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尋思一個電池能頂多久?一天?一禮拜?一個月?還是一年?十年?一百?NO,NO,這些都弱爆了好嘛!有一種電池,它持續放電幾千年,而且現在就倆國家能研發出來。
C-14原子核的β衰變
英國,從核廢料到永恒能源
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的鼻祖,靠著煤炭以及蒸汽機,將全球工業化的齒輪給轉了起來。
68年前建成全球第一個全規模核電站“考爾德霍爾”。
雖然最初的目的是用來生產用于英國核武器計劃的钚,發電只是順帶的。
但考爾德霍爾證明了,核能作為一種電力來源的可行性,成功推動了全球更先進的核電站的開發。
世界上第一臺用于軌道運輸的蒸汽動力機車模型
英國一共建造了40多座核反應堆,其中除一座外,其余都使用石墨作為核心減速材料和結構組件。
這也帶來了一個大問題——放射性石墨廢料。
而英國,現在正堆積著100000噸這樣的放射性石墨廢料,可咋辦?
就不能有什么廢物利用的方法嗎?
這就得說到咱們今天的主角了。
人工合成鉆石
2024年12月,布里斯托大學和英國原子能管理局(UKAEA)聯手研發出全球首個碳-14鉆石電池。
這個東西的關鍵就是把核廢料里的碳-14固定好,把它“鎖”到人造鉆石內部。
碳-14會自己“放電”(β衰變),釋放出電子,進而轉化為電能。
而且這碳-14的半衰期是5700年,也就是說,理論上這電池的續航能力能達到好幾千年。
更妙的是,鉆石這種材料不僅能擋住輻射,還可以捕捉電子發電,提供安全穩定的電流。
碳-14鉆石貝塔伏特電池原型
雖然能量密度是低了點(微瓦級別),屬于那種細水長流的類型,但是架不住它持久耐用啊!
那么這么塊電池有什么用呢?
用處可就多了去了。
首先,在醫療領域,像心臟起搏器、眼科植入物這些高精儀器,裝上這電池,那就可以一勞永逸,終身免更換了。
這是多少病人的福音呀。
常見的鋰紐扣電池(左)和鉆石碳-14電池(右)
再者,在太空探索方面,深空探測器有了它,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穩定電力。
像火星探測器上的傳感器,裝上這種電池,能用上個幾百上千年。
雖然這項技術,現在才剛剛起步,離真正的大規模商用還有距離,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前景不可限量。
參考信息:1、維基百科.《核電站》
2、中國棉花協會.《英國工業革命為什么從棉紡織業開始》
3、央視新聞網.《英國制造出首塊碳-14鉆石電池》
4、曼徹斯特大學官網.《新型石墨處理方法可以減少英國核廢料負擔》
漂浮在距離地球150億英里的旅行者1號
中國,從稀土大國到核能的逆襲
咱們的稀土儲量占了全球的將近一半,可很多年,咱們的稀土產業一直都在低端打轉。
以白菜價把原料賣到國外,然后再花大價錢把那些精加工過的高端產品給買回來。
稀土資源的低價出口與高端技術的受制于人,促使咱們國家加大科技創新投入。
結果是喜人的,近年來,不僅突破了高純度稀土材料的技術封鎖,還在多個高科技領域成績斐然。
云南省保山市的一座稀土礦
這包括了咱們今天的另外一個主角,碳化硅半導體碳-14核電池——燭龍一號。
2024年3月,無錫貝塔醫藥聯合西北師范大學發布了全球首款碳化硅半導體碳-14核電池——燭龍一號。
雖然都是核電池,但是咱們的燭龍一號和英國的碳-14鉆石電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研發路線。
燭龍一號是碳14同位素與碳化硅半導體的結合,利用碳-14衰變時發射的β粒子與半導體相互作用產生穩定的電子流,實現能量轉換,也就是所謂的所謂的β伏特效應原理。
燭龍一號原型機
它成功攻克了三大技術難關:高比活度C-14源制備、換能器件能量轉換率低以及穩定性差。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燭龍一號展現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性能:282nA的短路電流、2.1V的開路電壓、433nW的最大輸出功率,能量轉換效率更是突破了8%,這在同類技術中可以說是獨占鰲頭了。
使用壽命與英國鉆石電池一樣,理論上來說,能夠持續供電數千年之久。
燭龍一號新聞發布會
燭龍一號在極端環境下的表現尤為突出,它能在零下100℃到200℃的環境下正常工作。
這主要得益于碳化硅半導體材料的超強耐熱性和導電性。
能量密度高達2200mWh/g,是傳統三元鋰電池的10倍以上,續航能力強得可怕。
50年設計壽命內性能衰減率小于5%。
不僅如此,它還支持毫瓦級脈沖放電和智能能量管理,可以靈活適應各種不同的應用場景。
碳化硅
與傳統核電池使用的钚-238相比,碳-14的原料成本只有前者的1/20,可以說是非常物美價廉了。
在實際表現也印證了它的非凡能力。
在無錫貝塔同位素標記實驗室,搭載燭龍一號的LED燈已經連續工作了近4個月,完成了超過35000次脈沖閃爍。
研發人員還通過接入核電池儲能裝置模組,成功驅動了藍牙射頻芯片進行信號發射和接收,這進一步驗證了燭龍一號的實用性。
工作人員在無錫貝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工作
燭龍一號的應用范圍很廣。
醫療植入設備:如腦機接口、心臟起搏器,它們將完全擺脫充電以及更換電池所帶來,真正做到終身免換。
物聯網:有望支撐起萬億級傳感器網絡,推動智能化進程。
極端環境應用:在深海探測、極地考察、航空航天等領域,燭龍一號完全可以提供全天候能源支持。
正如西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全進所評價的那樣:燭龍一號的誕生,實現了三大突破——續航能力跨越百年、自主創新打破壟斷、零排放能源革命。
參考信息:1、新華報業網.《我國核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全國首款碳-14核電池“燭龍一號”在江蘇問世》
2、西北師范大學官網.《我國首款超長壽命碳-14核電池(燭龍一號)研制成功》
3、中華網.《我國首款碳-14核電池研制成功 實現重大技術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