相比傳統等徑活塞,宣稱可提升制動力15%并減少來令片偏磨。這項技術或將下放至XT級別,形成傳動-制動協同升級的賣點。 3)生態圈爭奪
SRAM通過AXS家族實現公路/山地/gravel部件互聯,而Shimano的E-Tube系統尚未完全打通(如GRX Di2無法兼容山地電變)。新一代Di2能否實現跨平臺無線配對,將成為影響消費者忠誠度的關鍵。
結語:變速器戰爭的下一回合
當SRAM用機械版Transmission試探下沉市場時,Shimano選擇用電子化完成"技術反包圍"。
這場較量已超越單純的齒片數量之爭,演變為無線協議標準、車架兼容性、生態系統整合的全維度對抗。對于車友而言,更親民的電子變速價格(如傳聞中的Deore Di2)或將徹底改寫入門車型的配置邏輯——"電變平民化"時代,或許比我們想象的更早到來。
OK,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如果喜歡,歡迎訂閱。單車基械匠,給您帶來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實用的單車知識。
(本文分析基于公開專利與行業動態分析撰寫,實際產品規格以Shimano官方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