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
是第二十個世界腎臟日
今年的主題為
“您的腎臟還好嗎?早檢查,保健康!”
腎臟是人體的“凈化工廠”
但由于腎臟疾病早期癥狀隱匿
許多患者往往在發現時已進入中晚期
長春市第四醫院
(長春市胸科醫院、長春市傳染病醫院)
血液凈化科主任張智勇提醒大家
關于腎臟健康
這些知識要知道
腎臟病嚴重危害健康
據張智勇主任介紹,慢性腎臟病(CKD)影響全球超過8.5億人,預計到2040年將成為導致預期壽命縮短的第五大病因。約10%的成年人患有CKD,但超過90%的患者早期無癥狀。我國18歲以上人群CKD患病率達10.8%,患者數量居全球首位,糖尿病、高血壓是主要誘因。
高危人群要早期篩查
張智勇主任表示,糖尿病(約1/3發展為腎病)、高血壓、肥胖、代謝綜合征、長期濫用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以及有家族遺傳史(如多囊腎病)的人群都是腎病的高危人群。
早期篩查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
1.尿常規與尿蛋白肌酐比(ACR)
檢測尿蛋白,發現早期腎損傷。
2.血肌酐與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
評估腎功能,eGFR<60ml/min/1.73m2提示異常。
3.影像學檢查
如腎臟超聲可發現結構異常(結石、囊腫)。
保護腎臟健康這樣做
1.控制基礎疾病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需嚴格控糖(空腹<7mmol/L)和控壓(<130/80mmHg)。
2.科學飲食
低鹽(每日<5克)、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蛋)、限磷(避免碳酸飲料)。
3.避免傷腎行為
戒煙限酒,避免濫用藥物(如去痛片、布洛芬)及不明成分中草藥。
4.運動與體重管理
每周5次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BMI控制在18.5-24.9。
傳染病患者用藥需謹慎控
傳染病的患者日常用藥較多,需要避免濫用藥物。
1.抗感染藥物
部分抗生素(如氨基糖苷類、萬古霉素)和抗病毒藥(如阿昔洛韋)可能引發腎損傷,需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或選擇替代藥物。
2.解熱鎮痛藥
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可能加重腎缺血,尤其對慢性腎臟病患者風險更高。
3.中藥成分
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可能致腎損傷,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4.免疫抑制劑調整
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腎病患者,感染風險增加,需定期監測免疫功能并調整治療方案。
腎臟健康不容忽視,及早發現并采取保護措施至關重要。在這個世界腎臟日,讓我們共同關注腎臟健康!
初審: 王崇君
復審:欒寧 劉洋
終審:張皞男 陳彤彤
來院導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