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企業進行安全檢查時,武義縣茭道鎮應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員孫建打開手機小程序“武智安”,拍了幾張照片。幾秒鐘后,小程序告訴他,此處有3處安全隱患,并給出了隱患整改建議及專業法律法規依據。
“安全生產工作涉及危險化學品、建設施工、工貿、消防等9個核心領域,涵蓋1800余份法律法規、3000多份規范標準、1000多篇制度文件,一共約10萬多條。工作人員要‘啃下’這些,很難很難。”武義縣應急管理局局長李浩說。
如何能讓
基層應急消防管理
工作人員
在短時間內
“掌握”這些法律條文?
李浩與杭州峰景科技董事長周金滿
想到了一塊:
讓AI幫忙
在浙江省應急管理科學研究院專家的技術支撐和全程指導下,經過3個多月的研發,囊括10萬多條法律規范的“武智安”小程序上線。
首先,它把眾多法律規范進行分門別類,依據我省安全生產全覆蓋檢查標準體系,分解成了9張通用檢查表單和44張個性化檢查表單,既可以讓不同行業有專屬檢查表,也可以為每家企業量身定制檢查表。工作人員對表檢查,就可以破解人腦記憶不足、檢查不到位的問題。
其次,它還配有AI專家助手。任何應急消防管理方面的問題,工作人員都可以向AI提問,得到專業的解答。
最后,它還有圖片識別安全隱患功能。基于浙江省應科院數據庫中的11萬余張現場隱患排查照片,并結合10萬多條法律法規及重大隱患判定標準,基層工作人員只要拍個照,系統后臺就能自動識別圖片中的物體、設備和環境等關鍵要素,識別出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據介紹,“武智安”目前已在武義縣四個鄉鎮(街道)推廣使用,累計接入監管企業6975家,發現隱患3029處,其中通過AI識圖發現隱患2236處,累計生成整改建議及法律法規依據3000余次。
浙江省應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吳江民介紹,“武智安”這么聰明,是因為其不僅使用了該院專家的歷年技術支撐和技術服務數據進行了訓練,形成了自己的知識庫體系,還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與多模態融合人工智能算法,有效整合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能力,從而實現“現場照片拍一拍,AI自動識隱患”,讓基層開展安全生產工作更高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