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路過手術室外,看到的都是在沙發上等待著子女出來的父母,而今天的手術室外,等待的人群中多了位年近70歲的朱奶奶。
朱奶奶是從遠在1200里外的一個小村莊,今天一大早帶著孫子乘車趕至視寧眼科醫院的。
看到這里,很多人可能在想孩子的父母呢,一輩子可能都沒怎么出過縣城幾次的奶奶為什么這么寵孫子,又或者有的人已經開始在心里 diss 00后這一代年輕人了······
用眼睛記錄美好,從筆尖流淌溫暖。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關于老人家帶著剛成年孫子小偉(化名)摘鏡的感人故事,希望給大家帶來的不止感動。
網絡上,曾有關于“親情怎么寫最刀”這一話題,并且風靡一時。記得曾有短短幾十字的描述,卻寫盡了一位00后的孩子對父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愛:
開頭:爸,我可不去,那都是封建迷信,我從來不信那個。
結尾:觀音腳下長跪不起,求我父親康復平安。——網絡
今天,被奶奶帶著,慕名而來摘鏡的主角小偉,他的故事或許就是從“觀音腳下長跪不起”開始的。
多年前,奶奶的兒子,小偉的爸爸因一場車禍導致腦癱,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也是從這個時候,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小偉的母親自此聯系不上,父親喪失勞動能力,原本就殘疾的爺爺更覺天崩地裂。
都說“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挑苦命人”,重重陰霾籠罩在這個本該幸福美滿,充滿希望的家庭之上,讓小偉的前途一片黑暗。
但我們的朱奶奶卻挺起胸膛,用她那單薄乃至纖弱的身軀撐起整個家庭,笑對生活中迎面襲來的一次次苦難。
根據我們的醫護工作人員回憶,朱奶奶帶著孫子第一次到院檢查,確定選擇哪種手術時,提及小偉的父母,大男孩卻略顯膽怯,有些自卑的低下頭。
最后,還是奶奶云淡風輕的把發生在自己家庭的這些事情簡單告訴了我們,朱奶奶說:“生活雖然不是很好,也挺苦的,但有政府的低保,還有親朋的幫助。”
說到親朋好友的幫助,朱奶奶說:“我帶著小偉來合肥,專門找到我們視寧的劉院長,也都是朋友推薦的。我們相信曾經幫過我們的人,更相信曾幫助過我們的人推薦的劉院長。所以,不論多難,我們都要把這個手術做了。”
確實,在和朱奶奶的溝通中,我們的醫護工作者向朱奶奶簡單介紹了一下我們的劉院長,對于我們提到的劉院長“首席技術專家”“華廈屈光技術總監”等名銜,朱奶奶似乎沒有什么感受。
但朱奶奶說:“我們農村人都知道老中醫厲害,因為他們經驗豐富,幫助過更多人,有口皆碑。而劉院長30多年、20萬手術量的經驗就非常厲害,我們農村人就相信這個。”
經過上次的術前檢查,我們發現小偉的近視+散光度數>1000°,這個度數,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工作了。
當然了,通過劉院長的摘鏡手術,是可以輕輕松松的重新擁抱高清正常生活的。因為小偉屬于高度近視,且工作對用眼有些要求,那我們常說的半飛、全飛、全光塑都不太適合。慎之又慎,綜合診斷下,劉院長建議小偉選擇最適合的ICL晶體植入術。
我們都知道ICL晶體植入術可滿足1800°高度近視群體的摘鏡需求,但有一個讓不少患者望而卻步的缺點——貴了點。
為了給孫子小偉做近視手術,朱奶奶早就開始省吃儉用,盡最大能力存錢,像是要在自己還有能力的年紀,把父母沒有給到小偉的愛最大程度的彌補。我們的醫護人員了解到朱奶奶準備了2萬元的手術費,由于ICL晶體植入術的價格三萬左右,當時便建議朱奶奶先不要急,是否可以再等等,等后面有條件了再做。
對于我們醫護人員的建議,朱奶奶略微思索便拒絕了,奶奶說:“不用等,我們不想等,非常感謝你們的好意。錢不夠,我回家再想辦法,你們只要把手術價錢告訴我就好,相信我,我一定能湊夠的······”
我們常說來日方長,一切都等得及,來得及。我們或許不清楚在這位朱奶奶身上到底發生了些什么,讓她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把小偉的手術做了。但我們的醫護人員,從朱奶奶的眼中看到了“不可動搖”的堅定,以及奶奶身上“愿意犧牲一切”的氣魄。
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我們屈光中心的小伙伴們,第一時間幫小偉預約了劉院長的手術。同時,送走朱奶奶和小偉后,小伙伴們在屈光中心發起了愛心募捐,并快速被領導層得知,擴散至全院,希望在小偉下次到院做手術時,能盡各自的微薄之力,為朱奶奶籌集到一筆善款。
當天手術時,我們的醫護工作者也是全程陪同在手術室外,和朱奶奶又簡單的聊了一些事情。
① 奶奶,您孫子的近視度數怎么會這么高啊?
朱奶奶:主要是沒有一直戴眼鏡控制,我是后來才知道,近視需要及早防控。也是我沒有及早發現,要是早發現了,小偉他也不會近視這么厲害,可能也會更開朗自信些吧。這也是我為什么要堅持現在就要給小偉做手術的原因,希望能更早的看到小偉自信、愛笑、活潑的樣子。
② 奶奶,孩子現在也成年了,您肯定對他有著不小的期待吧?
朱奶奶:希望他摘了眼鏡后,能看得清清楚楚,變得自信陽光,不會再因為近視的問題影響工作。這樣就可以努力工作,好好賺錢,早日娶妻生子,在我有生之年早日抱上重孫······
③ 奶奶,為了這個家庭,您辛苦勞累這么些年,身體都還好吧?
朱奶奶:好好好,身體挺硬朗的,就是地里的農活、重活慢慢的就干不太動了。好在我們小偉現在長大了,也懂事了,現在重活累活都是他在干。還有嘛,人老了,耳朵眼睛都大不如前,現在有些老花。以后眼睛有問題,還來找劉院長,希望到時候劉院長別嫌我們老年人煩人。
我們都知道近視摘鏡手術非常快,和朱奶奶的聊天時間也很有限。因為,由屈光中心小伙伴們發起,并迅速擴散至全院的“守護光明,愛心捐贈”籌款活動,得到了全院光明使者們的強烈響應,我們在朱奶奶等待手術的期間,把捐款送到了奶奶手上。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根植于我們血脈乃至基因深處的。我們又是守護光明的工作者,對于每位追光者,伸出援助之手既是工作使然,也是職責所在,更是使命在心。
合肥視寧眼科作為華廈眼科集團大家庭的一份子,一直牢記著“無論富貴貧窮,都要服務好每個病人,讓每個人擁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的企業使命。
微光成炬,愛心傳遞,希望每位眼病患者在現代化醫療服務的救助下,都能擁抱高清光明視界。也愿每位相信生活中有光的中國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此時此刻,小編行文至此,心有所感,望向窗外,思緒萬千,想到朱奶奶應該帶著小偉乘車踏上了返程的路,也正望向窗外,欣喜孫子終于可“清清楚楚”看見一切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