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誰也沒想到最大的風口會是“體重管理”。
兩會期間國家衛健委提出,要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計劃,將全民健身和減肥推向一個新高度,這是繼去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等16個部門就聯合制定印發了《“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后再次以國家行為對減肥和全民健身的官方定性。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目前中國超過一半的成年人已超重和肥胖,高于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的37%。該指導預測,按目前形勢發展,2030年我國成人肥胖率將超過70%,兒童肥胖率也將超過31%。
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在今年3月4日的國際肥胖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報告稱中國在2021年成人體重超重和肥胖患者達4.02億,肥胖率28.7%,肥胖人數位居全球第一,基于此國家衛健委才在兩會上呼吁全民健身減肥。
減肥大致分為醫療減肥和運動減肥,在國家行為下,健身概念股和減肥概念股紛紛迎來大漲。以安踏體育為例,自兩會至今股價大漲14.3%,Keep在衛健委提出該計劃次日股價大漲9.54%,歌禮制藥同期股價漲幅達18.7%。
2024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后,A股及港股市場迅速反應。Wind數據顯示,截至當年6月中旬,中證體育產業指數累計上漲23%,減肥藥概念指數漲幅更達35%,多只個股單月股價翻倍,資金涌入規模超千億元。這次兩會期間國家衛健委推出“體重管理年”計劃后,幾乎復制了去年相關概念股大火的盛況。
近7萬億市場的藍海
體育總局經濟司原司長劉扶民在今年1月17日發表了題為《十年高速增長,中國體育產業走出特色發展之路》的主旨演講,確立了體育產業的5萬億目標。
根據國家統計局、國家體育總局數據,2014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為13574億元,增加值為4041億元,占當年GDP的0.64%,根據《2025-2031年中國體育行業深度研究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全民健身政策帶動運動裝備、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增長,2023年人均體育消費支出達3068元。?截至2023年,相較于2018年,總規模增長68.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5.7%。
2024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了31175億元,增加值為12245億元。兩項同比分別增長了13.9%和14.1%。總規模占GDP的2.3%,同時增速遠高于同期國民經濟的整體增長速度,相關機構預測,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達4.08萬億元,2030年市場規模5.5萬億元,這顯示出體育經濟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
另一減肥產業的醫療瘦身市場規模在2023年就達到?6185.4億元?,其中代餐食品、瘦身藥品/保健品分別占2192.69億元、2022.1億元?。?其中隨著全面減肥的興起,減肥藥市場爆發式增長,全球GLP-1類藥物(如司美格魯肽)市場規模預計2030年達?1500億美元?,中國本土企業如歌禮制藥等相關企業加速布局?,整體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達1.2萬億元。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我國減重手術市場規模超200億元,代謝疾病藥物(如華東醫藥的利拉魯肽)年銷售額增速超300%。專業機構預測2030年,因肥胖產生的醫療費用將達4180億元,占全國醫療支出的21.5%。
體育和醫療減肥兩大市場規模的總量將近7萬億元,《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2050年建成現代化體育強國目標,2025年目標建成“15分鐘健身圈”,社區健身設施覆蓋率目標超90%。目前全民減肥瘦身的大潮中,GLP-1類藥物國產替代加速,口服劑型、基因療法等創新技術進入臨床階段?,這對相關產業都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概念股正在“躺賺”?
安踏、李寧、特步和361度是四家年度營收百億以上的“豪門”,2024年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了大幅增長,同時4家股價在年內有3家大幅提升。安踏年內股價漲幅約5%,特步年內股價漲幅達50%,361度年內股價漲幅33%,只有李寧股價跌幅近20%。
四強作為體育品牌老豪強,整體上看均吃到全民體育的紅利,而作為新貴的Keep,表現同樣不俗。截至目前Keep尚未發布2024年財報,僅以2024年上半年財報為參考。2024上半年,Keep營收10.37億元,同比增長5.4%。平臺平均月活躍用戶規模達2966萬,平均月度訂閱會員數為328.2萬,同比增長8.7%。雖然Keep依然未能扭虧為盈,但1.6億元的凈虧損已經大幅收窄28%,凈虧損率由上一年的22.7%下降至15.5%。
Keep用戶規模和營收規模的同步增長,意味著自身業務實現了健康均衡的增長。根據2024年雙十一期間的數據統計,Keep的多個運動產品再度斬獲了不同平臺的銷量冠軍。俯臥撐架、健身踏板等經典產品延續了其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壺鈴、瑜伽習練系列產品、輔助訓練產品也在京東平臺榮獲店鋪和品牌排名的雙第一,智能穿戴品牌銷量同比增長了25.2%,這說明消費者對Keep品牌的高度認可與忠誠度。
用戶對Keep的忠誠度和認可度促使運營效率提升,2024年上半年,Keep的毛利同比增長12.7%至4.77億元,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43.03%增至46.01%,毛利率創下歷史新高。即使Keep目前依然未能盈利,但從2024年上半年的表現來看,已經看到扭虧為盈的希望。
減肥藥市場的代表是GLP-1,也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新藥,巴克萊銀行預計到2030年,全球減重藥物市場規模有望增至1500億美元。諾和諾德就是該賽道的最大受益者,他們2024年憑借司美格魯肽293億美元的銷售額,截至2025年3月10日,諾和諾德總市值為 ?3533.8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8萬億元),位列全球藥企市值前列?,登頂歐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近年來備受關注,尤其是GLP-1(如胰高血糖素樣肽-1)藥物,在過去一年里成為多家巨頭藥企爭相布局的熱門賽道。巴克萊銀行預計,到2030年,全球減重藥物市場規模有望增至1500億美元。憑借司美格魯肽2024年達293億美元的全球銷售額,諾和諾德市值一度超越路易威登,成為歐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2024年6月25日,國內首個GLP-1周制劑減重藥物司美格魯肽注射液(Wegovy)獲批上市,相關概念股股價大漲。其中受益最大的是歌禮制藥。憑借其旗下產品ASC30在美國的Ib期臨床試驗中肥胖癥患者體重平均下降6.3%的功效,歌禮制藥備受資本追捧,2024年全年股價漲幅達106.2%,其中司美格魯肽注射液(Wegovy)獲批上市后至當日股價為0.86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盤股價為3.01港元,歌禮制藥股價漲幅高達250%,進入2025年歌禮制藥股價直接飆升,截至3月20日收盤,歌禮制藥股價為9.25港元,2025年年內再度上漲210.4%。從2024年6月25日至今,歌禮制藥股價累計上漲10倍有余。
體育概念股和減肥相關概念股,都在去年至今呈現整體大爆發趨勢,很多企業原本就沒有做出什么改變也在這波大潮中躺賺。
健康飲食板塊也受到提振
其實,此前劉畊宏等健身類的主播爆火也受惠于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全民健康意識的加強。
2024年,Keep平臺智能健身設備銷量同比增長超40%。這背后是中國健康產業的復蘇和改善。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指出,2025年年初至今中國運動服飾需求出現溫和改善,并預計將從第二季度開始大幅改善,其中運動服飾將成為最先迎來復蘇的行業之一。
去年雙十一Keep智能穿戴設備大賣的勢頭在行業繼續延續,進入2025年后國補范圍首次擴充到消費電子行業,更是對智能穿戴設備銷量的極大推動。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月線上監測智能手表手環市場銷量達204.2萬臺,同比增長31.6%,環比增長23.5%。
2025年是國家衛健委推動“體重管理年”的第三年,目前已經在若干行業見到成效,體重管理政策將飲食和運動相結合,除了運動服飾和運動器材企業以及減肥相關企業之外,還有健康飲食等企業。而國家衛健委的目標要求到2035年全國經常鍛煉人口要達到45%以上,還有較大上升空間。
健康飲食企業代表是安利、湯臣倍健、若飯、ffit8等,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明確要求,食品減鹽、減油、減糖,這也推動企業加速研發符合“三減”標準的健康食品。國內保健品龍頭湯臣倍健如今產品線已經覆蓋蛋白粉、膳食纖維等健康食品。據了解,目前湯臣倍健實施“科學營養”戰略,以極致的科學精神,打造極致的科學營養產品力。依托現代營養科學,湯臣倍健目標建立全面的膳食營養補充劑科學體系,現已包括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天然動植物提取物及其它功能性營養補充食品。安利也推出“營養三餐+膳食補充劑”組合方案。2024年,國內代餐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3%。和若飯、ffit8等主打低糖、高蛋白產品的代餐品牌市場份額逐漸擴大有一定關系。
在消費提振的基礎上,各行業都逐步復蘇,而隨著消費環境的不斷改善,減肥相關的體育用品、運動服飾、智能穿戴設備等電子產品等產業都將迎來更大的機遇。如今AI技術不斷推進,融合AI科技與傳統健康管理的相關企業都迎來新機遇,而減肥藥市場即使短期內備受資本追捧,但政策導向風險較大,體育用品、健康食品、可穿戴設備等才是可長期發展的大健康產業鏈。
2025年“體重管理年”的設立,標志著健康管理從醫療干預向生活方式轉變的重大轉折。這一政策導向不僅催生了新的消費需求,更重塑了傳統產業格局。這一趨勢的深遠意義在于推動全民健康意識的覺醒。體重管理不再局限于減肥,而是演變為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消費者開始關注營養均衡、運動規律、作息健康等綜合因素,帶動健康管理服務向系統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體重管理年的影響將持續發酵,推動健康產業從單一產品向綜合服務轉型,從被動治療向主動預防轉變,最終實現全民健康水平的整體提升。這不僅是產業發展的機遇,更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里程碑。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復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夢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