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進而增強歷史使命感。1月15日至16日,計算機學院“紅韻青春,逐夢沂蒙”服務隊前往臨沂市蘭山區、河東區等地,開展以“紅色記憶·歷史傳承”為主題的寒假實踐活動。
圖為服務隊成員合影。周雨珊供圖。
(一)紅色之跡—追尋沂蒙精神之源
活動開始,服務隊成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先后參觀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與華東野戰軍總部暨新四軍軍部舊址。陳毅、粟裕及張云逸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居此地,在此指揮了著名的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臨沂阻擊戰。每一個烈士背后的故事都讓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不屈不撓、英勇奮斗的精神。這次活動不僅加深了隊員們對黨的歷史的理解,更激發了他們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的決心。
圖為服務隊參觀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周雨珊供圖
(二)紅色之聲—微團課錄制傳承信念
參觀結束后,服務隊成員結合所學黨史知識,策劃錄制一系列微團課。課中展示陳毅、粟裕、譚震林等華東野戰軍領導人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與豐功偉績,突出廣大指戰員敢于斗爭、敢于勝利、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以及華東人民群眾無私支援解放戰爭的奉獻精神。錄制過程中,隊員們以飽滿的熱情、生動的語言,講述紅色故事。通過錄制微團課,不僅鍛煉了隊員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還為傳承紅色文化、弘揚沂蒙精神貢獻了力
圖為社會實踐現場。周雨珊供圖。
(三)紅色之心—退伍軍人共話初心
實踐尾聲,服務隊成員們深入訪談退伍軍人。這些退伍軍人曾親身參與過保衛國家、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講述中飽含對黨和國家的深厚感情,以及對革命理想的堅定信念。訪談后,隊員整理了這些具有精神財富的故事,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進行宣傳。這些故事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啟示,激勵著新一代繼續堅持和發揚沂蒙紅色精神。
圖為服務隊成員們訪談退伍軍人。周雨珊供圖。
“紅色記憶·歷史傳承”,革命舊址是緬懷先烈、銘記歷史的圣地,更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的重要平臺。本次 “紅韻青春,逐夢沂蒙” 服務隊的社會實踐成功舉辦,展現了成員們的愛國情懷與歷史擔當,為紅色文化傳承發展注入新活力。服務隊會持續采用多種形式,講好革命先輩的熱血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這段光輝歷史。這些故事將化作精神指引,激勵大家傳承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堅定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