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機器人行業的技術進步,在今年春晚上宇樹機器人橫空出世帶來的感官刺激無疑讓很多人都對機器人產品有了新的認知。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發展無疑也在加快步伐。人形機器人什么時候能夠走進普通家庭也成為很多人期待的事情。事實上,在一些領域,已經有機器人在替代一般的人類進行工作,比如醫護市場,已經有一些這樣的嘗試。
1.投資加大,一些地方政策已經出爐
在國內市場,投資人形機器人的企業也在悄悄地增加,如果說以前大部分還是一些美元基金在投入的話,那么現在很多國有資本也開始瞄上了這個賽道。據悉,北京、上海等地成立了具身和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基金,很多地方政府也開始成立產業基金,吸引了很多公司去落地。
當一條賽道受到各種資金關注的時候,那么離最終的落地就非常近了。此前,新能源車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各地政策的加碼,以及企業投入的加大,自身技術的不斷演變,最終讓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超乎想象。到如今,新能源車企市場涌現出大量的國有企業品牌,并且在全球市場都占據一定的份額,這本身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一種最好體現。如今,在人形機器人市場,是不是也會帶來這種趨勢呢?
當然,如果人形機器人要進入尋常百姓家,首先是價格。新能源車之所以現在滿大街都比比皆是,包括充電樁也是如此,就是因為價格的不斷下調,直接到了普通家庭用戶都可以享用得起的時候,才帶來了市場的井噴行情。對于人形機器人來說,自然也有相似的過程。對于市場需求來說,其實還是非常具有產業前景的。隨著我國老齡化的不斷延伸,未來很多家庭老人的看護和照顧,指望自己的子女以及一些養老機構幾乎是不現實的。
2.市場需求還是值得期待的
眾所周知,中國老人固有的思維定式,也不喜歡進入什么養老院、康護院之類的場所,還是喜歡待在自己家中,但是如果到了一定年齡,以及身體出現一些不適癥狀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人長期在身邊看護,那么也很容易出問題。一旦有一個“不知疲倦”的24小時可以工作的人形機器人在身邊“陪護”的話,是不是也能節省不少人力成本,以及讓子女內心更加放心一些?故此,市場需求還是頗有前景的。
而人形機器人想進入尋常百姓家,就需要人形機器人的價格不能太貴了。有人甚至認為,未來人形機器人可以做到千元以內,而要實現這種價格的迭代,最簡單的就是要做到:一是軟件做出來后,要在硬件方面下功夫削減成本;二是用更聰明的智能削減機器人對硬件性能的要求;三是共享化,例如可以讓多臺機器人共享同一個大腦來降低成本。當然,對于第三種模式,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AI的發展能夠跟得上,那么人形機器人的智慧應該不是問題。
隨著人形機器人軟硬件的不斷發展,硬件本體經過過去10年的發展,其實已經磨合到一個非常好的狀態了,如今機器人跳舞都不是問題了。由于大模型的飛速發展,大模型跟機器人大腦的發展和智能的提升有非常高度密切的關系,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的爆火其實就是應用的一種最直接的“變現”。
3.市場格局悄然出雛形
值得關注的是,有人認為特斯拉也在做人形機器人,馬斯克甚至多次展現自己的產品。但是國內企業制造出來的人形機器人在很多方面并不遑讓,也就是說,也有自己的特點,也有很多技術的掌控。這就為日后在本土的落地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也有人擔心,在芯片方面是不是會被卡脖子?目前,業內認為,人形機器人無論是關節、電機,還是靈巧手等一系列硬件,國內都有很大的制造優勢,也就是說,人形機器人在硬件方面會被卡脖子的情況估計不會出現,說白了,也就是說我們在這方面的制造技術和能力基本都可以滿足自給自足。而對于芯片來說,人形機器人對算力要求并不是非常高,國內有完整的芯片平替電路。
換句話說,只要我們的市場需求和產能上去了,那么很容易帶來一種應用場景和產業的爆發。可以說,中國市場有非常巨大的供應鏈成本優勢可以解決一些所謂的卡脖子問題,最終的市場應用環境以及需求才是帶動這個產業是不是會蓬勃發展的關鍵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