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參考和參考級?
在HiFi領域中,“參考級設備”不算是個很新的概念了,但往往大家都覺得似乎是旗艦產品的另一種說法。
其實所謂“旗艦”與“參考”倒并不是一個遞進的關系。“旗艦”指的是一個品牌最高端的產品,或最具代表性的產品;而“參考級”從我的角度來講,則更多偏向于我們用戶的主觀認知映射——在使用過程中,可以被用來作為參考基準或方向、能給我們帶來較大的借鑒意義和學習空間的設備,是謂參考級了。
多年以來,樂圖的PAW GOLD TOUCH(墨菊)一直是我心目中“參考級播放器”的代表,這款播放器幾乎滿足了我對便攜播放器的所有期望和想象。所以,當我體驗全新一代樂圖PAW GT2播放器的時候,所感受到的,更多就是意外驚喜了。
二、設計、LTOS與LTTP
墨菊2在外觀上延續了前一代的總體設計風格,全觸屏、側按鍵、頂部橫向滾輪電位器乃至于SD卡槽都沒有太大改動。機器的整體尺寸、厚度和屏幕都比墨菊一代略大了一點。
外觀上稍微大動作的改動就是機身背面的凸起設計。這個凸起設計是墨菊2在剛剛曝光的時候被大家廣泛熱議的點,甚至有燒友將它戲稱為“丑菊”。不過實際使用下來,樂圖在客觀使用體驗方面還是一如既往令人放心,機器的握持手感很不錯。我個人來講,其實很欣賞樂圖運用在墨菊2上的這套將數字電路、電源和模擬放大部分分離的“三明治”結構,更強的屏蔽、更好的散熱和更充沛的電源供應,非常HiFi,也非常極致。
在播放器全面智能化的今天,絕大多數播放器都采用了開放式安卓系統,但墨菊2仍然延續了前一代的LTOS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操作的穩定性和流暢性,但也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不能下載及使用我們熟悉的那些流媒體平臺。
我自己在家里聽歌還是以臺式CD機+抓軌為主要音源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流媒體+數播的整合方案已經從幾年前的“新興事物”變成了如今無可爭議的浩蕩浪潮,為了解決這個痛點,樂圖在發布這一代墨菊2時隨同發布了一款LTTP無損音頻發射器,依托于手機、電腦等終端,協同墨菊2來完成網絡媒體音樂播放的任務。LTTP可支持1.5Mbps的穩定帶寬和無損48k/24bit的傳輸,遙遙領先于目前常見的藍牙協議。也就是說,如果對流媒體有需求的燒友,可以把手機作為音源,并充分利用其操作系統,以墨菊2作為解碼耳放一體機無損地欣賞音樂。
三、聲音
上一代墨菊最為人稱道的點之一就是以一塊AK4497EQ的方案幾乎是一己之力獨立于整個HiFi圈的硬件內卷之外。作為時隔七年的續作,墨菊2毫無疑問地也搭載了目前主流的兩顆AK4499EX+一顆AK4191EQ芯片的AKM旗艦級一拖二架構,輔以一顆AK4137EQ進行轉碼升頻。實際的表現,還是以聽感來說話:
1、素質
對于旗艦播放器或者參考級播放器而言,聲音素質其實是大家關心的首要問題,其它內容都要在素質這個基本盤上依次展開。
這里所說的素質表現,當然包括但絕不僅僅局限于聲音的解析能力和信息的完整性,這方面其實在耳機尤其是隨身聽領域是相對比較容易做到的,此前很多高端播放器就已經把聲音的解析、細節做得非常不錯了。而墨菊2在秉承了前作在解析力和信息內容完整性的同時,更加強調對于細節的“生動化表達”,特別是將聲音細節的形態塑造得十分具體,同時墨菊2的聲線更加細膩,也使得聲音的表現力更加鮮活。
如果說墨菊1代在聲音形態上,或多或少在工整中還略帶有一點點滯澀的話,墨菊2則將聲音以一種完全透潤而不失棱角,靈動且扎實的形態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在素質方面,另一個要著重提及的是純凈度。如果對比中高端臺機,特別是分體式系統,我們其實就會發現大多數隨身播放器的聲音的純凈度……都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純凈度的概念,只是看哪個相對沒有那么臟。只有在少數旗艦級播放器上,我們能隱約地感受到聲音空間多少有那么一點略微深色的音樂背景。而墨菊2作為一款“參考級”播放器,讓我為數不多地感受到隨身聽上不但具備了一定程度上的純凈感,還有更進一步的深邃和安定感。
我在墨菊2中,基本感知不到大多數隨身播放器常有的擾動,聲音在聲場里傳輸的過程中,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應有的鮮活質感和清晰形態,與深邃的背景色能夠形成鮮明對比,在我們的感官中更具活力和張力。
2、調音
樂圖的調音一直是深受發燒友喜愛的。無論是“暴力美學”的金菊花、還是溫柔婉轉的鐵菊系列,甚至小夾子PICO的穩重平和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墨菊2的調音風格總體上秉承了墨菊1代均衡、穩重、舒展、自然的思路,將這個系列打造出了一脈相承的聲音框架結構。
相比較之下,墨菊2在前作的基礎上增強了高低兩側頻段的延展,不但增強了播放器在音樂風格上的兼容性,也具有了更好的聲音亮度和足夠的氛圍感。
另一方面,墨菊2在中頻位置給了一點不易察覺的染色。我們這里大可不必“談染色變”,其實這臺機器的這一點點染色并非大肆涂抹,而僅僅是若隱若現的點綴,既能夠更好地表達女聲和弦樂的感染力,又不會破壞聲音的整體框架。
相比墨菊1代那種可能在有些人眼里嚴謹、端正得略有些“呆板”的調音而言,我覺得墨菊2是更加生動圓融、更具表現力、同時也是更加成熟的。雖然,墨菊2同樣選定了與墨菊1代一樣的均衡、舒展的整體框架,但墨菊2顯然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更多的層次感,表現出來的音樂味道也更加豐富。
3、風格
與墨菊1代一樣,墨菊2幾乎可以勝任一切音樂風格,只要選擇合適的搭配,墨菊2聽什么類型的音樂都是很好的。
就我個人聽感,我還是覺得墨菊在常規流行音樂和小編制管弦樂上的表現最為突出。之所以這樣認為,還是因為墨菊2將主要能量布置在了中頻和中高頻位置上,聲線流暢,棱角不算太多,所以在人聲和管弦樂的線條感和聲音質感上,具有非常強的優勢,處理得十分鮮活、細膩,那種真實感仿佛躍然紙上一樣,在隨身聽領域中是非常難得的。
墨菊2在大場面處理上也毫不含糊,用它聽大編制交響樂,無論是空間場面,還是音色的差異化,都具有相當高的水準,也能夠將大編制的嚴謹和端正的一面表現得恰到好處。
當然,如果是一些年輕人比較喜歡的ACG類或年輕女聲,我覺得墨菊2在合適的搭配下也能夠表現出音樂細膩甜美的一面,如前文所說,墨菊2在中高頻位置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加強和打磨,對于這個音樂類型也做出了更有效的兼容。
4、推力
相比墨菊1代,墨菊2在驅動能力方面又有了明顯增強。
不同于很多近年來出現的以驅動力作為主要賣點的“跨界產品”,墨菊2在紙面驅動能力方面是相對保守的。墨菊2更強調放大過程中的均衡性和穩定性,所以我感受到的墨菊2,并沒有一味拉高輸出功率,提高聲音的力量和動態,更多還是在穩定的狀態下,有層次、有計劃地增加聲音的質感和韌性。
我覺得墨菊2實際驅動能力也可以歸類到隨身聽的頂級水平范圍內,但它確實沒有將直推旗艦大耳作為其放大部分的主要目標,而是把著眼點放在了耳塞上,在保證穩定性的基礎上來充分發揮耳塞的潛能,讓聲音更加清晰具體,更富內在韻味。
話說回來,如果我們用它來驅動旗艦大耳,其實也具有不錯的效果,我們后文具體分析。
四、搭配及試聽
1、NOVUS
這款由Empire Ears和Astell&Kern聯合發布的旗艦耳塞是最近我聽得比較多的耳塞之一,此前用其它播放器來搭配,雖然也足夠好聽,但還是總覺得差了最后一口氣沒完全把聲音放開,NOVUS的高密度和充沛的信息量是其最大的優勢,但大部分播放器的驅動結果都有些密閉而擁擠。直到搭配墨菊2,才發現這款耳塞在聲音完全打開的情況下蘊含巨大能量。
這個組合就像練了九陽真經一樣,明亮、熱情、端正、陽剛,整個聲音空間都仿佛照耀了金光,每一個音符都鍍上了明亮的音色,讓人聽起來感到痛快、過癮。
如果用這個組合聽卡拉揚后期版本的《貝多芬第九交響》則再合適不過,這支“集大成”的交響曲在墨菊2與NOVUS的聯袂演繹中,煥發出了驚人的光彩。我們在這里大可不必關心聲場與動態、解析與質感,就單純說整體音色的渲染,就是對這支曲目最好的演繹。特別是《合唱》部分,以往我在這一段都是直接跳過不聽,是因為總覺得如念經一樣乏味。這次墨菊與NOVUS讓這段人聲合唱煥發出了強大的光彩,聲音有條不紊地排列展開后,又排山倒海地迎面而來,令人拍案稱快。
2、亞法·銀
如果說墨菊2與NOVUS的組合是九陽神功,那么它與亞法·銀的組合就像是逍遙派的味道——爽利靈動、舒展飄逸,同時還或多或少地帶了一點異域風情。
其實,亞法·銀是一條略顯偏科的耳塞,這條耳塞最初給我的印象更多是鮮明、直接、有沖勁兒。這一次我用墨菊2搭配亞法·銀后,才發現,這條耳塞也有豐富的層次感。比如在高頻頂端和極高頻的處理上,我以前以為亞法·銀還是略有一點涂抹痕跡的,通過與墨菊2的搭配試聽,我發現亞法·銀在極高頻上是具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漸變過程,逐漸向高頻中低位置過渡的。舉例來說,以前我總覺得亞法銀對于竹笛的表現有一點含糊,聽起來不夠靈動,這一次搭配墨菊2后,就感受到了它實際上也是同樣通透、且具有獨特留白質感的。
同時,亞法·銀也讓我感受到了墨菊2自身硬朗、爽利的一面,比如我在用這個搭配聽《戰神OST》的時候,無論是開篇曲的低頻氛圍,還是后續女聲吟唱的真實質感,都獨具特色,是我此前所在隨身聽領域中很少感受到的。
3、HD 800 S
如前文所說,我個人并不認為“直推旗艦大耳”是墨菊2的主要命題,但作為一款又“旗艦”、又“參考”的播放器,我覺得它與目前市面上最經典大耳的搭配表現還是需要在此文中被提及。
其實,墨菊2直推HD 800 S是很好聽的,基本上撐起了HD 800 S的主體框架,同時也將聲音的質感和力道都打造得非常不錯,用來聽一些稍微大編制的音樂類型,也相當有模有樣。相比臺式耳放,唯獨就少了一點層次和變化,絕對頻寬和對于縱向聲場的拓展是最讓人遺憾的地方。
在驅動天龍D7200和德國大師435這樣封閉耳機的時候,墨菊的表現力則更加出色,能夠打開這兩個封閉耳機的聲音空間和格局,聽起來自然、舒展。
如果我們平時需要用隨身聽來驅動大耳機的話,我覺得墨菊2也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只是我覺得那些大耳機盡量還是應該搭配臺機,用隨身聽只是個權宜之計罷了。
五、總結
墨菊2是一款很典型的頂級隨身播放器。這款播放器在繼承了前作總體調音框架和整體風格的情況下,素質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在聲音的純凈度和聲音質感上做足了文章,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這款播放器在聲音特色的打造上,力求真實、自然、均衡、耐聽,在聲音方面基本沒有任何短板和缺點,一切都趨向于完美和正確。同時,墨菊2在音樂風格上,也具備很強的兼容性,基本上可以勝任所有的音樂風格。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墨菊2還是被賦予了比較濃厚的“隨身聽”的定義,這一點從其輸出端口的設置、調音風格以及對于大耳機的適配性,乃至于自身體積上就可以看出,它的設計初衷還是一臺典型的“隨身聽”,而沒有太多的向桌面系統、臺機去跨界的元素。所以,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墨菊2定位的純粹和精準。這一點,也請讀者自行注意自己的選擇方向。
所以,如果以一個隨身聽的角度來講,我實在不能找到墨菊2的任何缺點和問題,對于發燒友來講,只要預算充足,選擇墨菊2是一個非常穩妥的方案。
六、何以謂之“參考”?
關于墨菊2本身,我們已經介紹得差不多了,我們把話題回到開篇,簡單聊一聊墨菊2身上的“參考級”內容。
我覺得應該先問幾個問題:
1、一款播放器在聲音素質、調音功力、特色與味道這些方面能達到什么水平?
2、一款播放器在耳機搭配上的兼容性、對于耳機潛力的挖掘能力有多大?
3、一款播放器對于我們審美觀有多大的改觀或提升?
我想,這幾個問題我們在這里不需要回答,只要我們去聽其它設備的時候,再去想一下這幾個問題,再來與墨菊2對比一下得失,自然也就明白了我們應該怎樣判斷一款設備。
而這個對比的過程,我們就稱之為“參考”;這個被對比的設備,我們也就自然地稱之為“參考級設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