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途昂(參數丨圖片)Pro在眾人面前快速駛過260米的滑軌,“砰”的一聲巨響撞在了墻上。這是上汽大眾以C-NCAP2024版依據,為途昂Pro做的一場“正面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碰撞時速56公里/小時。這個時速比舊版C-NCAP的50公里/小時碰撞速度,能量提升25%。
現場看到這輛途昂Pro不僅A柱沒變形、氣囊彈開、隱藏式門把手自動彈出、五個門都能正常打開,甚至左側輪轂都完好無損,巨大的沖擊能量都被車頭潰縮和車身保險杠、縱梁和Shotgun給吸收掉了。
德系車為什么一直給人硬核、安全、耐撞的印象?背后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3月4日的“上汽大眾安全品質開放日”上,我進入了上汽大眾車輛安全試驗中心。
像文章開頭所說的真車碰撞,上汽大眾車輛安全試驗中心每年要做500多次,平均每天要撞兩到三次。從計算機仿真設計到試驗室碰撞,不管圖紙上設計得再好,真正的安全還是要靠真車一輛輛撞出來的。換句話說,車輛安全試驗中心內,每天都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就這樣撞掉了。所以說,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因為真正的安全,真的是用錢和時間堆出來的。
典型如途昂Pro,整個安全研發周期內投入總計約1.71億元研發費用,真車碰撞82次,安全測試項目高達367項,安全研發實驗超2333次。
你或許會問,GB、C-NCAP、C-IASI的安全碰撞加起來就那么十幾項,按照標準來不就行了嗎?為什么上汽大眾的車要撞82次之多?這是因為上汽大眾的安全測試,實際上是按照GB國標、中國消費者新車評價規程(C-NCAP/C-IASI)、以及大眾集團內部標準,三個層級四套標準來設計的。有些國標和行業標準沒覆蓋到的,上汽大眾自行覆蓋。
例如車企最難對付的“柱碰撞”,上汽大眾除了GB和C-NCAP的前排柱碰撞,還有上汽大眾標準的二排柱碰撞、三排柱碰撞,以及車頭正面柱碰撞。對于追尾測試,國內只有100%正面碰撞,上汽大眾還追加了70%左右側追尾,更貼近真實生活。
此外,在安全試驗中心我們還見證了一場途昂Pro驚心動魄的“沙坑翻滾”。工程師介紹,這樣的翻滾防護試驗共有三個品類:斜坡翻滾、堤坡翻滾、沙坑翻滾,C-NCAP是要求從中三選其一,但上汽大眾是全部都做,累計要進行11次翻滾試驗,每次都要投入一輛新車。在測試現場,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傅強看著在面前翻滾的途昂Pro,笑著說:三十多萬又沒了!
除了完善測試項目,無死角覆蓋車身。在一些關鍵的節點上,上汽大眾還自己“加戲”。例如,GB追尾測試要求撞擊試驗車的剛性壁障小車只要1.1噸就夠了,上汽大眾直接提升到1.8噸,沖擊能量提高60%以上。GB的40%偏置碰撞時速要求56公里/小時,上汽大眾提升至64公里/小時,沖擊能量提高近40%。
當然,除了車身碰撞,2333項的安全研發實驗里,還包括了環境測試、氣囊等零件的驗證工作等等。作為一款定位“全境”的中大型SUV,途昂Pro進行了零下35度至90度的環境溫度測試、15年的零件老化測試等。以安全氣囊點爆為例,上汽大眾的試驗數量是國內友商數量的兩倍,全車氣囊在開發階段共進行超過1090次的單項試驗。例如在沙坑翻滾試驗中,通過氣囊控制器對翻滾臨界點的精確標定,雖然翻滾時局部受到的沖擊力不集中且轉瞬即逝,但全車氣囊仍然順利打開,保障了車內乘客的安全。
最后,讓我們大開眼界的還有上汽大眾的“假人軍團”。一共49個假人,總造價上億元。最貴的THOR型號假人,單價已接近千萬元,全身密布精密傳感器,而且覆蓋成年男性、女性、兒童、嬰兒。途昂Pro的很多碰撞測試中,每次車上都要坐3-4名假人,用于復現和采集真實人體在碰撞中的傷害數據。僅途昂Pro在碰撞安全開發中,就用了149人次的假人,可以說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49個假人要滿足全年500多次的碰撞測試,是需要循環使用的。這背后就是工程師對假人的修復和標定能力,使之能夠滿血復活。工程師介紹,這一能力上汽大眾在主機廠里處于頂尖水準。
為什么說安全是德系DNA核心所在?這背后是對安全不妥協的態度、遠高行業的標準,強大的技術實力和高額的成本投入。上汽大眾為我們生動展示了,什么叫對安全不遺余力、精益求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