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涔汐
最近餃子的作品《哪吒2》猶如哪吒的風火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火到了大洋彼岸。
此片,截止到現在將近140億票房,榮登全球動畫電影票房之首。
19年上映的《哪吒》第一部,我看完后倍感震撼,震撼的是動畫的制作、劇情、臺詞太精彩了,但萬萬沒料到5年后餃子再奉佳作。
影片中,扣我心弦的是殷夫人和李靖教育孩子的方式,簡直就是家庭教育的教科書。
片中的哪吒是魔丸降世,生來戾氣重,力大無比,心性頑劣,四處搞破壞,而她的父母是如何感化這個魔童的呢?
不管孩子如何傷害母親,母親都沒有怨恨
小哪吒剛出生就魔氣大發,太乙真人見其破壞力太強,將來必定是禍害,本想用拂塵就地正法了他。
但是小哪吒的母親卻以命護著哪吒,把他擁在懷里,哪怕魔性大發的哪吒用牙使勁兒撕咬殷夫人的手,殷夫人也無一絲嗔怒之心,沒有任何一個要懲罰哪吒的動作。
其實從這里可以看出殷夫人,對哪吒做到了真正慈母般的愛。
哪怕殷夫人陪著哪吒踢毽子,被哪吒踢得遍體鱗傷,她也毫無嗔怒反而表現出開心的樣子。
正因為殷夫人不斷感化哪吒,才讓哪吒盡管心性帶著魔性,但是一提起母親他的內心柔軟了下來,因為他的母親對他做到了無條件的愛。
而殷夫人對哪吒這種愛,恰恰正是我們現在的父母所需要修煉之處。
在我做家庭教育咨詢的案例中,見過太的媽媽怎么對待孩子的?
孩子如果隨意向地上扔了,媽媽一個大耳光扇過去。
垃圾
孩子如果有些頑劣,媽媽嫌棄地說:我不要你了。
孩子如果鬧騰有些惡習,媽媽就怒罵:
我咋生了你,當初我該扔了你。
很多母親對孩子不是包容的慈愛,而是河東獅吼,面目猙獰。
其實這些行為和語言無不流露出,如果孩子沒有滿足父母的期待,父母充滿了嫌棄、怨恨和嗔怒,對待孩子根本沒有慈悲包容之心。
接納孩子的獨一無二,在乎孩子是不是快樂
當殷夫人快被煉成丹的時候,哪吒眼看母親快要消失了,著急懊惱地沖著母親哭喊:
我生來就是魔,一直讓你們受苦,連累你們,卻沒有成為你們的驕傲,對不起娘。
哪吒的母親含淚臨終告別:
娘從來沒有在乎過你是魔還是仙,娘只在乎你是娘的兒,娘永遠愛你。
臨終母子告別之言催人淚下。
魔珠原本吸收天地之戾氣和魔氣,但為何哪吒卻能成為世間“大孝子”?
因為他的童年盡管眾人皆看他是“魔”,但他的母親卻視他為“寶”。
哪吒的童年一直被殷夫人無私的愛滋養著心靈,所以盡管他是魔丸,但是母愛喚醒他人性中的赤子之心。
由此我們領悟到:
真正的教育,首先是“愛”的教育,身為父母用滋養孩子心靈的愛去喚醒孩子,感化孩子。
而不是把孩子當作父母爭強好勝的籌碼和交易,去物化你的孩子。
現實的父母所謂的愛孩子,夾雜著太多的私欲和攀比,比如你要考試名列前茅,你要乖,你要優秀,你要給爹媽爭面子。
一旦父母的面子受損,父母定義你是個“壞”孩子。
在殷夫人身上我看到了母性偉大的愛,這種愛中沒有期待,沒有要求,沒有攀比,沒有索取,沒有名利心,沒有交易,只有付出。
只希望孩子能開心快樂長大,開心地做自己。
為什么當下抑郁心靈疾病的孩子如此多,希望各位父母反思自己,你真的像殷夫人一樣滋養到你的孩子心靈了嗎?
替孩子行善積德,做智慧的母親
有一次,殷夫人提到:
為什么我努力地降妖除魔?
因為哪吒是魔丸轉世,身為娘只希望盡可能多的降妖除魔,好給你積累功德。
這就是一個真正有智慧母親的做法。
殷夫人知道哪吒的人生充滿了坎坷,唯一能幫助兒子的辦法,那就是多去行善積德,多去替兒子攢福報攢功德,好度天劫。
其實現實中的父母呢,恰恰反著來,一邊各種雞娃,逼著孩子報各種培訓班。
一邊自己躺平,你讓父母修正自己,修掉自己身上的惡習和魔氣,多去行善積德,多給孩子積德,他們會說你:關你屁事。
哪吒的父母是雞自己,為孩子行功累德而鋪路。
現實的父母是努力雞娃,讓娃今后光宗耀祖,來彌補窩囊了一輩子的自己。
所以哪吒對父母充滿感恩,而現實中的孩子對父母卻是充滿了怨恨。
活出樣子給孩子看,父母先打樣
殷夫人夫婦,沒有刻意教育小哪吒如何做人。
但是他們活出樣子,熏陶了哪吒。
比如殷夫人夫婦降妖除魔,恪盡職守守護著陳塘關,而哪吒受父母的影響,骨子里正義感爆棚,他特別希望自己像父母一樣做一個守護陳塘關百姓,受到百姓愛戴的英雄。
當他看到妖怪出來傷害小女孩兒,他能勇敢地上前窮追不舍,絲毫不畏懼。
因為他想向所有人證明自己不是魔,而是像父母一樣的大英雄。
當敖丙一直給自己貼標簽自己是妖的時候,哪吒給敖丙打氣:
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這是爹教我的道理,若命運不公你就跟它斗到底。
哪吒在娘身上學會了善良和大愛,在爹身上學會了正義和自強。
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下崽會打洞,虎父無犬子。
由此,我不禁感慨:
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先給孩子“打樣”,而不是拿著圣人和英雄的標準改造孩子,拿庸人的標準來放縱自己。
今天這篇文章,希望看完《哪吒2》的父母們:
當你拿著影片去啟發你孩子的自立自強的時候,不妨你也通過哪吒的父母來啟發自己,請問你滿足了以上4點嗎?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眾號(id:zhangcenxi99),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個人微信:zhangcenxi9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