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姊妹》迎來大結(jié)局,何家六姐妹在經(jīng)歷過相愛扶持、爭執(zhí)翻臉等各種恩怨糾纏之后,大姐不計前嫌以德報怨、小妹誠心認錯悔過感恩,母親不再偏心自私,她們實現(xiàn)了幸福美好的大團圓。
何家六姐妹中,何家麗的命運人生最是讓人意難平。
她是大姐,從小就善良懂事、體諒父母。長大后,尤其是父親去世后,她承擔起何家當家人的重擔。幾十年來,她全心全意為妹妹們操心費力,照顧奶奶和母親盡心竭力,付出最多,無怨無悔。
可是沒想到,幾個妹妹中,老三因為婚姻、老四因為接班,都對她心生不滿、離心離德。老六更是處心積慮要霸占母親的房子,將她和丈夫趕出家門。而母親也偏心老六家喜,處處看不上她......盡管如此被傷害怠慢,但當母親需要、當小妹生病時,她還是不計前嫌、以德報怨,彰顯出人性的美好與光輝,詮釋了親情的美好與珍貴。
然而,看完大結(jié)局,卻讓人十分憋氣。我發(fā)現(xiàn),還有另外一個女人,她比何家麗更努力、為家庭親友付出更多,不僅無人感恩感謝,反而被命運更加欺負怠慢。
這就是何家麗的同學(xué)好友張秋芳。
張秋芳與何家麗、湯為民是同學(xué)、鄰居和好友,她深愛湯為民。無奈湯為民只愛何家麗,盡管后來湯為民與何家麗因為“世仇”而分手,張秋芳嫁給了湯為民,卻依舊得不到湯為民的愛情,備受冷落怠慢。直到湯為民失去了一只腳,她不離不棄,才終于感動了湯為民。
恢復(fù)高考后,何家麗安享家庭幸福,不愿努力、選擇放棄。但張秋芳卻為了能更好照顧湯為民,努力復(fù)習(xí)考上了大學(xué),畢業(yè)后成為一名醫(yī)生。
歷盡千辛萬苦,張秋芳終于憑著自己的堅持和努力獲得了愛情與事業(yè),命運對她露出了笑臉。
可是不久,湯家父母相繼去世。如何家麗“長姐為母”一樣,張秋芳除了自家寡母和弟弟之外,也“長嫂為母”地操心起湯家的大事小情:
何家老五劉小玲嫁給了湯家老三,可生下孩子不久就嫌棄湯老三沒出息,執(zhí)意離婚。她離婚時信誓旦旦,要了孩子的撫養(yǎng)權(quán)。可她沒帶幾天孩子就躲債跑了,連個招呼都不打。一跑好幾年,侄子湯洋洋只能是張秋芳幫著帶。不久湯老三去世,劉小玲又再婚生子,還是不管孩子。
何家麗來找湯為民商量孩子的事兒,嘴上說著“我們家養(yǎng)也是一樣”,可卻毫無具體辦法,結(jié)果依舊是張秋芳撫養(yǎng)長大。
何家麗對妹妹們固然操心出力,可是她沒幫誰伺候過月子、養(yǎng)過孩子,張秋芳卻是日復(fù)一日地替夫家弟弟養(yǎng)孩子——這才是更操心更費力還擔責(zé)的事情。
何家麗始終有包容她、深愛她的丈夫張建國在身邊,而張秋芳的丈夫湯為民卻在女兒婚宴后驟然去世,留下她一個人。
何家麗的母親固然偏心,可始終身體健康,而張秋芳媽媽得了老年癡呆癥,還得她照顧。
何家麗的努力付出、善良大義終究被看到,她終于等到了小妹的下跪認錯、感恩感謝,總算是心有所慰;
而張秋芳呢,她撫養(yǎng)湯洋洋多年,從始至終都沒見洋洋親媽劉小玲的一句感謝,好像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不僅如此,她還要幫劉小玲說話,讓孩子理解媽媽、別恨媽媽。最后,孩子還是跟人家親媽最好,沒想著回報大伯母一點點......
是不是,張秋芳與何家麗一樣善良誠摯、為家庭付出多多,卻比何家麗的命運更坎坷悲情,還無人感恩感謝,被無視怠慢。
張秋芳,真是讓人意難平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