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調生,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作為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的重要力量,承載著黨和國家對年輕干部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殷切期望。從繁華都市到偏遠鄉村,從高樓大廈走進田間地頭,選調生想要真正融入群眾、成為群眾貼心人,關鍵在于“接地氣”。
“接地氣”,首要是腳沾泥土,身入基層。初到基層,面對陌生且復雜的鄉村環境,選調生不能只是坐在辦公室里看文件、聽匯報,而要主動邁開腳步,穿梭于村舍小巷、農家庭院。走進農戶家中,走到田間地頭,了解莊稼的長勢、收成,知曉農民勞作的艱辛與期盼。在這一次次走訪調研中,熟悉村情民意,將每一條鄉間小道、每一戶困難家庭都印刻在心底,讓腳底的泥土成為聯系群眾的“情感紐帶”,搭建起與群眾溝通的堅實橋梁。
用心傾聽,方能真正“接地氣”。群眾的聲音,有家長里短的瑣碎,更有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真摯訴求。選調生要帶著真誠與耐心,坐在板凳上,與大爺大媽嘮嘮家常,傾聽他們對養老醫保政策落實的看法;跟年輕后生談談創業就業的夢想與阻礙,不打斷、不敷衍,把群眾的每一句話都放在心上。從交談里洞察民生痛點,于建議中挖掘發展良策,讓民意成為決策的“源頭活水”,如此才能精準發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之事,贏得民心所向。
辦實事、解難題,是“接地氣”的落腳點。了解到群眾需求后,選調生要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擔當。為農產品找銷路,利用電商平臺、聯系收購商,讓農民獲得增收;推動村里修路、通水、通電工程落地,哪怕面對繁瑣的手續、資金的難題,也要多方奔走、協調解決,改善村民生活條件;組織技能培訓,助力村民就業增收,從課程設置到師資邀請,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用汗水澆灌希望,以實干篤定前行,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他們才會把選調生當作“自家人”。
在接地氣的過程中,選調生自身也歷經成長蛻變。曾經校園里的青澀學子,在與群眾朝夕相處中,磨煉出堅韌意志,褪去書生氣,添了泥土香;面對基層復雜問題的歷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逐步提升,從初出茅廬的懵懂新人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行家里手。這份成長不僅鑄就個人職業輝煌,更為黨和國家的基層事業注入蓬勃活力,匯聚起鄉村振興、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
基層天地廣闊,選調生當以“接地氣”為筆,飽蘸為民服務的濃墨,繪就群眾幸福生活新畫卷,在成為群眾貼心人的道路上篤定奮進、行穩致遠,書寫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壯麗篇章。(高縣政協:何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