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醉酒大鯊魚
文章來源 | 格隆匯樓市
在深圳,只要帶上“深高北”“深中”“深實驗”的項目,熱度就不會少。
蝸居學區
最近位于龍華紅山片區的紅山華府營銷中心開放。
據了解,預計在4月中旬入市。
作為深圳龍華紅山片區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北校區學區內的待售新盤,未入市熱度就出來了。
一方面,對孩子教育有要求的購房群體,幾乎都會盯著學區選房。
另一方面,紅山作為深圳熱門片區之一,各方面配套成熟,距離4號線紅山地鐵站約450米,同樣也是購房群體意向旺盛的片區。
根據實地考察,項目已經出地面十多層,西南跟東南側為城中村建筑,西北面一路之隔為深圳新華醫院。
第三是,釋放出的價格預期,相比周邊房價,有一定差距。
基本上,項目周邊非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北校區學區內二手房,成交單價水平在6萬~7萬/平。
如萊蒙水榭春天三期、中航天逸、華業玫瑰四季馨園二期等。
而過去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北校區學區內新房入市均價在8萬左右一平。
2022年6月中海學仕里入市,465套住宅,面積段83~117平,備案均價約81935元/㎡,總價區間約645萬~997萬;
2023年10月眾福紅山印入市,183套住宅,面積段79~243平,備案均價約78791元/㎡,總價區間約596萬~2187萬;
2024年10月深業上城學府入市,332套住宅,面積段79~139平,備案均價約80322元/㎡,總價區間約621萬~1178萬。
至于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北校區學區內的二手房小區,如萊蒙水榭春天5、6期,金亨利一以及匯龍灣,最新的成交價水平也在8萬—10萬一平。
金亨利瑜璟苑成交單價更是維持在12萬-13萬/平的水平。
這就意味著,學區有一定的溢價。
第四項目有明顯的矛盾點,市場說討論的聲音不小。
項目板塊與教育資源屬性不錯,但實際的地段屬性存在短板。
不僅面臨民寶路的噪音影響,還面臨著與創業花園距離過近,相隔僅約20米,有對視與遮擋視野的影響。
其次項目占地面積小,僅約0.5萬㎡,容積率達到5.17,幾乎無地面花園,休閑空間不足。
兩棟住宅共352戶,其中可售商品房僅186戶,其余為回遷房。
回遷房占比不低,不僅對居住純粹性有影響,未來成為二手房也有流通性影響。
第三車位供應不足,總戶數352戶,但規劃機動車位地上+地下共216個,配比僅1:0.61。
未來入住,搶車位有可能會成為小區的日常。
對于深圳普通住宅停車需求來看,遠遠達不到一般標準。
更重要的是,項目戶型均為小面積產品,主要為63-65-69-78㎡的兩房至三房,其中63-69㎡的兩房93套,78㎡的三房93套。
樓棟梯戶設計為2梯6戶。
這對居住有所追求的購房群體而言,居住舒適性要打上很大的折扣。
所以,項目比較精準的客群是沖著學區去的。
天花板效應
紅山華府的矛盾點明顯,基本上也代表了片區的一部分矛盾點。
對單純為投資或改善居住的群體來說,就算不上很友好。
紅山已經非常成熟,是龍華最熱門的板塊,配套有名校、軌道交通、商圈加持,非常符合剛需或者二次改善群體選擇。
也正因為是非常成熟的板塊,地塊的變動以及周邊城市規劃基本已經確定,這就意味著板塊的成長性開始放慢。
并且片區內,更值得留意的矛盾點是,雖然都市核心區空間范圍拓展,龍華紅山——北站片區也就順勢包含在其中,卻依舊改變不了紅山片區的產業支撐薄弱。
一方面,龍華的建設目標是“數字龍華、都市核心”,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的都市核心區”。
雖然產業空間布局不斷優化,龍華北部重點以人工智能、數字生命、醫藥和智能網聯產業為主,中部側重數字時尚、5G電子信息產業,東部側重智能制造,工業互聯,但紅山片區所屬的南部則側重總部經濟、商業等中心產業建設。
基本上產業創新部分,尤其是人工智能、移動智能終端、生物醫藥等集中在龍華高新片區(也就是以九龍山數字城片區及福民創意園片區的范圍)。
另一方面,根據《深圳市龍華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草案)紅山——北站的范圍主要是綜合服務和商業服務功能區域。
綜合服務和商業服務功能區域之外是成片的居住生活區。
所以如果問深圳人對紅山有什么印象,絕大部分人腦子里浮現的會是房子很多很密,6979的商場,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高級中學北校區。
但如果要問紅山片區有什么產業,可能大部分人是沒有太多答案的。
這也進一步證明,紅山發展這些年,依然改變不了“升級版睡城”的事實。
而成為“睡城”,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就是當初的羅湖春風路。
作為深圳市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隨著深圳的發展而崛起,聚集有許多大型購物中心、酒店、餐廳和娛樂場所,房子又多又密集,是深圳當初的文化標簽。
但隨著深圳的發展,福田、南山和寶安等區域的崛起,羅湖的春風路也逐漸式微。
春風路兩側的房子逐漸老化,加上缺乏高端就業,房價上漲疲軟,如今基本集中在3萬—5.5萬/平的區間。
這就好比一家公司,如果公司已經很成熟,那么成長性往往會變慢,甚至開始失去成長性,而個人的成長空間也就有了局限性。
剩下的選擇,要么渾水摸魚,要么選擇趕緊把手中的權限變現。
板塊發展也如同公司發展,成熟過后,如果沒有新的增長點,成長性就會開始變得乏力。
而前些年,因為紅山片區的崛起,規劃概念逐漸兌現,區域內已經透支了部分價值。
所以,紅山的天花板已經成型。
這就意味著,紅山華府在小區規模,戶型設計上,不一定能真正滿足改善群體的居住要求,而片區的成長性也有一定天花板。
這就非常考驗選房人的接受程度了。
PS:如果覺得這些市場最新的信息對你有價值,歡迎關注@格隆匯樓市,不定期帶你探索樓市更多最新的動態。
作者觀點,不代表格隆匯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