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風和日麗之時迎來了顧振華老師書法作品展,本次活動開幕式嘉賓云集,有來自蘇州的朱建華(原蘇州文聯黨組書記,蘇州文聯藝術指導委員會主席),虞永俊(蘇州知青文化研究會會長),鮑志軍(蘇州知青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沈大鍔(蘇州知青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蘇州知青公眾號主編),陶寶華(蘇州市書畫研究會會長),夏維淳(蘇州市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蘇州筆耕墨耘書畫院執行院長),錢杲(蘇州市書畫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文妤(蘇州市書畫研究會副會長),韓蘇亮(蘇州市書畫研究會理事),宋永華(蘇州市書畫研究會理事),陳宇光(蘇州老園丁書畫研究會會長),呂大同(蘇州老園丁書畫研究會副會長),鈕方正(蘇州筆耕墨耘書畫院院長),夏小斌(蘇州筆耕墨耘書畫院名譽院長),陳培祖(蘇州筆耕墨耘書畫院秘書長),趙旗榮(蘇州筆耕墨耘書畫院副秘書長),楊志和(蘇州和風書社社長),陳麗英(原吳縣中學書記,校長),顧紀元(原吳縣發電廠書記,廠長),吳雪麟(蘇州知青公眾號編委,攝影師),吳曉慶(原吳縣磷肥廠副廠長)以及來自吳江的葉正賢(徐悲鴻大師再傳弟子,著名畫家),張森(吳江收藏家協會副會長、企業家),宋健爾(吳江書法、篆刻名家),何錚(蘇州徐悲鴻藝術館館長)。
交流會
顧振華致歡迎詞
感謝大家百忙中抽出寶貴時間來參加我的開幕式,張澄國主席幫我寫了1500 字的序言,感謝和懷念他。這次共展出作品39 件,雖然寫了七十多年書法但感覺還不滿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好的書法是在矛盾之中求統一,例大小、粗細、疏密、枯濕、濃淡、松緊、張馳等等,和而不同美美與共,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在春花明媚的今天好朋友相聚在一起特別高興,再次感謝大家的光臨。
朱建華(原蘇州文聯黨組書記,蘇州文聯藝術指導委員會主席)
第二次來黎里,特別喜歡這個寧靜而美麗的古鎮。我與顧老師相識在“千百工程”我主管文聯藝術培訓工作。2009 年江蘇省有兩個城市被評為中國書法名城,蘇州是其中之一。所謂“千百工程”就是要培養一千名書法愛好者和一百名書法導師,顧老師就是其中一位導師。顧老師作為一名老知青,在滸關任教時做了大量傳播工作,有許多學生現在已功成名就。其三,特別感謝徐悲鴻藝術館向蘇州市的書畫家敞開了藝術大門,為藝術家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虞永俊(蘇州知青文化研究會會長)
我雖然不搞書畫,但很喜歡與書畫家交朋友,腹有詩書氣自華,他們身上的氣質是普通人不具備的。我們知青文化研究會是沒有圍墻的養老院,也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曾經風雨同舟如今共同成長。第一次來徐悲鴻藝術館,感覺非常好,她的藝術氣息、豐富的藏品、何館長的剌繡都震憾到了我,以后會常來黎里,也祝顧老師的畫展圓滿成功。
陶寶華(蘇州市書畫研究會會長)
徐悲鴻藝術館人杰地靈、畫展不斷,昨天布展時我提前來看了,相當精彩,尤其是行楷精妙絕倫。顧老師學生很多,包括我們書畫研究會也有很多繪畫老師在跟他學書法,每個月我們書畫研究會有作品點評活動,書法方面顧老師點評比較多,總是很認真負責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夏維淳(蘇州市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蘇州筆耕墨耘書畫院執行院長)
97 年我在群藝館工作時與顧老師相識,當時他還在滸關任教,培養了很多優秀學生,甚至到江蘇省美術館去辦展。現在書畫研究會共事更感覺他認真負責的精神,有一次一位書法家連續修改了三次他還不厭其煩的指導。今天看到他的作品還是很震撼,正、草、篆、隸都寫的很好。祝賀他取得的成就。
陳宇光(蘇州老園丁書畫研究會會長)
顧老師有三個身份:一是教育家,培養了一大批青少年愛好者;二是書法家,七十多年堅持一個愛好,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三是老知青,承擔了大量的奉獻社會實踐工作。今后有機會建議到學校、社會平臺進行巡展傳播。再次祝賀畫展圓滿成功。
鈕方正(蘇州筆耕墨耘書畫院院長)
我是畫油畫的,加入筆耕墨耘研究會以后比較關注書法國畫這一塊,書法線條是東方藝術的精髓,看了顧老師的書法感覺很有高度,含蓄而有內涵,很喜歡。祝賀顧老師的書展圓滿成功。
夏小斌(蘇州筆耕墨耘書畫院名譽院長)
2018 年我創辦了筆耕墨耘書畫院時與顧老師相識,當時融匯了西畫、國畫、書法諸多人才,當時書法比較弱,所以請顧老師來指導把關。現在我們都是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了,還要發揮余熱。徐悲鴻藝術館是第二次來,很喜歡這里的藝術氛圍也有來辦展的計劃。再次感謝何館長給書畫家提供好的平臺。
楊志和(蘇州和風書社社長)
我也是學書法的,也寫了五十多年了。俗話說“三年丑畫可賣錢,十年好字難上墻”可見寫好書法是不容易的。顧老師不僅理論好字也寫的好,而且書寫字體風流倜儻,不像是一個八十歲的老人寫的。我今天也是來學習的,會后向顧老師單獨請教。
葉正賢(徐悲鴻大師再傳弟子,著名畫家)
今天是春光明媚的好天氣,黎里古鎮以美的姿態歡迎大家的到來。今天有幸認識各位老師,尤其是顧老師的作品正草篆隸樣樣精彩,氣韻生動,可見非一日之功。我也寫了幾十年的書法但還是不敢拿岀來,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還要不斷努力,不要俱老,在有生之年作出自己的貢獻。
宋健爾(吳江書法、篆刻名家)
與顧老師相識已有多年,應該說他的水平是老師中的老師,我經常向他請教。作為土生土長的黎里人感謝徐悲鴻藝術館給我們帶來的精神食糧。
韓蘇亮(蘇州市書畫研究會理事)
我是一個書法愛好者,顧老師的作品不管是楹聯還是小楷皆注重筆墨,我們向他請教他總是毫不保留的指點迷津,像醫生一樣為你聽診把脈,受益匪淺。
趙旗榮(蘇州筆耕墨耘書畫院副秘書長)
雖然與顧老師認識時間不長,但很交心,每天通電話。從事書法繪畫是很幸福的,我學書法是在李少鵬班里,班長是葉正亭。顧老師作品的高度一般人很難企及,他不僅作品好而且人品好,政府應該給予津貼。
張森(吳江收藏家協會副會長、企業家)
我喜歡收藏,所以與顧老師很早就認識。看到他的作品這么好是我們收藏界的高人。也感謝徐悲鴻藝術館給黎里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人氣。
陳麗英(原吳縣中學書記,校長)
顧老師是我姐夫,沒想到他在書法藝術方面有那么高的成就。八十年代初期他在滸關作義務教學,有很多學生,學校也是免費提供場地。剛才會長建議他把書展走向學校走向社會,我還有一點這方面的資源,需要的時候我也會竭盡全力支持。
本次活動由何錚館長策劃并主持,開幕式上何錚館長向顧振華先生頒發收藏證書。
活動花絮
作品賞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