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雖然已經結束,但是會議期間的科技元素依然被行業聚焦。
兩會期間,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佩戴AI眼鏡發言引發廣泛關注,據媒體報道,李書福佩戴的StarV Air2 眼鏡目前已經量產,經過兩代的優化升級,該款眼鏡不僅能夠將發言材料實時投射在眼前,還能根據語速同步顯示內容,為演講提供有力支持,同時還支持AI實時翻譯、AR導航、AI會議助手等多種功能,目前累計服務超過5萬用戶。
AR眼鏡行業尚在摸索和起步之中,兩會后StarV Air2眼鏡成為AR領域的現象級產品。整個會議期間不只是李書福使用AI眼鏡,還有TCL董事長李東生等不少代表也使用了相關產品。AI眼鏡成為兩會期間的科技爆款,圈粉無數。
相比李東生佩戴的雷鳥AI眼鏡的“墨鏡”外形,李書福佩戴的StarV Air2眼鏡更適合會議場景。李書福在重要的會議中親自代言和展示吉利控股集團旗下AI科技生態企業星紀魅族的產品,說明他對該產品的自信。
吉利的科技感正在引發資本市場的關注,繼2024年全年股價漲幅76%后,進入2025年股價再度上漲22%(截至3月18日收盤)。此前市值被嚴重低估的吉利汽車也由原先的不足千億港元提升至近2000億港元。
收購魅族并非為造手機?
李書福在圈內素以資本運作聞名,吉利“以小博大”并購沃爾沃讓李書福享譽全球。2010年吉利以18億美元完成對全球知名汽車品牌沃爾沃的收購(實際總投入約27億美元)。當時吉利年營收僅為140億元,李書福通過外部融資完成了“蛇吞象”。
并購成功后,吉利獲得沃爾沃高端品牌的技術背書,推動了全球化布局,同時也幫助沃爾沃扭虧為盈,實現了雙贏,正是這次超級并購帶來的巨大收益,李書福此后的并購不斷,錢江摩托、華凌星馬、力帆汽車、領克都相繼被李書福收入囊中。
魅族科技是李書福眾多并購中的一員,2022年7月,吉利旗下?湖北星紀時代通過戰略收購獲得魅族科技?79.09%控股權?,成為其實際控制方,魅族創始人黃章保留9.79%股份?。收購之后,魅族依然作為獨立品牌運營,黃章不再擔任魅族董事長,而是成為產品的戰略顧問,核心決策權歸屬吉利體系?,魅族從那時候起就告別“黃章時代”進入“吉利時代”。
2023年3月,星紀時代與魅族正式合并為?星紀魅族集團?,由?李書福擔任創始人?,沈子瑜(億咖通科技CEO)出任董事長兼CEO?。此后,魅族科技由武漢星紀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吉利收購魅族后曾公開表示要砸100億元沖擊手機高端市場,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只是一個幌子?!凹麎焊粫鍪裁词謾C,收購魅族的核心目的或只有一個,借用魅族在手機行業的積累,完善吉利‘車聯網’的布局。對所有的新能源車企來說,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是自動化,也就是擁有3電技術造得出車來,下半場爭奪的核心在于智能化。”
業內人士指出,魅族雖然在品牌運營方面不太擅長,不能忽視其在人機交互界面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魅族的Flyme是非常有價值的國產手機系統,通過整合很快出現Flyme Auto車機系統。吉利通過資本運作直接拿到現成的技術和品牌。通過魅族,吉利拿到打開未來智能世界的一張入場券。
從現在星紀魅族的業務聚焦來看,?智能終端與汽車生態融合?,業務覆蓋智能手機、智能眼鏡、智能汽車三大板塊為三大項,智能終端與汽車生態融合位居第一。例如開發的Flyme Auto車機系統直接服務于吉利旗下極星、領克等汽車品牌?。吉利系品牌?極星汽車在2023年6月和星際魅族?成立合資公司,星際魅族持股51%,推動極星向智能科技公司轉型。吉利收購魅族的效果逐漸顯現。
為何吉利要造智能眼鏡?
星紀魅族 StarV Air2 AR 智能眼鏡是星紀魅族(Xingji Meizu)?推出的AR智能眼鏡,屬于其智能終端品牌StarV系列的核心產品。?自2024年9月發布后,連續蟬聯電商平臺?一體式AR眼鏡銷量第一?,2025年MWC展會前夕日均銷量激增5倍,成為星紀魅族AI生態的核心入口。2025年第一季度市占率達41.5%,位列全球一體式AR眼鏡銷量榜首。
據資料顯示,該款眼鏡整機重量僅 ?44克?,采用高折射率鋼化玻璃鏡片與光波導顯示方案,分辨率達?640×480?,入眼峰值亮度?2000nits?,支持30度視場角(FOV),兼顧高清顯示與佩戴舒適性???啥ㄖ?~1800度近視及0~200度散光鏡片,滿足個性化需求。
同時StarV Air2集成專業AI大模型與擴展知識庫,深度接入DeepSeek,支持語音指令操作(如備忘錄、導航、通話錄音轉寫),并具備實時翻譯功能,覆蓋?中、英、日、俄等13種語言互譯?,支持面對面對話翻譯與聲源分離技術,提升跨語言溝通效率,這在兩會期間成為中外記者們的焦點。
表面上看,汽車制造商涉足消費電子領域似乎有些突兀,但深入分析就會發現,這背后隱藏著汽車產業智能化轉型的深層邏輯。
在智能汽車時代,車載娛樂系統正在經歷革命性變革。傳統的中控屏幕和儀表盤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對智能化、沉浸式體驗的需求。VR技術的引入,能夠將汽車座艙打造成一個移動的智能空間,為用戶提供全新的駕乘體驗。吉利布局VR領域,正是看中了這一技術在未來汽車生態中的關鍵作用。
從技術層面看,VR眼鏡與智能汽車的結合具有天然優勢。通過VR技術,可以實現更直觀的導航顯示、更沉浸的娛樂體驗,甚至能夠將擋風玻璃變成AR顯示屏,為駕駛者提供更豐富的行車信息。這種深度整合,將徹底改變人車交互方式。
據業內人士分析,吉利進軍VR領域,實質上是在搶占未來智能汽車的技術制高點。通過自主研發VR設備,吉利不僅能夠掌握核心技術,更能實現VR系統與汽車電子架構的深度集成。這種前瞻性布局,將為其在智能汽車賽道贏得重要競爭優勢。
汽車產業的邊界正在模糊,智能化浪潮下,車企必須突破傳統制造思維,向科技公司轉型。
智能化帶來的凈利率第一?
李書福的不斷并購,加速了吉利汽車的智能化進程,也直接帶來銷量的增長。2024年吉利汽車銷量達到?217.66萬輛?,同比增長32%,超額完成了全年200萬輛的銷量目標。這一成績創下了吉利汽車年銷量的歷史新高。
2024年,吉利新能源車型(包括吉利、領克、極氪等品牌)銷量達到88.8萬輛,同比增長92%,新能源滲透率達到58.6%,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其中,吉利銀河系列貢獻了49.4萬輛,同比增長約80%,成為銷量增長的重要引擎。
和比亞迪完全放棄燃油車不同,畢竟吉利有沃爾沃技術的加持,輕易也不會放棄燃油車。吉利?在優化燃油車產品線并聚焦暢銷車型后,其燃油車銷量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了20%的增長,達到63.55萬輛,重新奪回燃油車自主品牌第一的寶座。
銷量的增長為吉利帶來不俗的收益。2024年前三季度,吉利汽車營收1677億元,同比增長36.01%,歸母凈利潤130.5億元,同比增長358.48%。2022年和2023年吉利汽車全年凈利潤不過52.6億元和53.08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已經遠超此前兩年的利潤總和。
(吉利汽車2024年前三季度主要營收數據)
2024年前三季度吉利汽車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均創下新高。毛利率15.28%,雖然不如比亞迪和理想的20.77%、20.65%,但在一眾國產品牌中依然位居前列。尤其吉利汽車的凈利率提升巨大,2023年前三季度的凈利率只有2.07%,而2024年前三季度的凈利率高達7.71%,直接提升了5.64個百分點。
7.71%的凈利率高于比亞迪同期的5.23%,也高于理想的5.57%,同期長城汽車的凈利率為7.33%,和吉利汽車一起成為國產汽車品牌唯二兩家凈利率突破7%的品牌,吉利汽車成為同期凈利率最高的車企。而同期行業整體凈利率僅為3.3%,吉利的凈利率是行業的兩倍有余。
(吉利汽車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和凈利率)
2024年前三季度新能源銷量?54.6萬輛?,同比增長93%,占品牌總銷量的36.6%?。高利潤新能源車型帶動毛利率增長,其中銀河E5上市100天交付量突破5萬臺,成為利潤貢獻主力?。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出口銷量?31.4萬輛?,同比增長68%,第三季度單季出口?11.7萬輛,?同比增長71%,海外市場毛利率高于國內。在行業普遍“以價換量”的背景下,吉利通過技術溢價和品牌高端化維持價格體系,避免利潤過度承壓,Flyme Auto車機系統成為吉利汽車的一大賣點?!凹夹g降本+新能源放量+高端化+全球化”?四重驅動下,科技化的逐漸滲透讓吉利汽車利潤大幅提升,凈利率躍居行業第一,于是業內人士認為吉利已經成為了一家科技公司。
隨著李書福佩戴StarV Air2眼鏡發言的走紅,引發更多關注,同時在吉利汽車智能化加持之下實現了技術降本,截至2025年2月,吉利銷量連續6個月突破20萬輛(20.5萬輛),2月吉利新能源銷量?98433輛?,同比增長193.8%,占品牌總銷量的48%。
汽車產業的邊界正在模糊,智能化浪潮下,車企必須突破傳統制造思維,向科技公司轉型。吉利的VR布局,或是轉型的一個樣本。李書福下一個并購的對象,則成了眾人關注的話題。?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復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夢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