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仲量聯行以戰略合作伙伴的身份攜手城市土地學會(ULI)和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聯合主辦了“2025年中國總體經濟展望及房地產新型趨勢”行業伙伴研討會,活動在仲量聯行北京辦公室圓滿落幕。三方共同邀請跨學科跨領域演講嘉賓、學會及商會會員和行業資深參與者等100多位房地產投資行業來賓到場進行深入的閉門交流。
中國美國商會總裁何邁可(Michael Hart)、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恒隆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吳璟、和睦家醫療創始人、新風醫療副主席、中國美國商會名譽主席、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李碧菁(Roberta Lipson)等重量級嘉賓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動。ULI中國執行董事邵維維也在本次活動中正式發布《2025年ULI亞太區房地產新興趨勢》主要內容。
現場精彩照片
作為本次活動的戰略支持伙伴代表,仲量聯行中國區投資及資本市場負責人龐樹東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房地產行業,特別是商業地產投資在過去兩三年里經歷了很多困難。如今正值春暖花開之際,我們很高興能夠與各位相聚在JLL北京辦公室,借助這場地產圈開年盛會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探討新形勢下的投資機會。”
龐樹東
住宅地產關乎國計民生,更與商業地產關系密切。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恒隆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吳璟發表了題為《長周期視角下的宏觀經濟與住房市場》主題演講。他表示自2021年以來,房地產的投資屬性逐漸減弱,逐步回歸居住本質。因此行業需調整發展模式,基于改善性需求、拆除后重建需求及城市更新需求,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好房子”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當談到人口增速放緩對房地產的影響,吳璟認為,從美國和日本的情況來看,隨著未來人口向核心城市集中,K型分化不可避免——人口大量遷入的城市將有更多機會。
吳璟
國內一線城市,特別是上海和北京的長租公寓市場因其巨大的潛力愈發受到投資者關注。仲量聯行華東區投資及資本市場負責人孫翎就“長租公寓投資市場趨勢與展望”這一議題發表主題演講,她表示,上海長租公寓市場2024年度投資總額突破歷史新高,全市500多個長租公寓項目平均出租率接近90%,收益表現穩定,抗周期性凸顯;而且增值型和穩定收益型投資比例逐步上升,可實現完整的退出周期,標志著上海長租公寓市場已進入“2.0階段”。與此同時,由內資主導的北京市場由于存量較少、租金水平高、未來供應有限,也在吸引資本加速布局。關于細分領域,孫翎認為,高校宿舍供應增長遠遠低于學生數量的增長以及政府推動高校通過租賃或收購方式擴充供給市場化學生公寓提供了機會;人口老齡化趨勢則為養老公寓帶來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孫翎
在此后的圓桌討論環節上,華夏基金基礎設施與不動產投資部高級副總裁張九龍擔綱主持,與建信住房租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二部總經理李雪蔥、自如資管董事總經理閔佳、觀博啟城董事總經理張志達等嘉賓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決策游戲”,從產品定位、功能復合、運營個性化與標準化的權衡、存量改造、金融創新以及數字化運營等方面探討“多元租住產品的發展趨勢與金融創新”。
圓桌討論環節
在重磅壓軸的“爐邊對話”環節,仲量聯行國際資本北亞區負責人夏飏飏與和睦家醫療創始人、新風醫療副主席、中國美國商會名譽主席、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李碧菁(Roberta Lipson)就“民營及外資醫療產業投資趨勢”展開探討。兩位嘉賓的對話精彩紛呈:相較于辦公樓市場,醫療地產擁有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且風險較低,能夠提供更加可預測的回報。特別是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醫療服務需求將持續增長,加之開放外商設立獨資醫院等利好政策讓醫療地產備受投資者青睞,而投資醫療地產的關鍵在于采用成熟的運營模式、匹配專業的管理團隊,才能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爐邊對話”環節
此次峰會為與會嘉賓提供了宏觀經濟趨勢及深刻的行業洞察,并從多個維度全面分析并探討細分賽道的前瞻動態。隨著全球及中國房地產投資市場的持續演變,仲量聯行期待攜手業界領袖共迎2025年的挑戰和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