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家長們的疑問,我想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1、初中生作文考什么;2、作文書和作文素材還有名家作文如何使用 ;3、如何選擇作文課。
一、初中生作文考什么
如何你關注孩子考試的作文題或者你手邊有一本中考滿分作文書,你會發現初一初二幾乎都考記敘文,初三有幾個地區會考議論文。作文題往往是一段引導語,下面給出題目或是半命題;有的是給出一個話題,可自擬題目;還有的地區給出一段材料,根據材料寫作文。文體不限,字數大多不少于600字。
因為考場作文文體不限,所以90%地區初中生會寫記敘文就行。當然部分地區如福建、武漢、浙江、江蘇部分地區題型靈活,有的題目更適合寫議論文。所以這些地區同學還要掌握議論文方法。
和議論文相比,記敘文難度值低,因為記敘文考試范圍是可以預估的,所以很多地區初三語文老師都要求孩子提前準備范文。而議論文考題范圍寬泛,所以高中生很難提前猜中考題范圍。
二、作文書、作文素材、名家作文如何使用
市面上的作文書,大部就是作文,有優秀作文和滿分作文。初中生翻看作文書的目的是啟發構思,借鑒別人的寫作方法。畢竟是同齡人作文,思維水平相差不大。如果是基本功較好的同學,建議看高中生分類作文,比看中考滿分作文更有價值。因為高中生記敘文思想更有深度,語言也更優美。
作文素材里面大部分是人物故事,熱點事件。這些內容針對寫記敘文同學來說,幾乎沒用。
因為記敘文往往是寫自己親身經歷或感受到的故事,以第一人稱為主。議論文往往講別人的故事,這些作文素材才能用得上。
初中生要想寫好議論文,除了關注熱點素材,精讀幾本人物傳記其實也夠用。一本人物傳記里面有好多好故事,所謂忠貞愛國、不怕困難、堅強勇敢、敢于創新等優秀品質,優秀人物身上都具備。從三五本人物傳記中提煉三五個故事、再加三五句名言,再有三五句總結,再借鑒高考滿分作文中議論文結構,就能寫成一篇高分議論文。
剛才家長提到的人民日報作文,算得上是作家作品,可以作為精讀材料,積累語感,但不好模仿借鑒。這就相當于請一個北大教授給孩子講作文,也許不如我給孩子講作文有效。北大教授講得雖好,孩子可能無法和他產生共鳴,因為思維水平不在一個級別。而我更了解孩子的認知水平,反而更有效。
名家作文和作文書都要讀,二者互為補充。名家作品可以提升審美能力,積累語感。初高中生作文容易理解,可以快速汲取養分。
三、如何選擇作文課
提到作文課,首先我們要明白作文課價值在哪里?作文課其實是提供了一套作文理論標準。要明白聽懂作文課,只是學習作文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所以我常提醒孩子,聽完作文課,你只是完成了寫作的五分之一,了解一些正確的作文方法而已。
如果沒有一些作文基本功,沒有掌握精讀的方法,聽作文理論幾乎沒有效果。聽完作文理論后,要去練習,需要老師指導,調整作文中問題,作文才有進步。所以說作文能力提升是緩慢的。
所以選擇作文課,你要關注老師是否有一對一針對性的指導很重要。孩子也要下功夫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這樣的作文課才會有效果。
四、推薦幾本作文資料
我自己編寫的這本《一儒老師五類作文課》就很實用,適合親子共讀。市面上的作文書大多只是作文,沒有系統理論指導,我的這本書系統梳理了考場作文理論:如何構思、如何選材、如何擬題、如何寫開頭結尾、如何提升語言等,有了科學理論才能更好指導實踐。
梁衡是我崇拜的散文大家,他的《我的閱讀與寫作》一書講解了很多重要的寫作理論,值得關注;葉永烈的《寫作秘密》梳理他一生的創作經歷和感受,很適合親子共讀;徐飛的《作文處方》更適合優秀的初高中生閱讀。希望這些資料能幫到大家。
我是專注語文研究的一儒老師。我不賣書,只是客觀的推薦,大家可以根據需求網上購買。有語文疑問可聯系我解答。一儒老師有全套小學初中錄播課。本周春季閱讀班第二節直播課,可加我微信試聽課程,文章底部有老師二維碼。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上圖是我個人二維碼,語文疑問可私信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