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寶馬集團重要的里程碑,被給予厚望的新世代車型將在今年量產發布。新世代車型是奠定寶馬集團未來十年能否持續成功的關鍵。
隨著新世代首款量產車型確定為iX3,寶馬集團宣告:我們準備好了。從今年開始,寶馬將發起前所未有的強大產品攻勢:到 2027 年,寶馬集團在全球市場將推出 40 余款新車型,覆蓋多種驅動模式及全部細分市場。
更重要的是,新世代的突破性創新技術將應用在未來所有BMW車型上。
此時此刻,歐洲經濟陰云密布,寶馬集團的財報雖然也并沒有那么突出,但其對創新科技的堅定投入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與其他歐洲車企大力度降本增效、裁員關廠的哀傷氣氛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得益于寶馬集團清晰的戰略布局和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
寶馬集團負責企業財務的董事默特爾告訴【汽車大公司】,“我們戰略清晰,從數年前就堅定投資新世代,這是對于未來的投資?!?/p>
在捷克西部的索科洛夫,一片占地1200公頃的科技綠洲正在改寫汽車工業的未來。清晨的薄霧中,寶馬工程師安德烈亞斯站在“未來出行開發中心”(FMDC)的控制塔前,注視著下方如同科幻電影場景的測試跑道。這里是寶馬斥資3億歐元打造的全球最大自動駕駛實驗室,100多公里的測試道路模擬著全球各種復雜路況,從北歐的冰雪彎道到非洲的顛簸土路,每一處細節都在為即將到來的自動駕駛革命做準備。
安德烈亞斯的平板電腦上,AI系統正在實時分析數千組傳感器數據。這不是普通的數據分析,而是寶馬360度全維度人工智能戰略的縮影。在慕尼黑的研發中心,AI算法正在優化新世代車型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在萊比錫工廠,機器學習系統指揮著機械臂以毫米級精度組裝電池;而在全球的寶馬展廳,虛擬AI助手正通過客戶的微表情和語音語調,推薦最適合的車型配置。這些看不見的數字大腦,正在重塑汽車工業的每一個環節。
下午,安德烈亞斯驅車前往位于德國丁格芬的電芯技術中心。這座由玻璃和鋼結構構成的現代建筑里,藏著寶馬電動化戰略的核心秘密。在電芯技術能力中心(BCCC),科學家們正在研發固態電池的電解質配方,實驗室里的機械臂精準地調配著納米級材料;隔壁的電芯制造能力中心(CMCC),全球最先進的涂布設備正以每分鐘50米的速度生產著電池極片;而在電芯回收能力中心(CRCC),退役的動力電池經過拆解和修復,正以全新的能量形態重新投入使用。
這是寶馬集團近年來大規模投資于智能化、電動化等領域前沿科技的具象化場景。未來,即將到來。
全球化與開放的技術路線
寶馬集團可以說是在電動化方面轉型最為堅決的豪華車企業。
寶馬很早就推出了電動專屬子品牌i系列,并嘗試性推出了i3和i8等專屬車型。但最終,寶馬選擇了開放性的技術路線,這被認為是寶馬成功的關鍵。
寶馬秉持在所有產品中均貫徹統一的設計原則、創新理念、并采用最前沿技術——覆蓋多種驅動模式和全部細分車型,以滿足全球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盡管這一“油電同平臺”的策略被外界貶低為“油改電”,但現實的成績卻讓那些不看好的人打臉。
目前,純電動車型已覆蓋所有主要細分市場,成為集團業務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2024 年,集團在全球的純電車型銷量近 42.7萬輛。2025年,寶馬集團電動化將迎來兩大重要里程碑:第一,全球新能源車累計銷量將突破300萬輛;第二,純電動車累計交付將突破150萬輛。
同時,在全球范圍內,客戶對寶馬高效內燃機車型的需求依然強勁。2024年,集團在全球市場推出了超過 15 款全新及改款燃油車型。
寶馬集團負責客戶、品牌及銷售業務的董事高樂告訴我們,“每個市場的情況各有不同。作為一家全球化車企,我們需要保持技術開放性,包括燃油車、混合動力車型、純電動車,取決于市場需求的不同。”
這樣的策略不僅應對了全球各個市場不同的用戶需求,也顯著降低了研發成本和生產改造的成本。這也是為什么寶馬集團在這波歐洲車企的降本增效浪潮中依然保持淡定和樂觀的原因。
高樂頗為驕傲地說,“很高興看到有些競爭對手也開始采用我們的策略?!?/p>
此外,寶馬也在不斷探索氫能源技術,為未來出行提供更多可能性。2028年,寶馬將推出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車。
圍繞駕駛樂趣的智能革命
在智能化不斷加速的時代,中國廠商的進步神速。不過,寶馬從不會人云亦云,跟隨別人的步伐。
駕駛樂趣始終是寶馬的品牌核心,寶馬希望用智能科技賦能駕駛樂趣,為客戶帶來情感化、沉浸式的駕駛體驗。
2025年開年,寶馬就發布了全新智能電子電氣架構,三大突破性創新技術——BMW首創全景iDrive、BMW首創駕控超級大腦(Heart of Joy)、革命性大圓柱電池,將智能駕駛樂趣提升至全新高度。
寶馬全新一代智能電子電氣架構將搭載在新世代車型上,未來將全面應用于全系車型。這是全球首個覆蓋多種驅動模式和全細分車型的架構。
全新電子電氣架構支持AI用戶體驗和場景,相較于現款車型集成算力提升逾20倍。由4臺高性能計算機組成的寶馬“超級大腦”負責整合4大核心用戶功能:車載娛樂系統、自動駕駛系統、駕駛動態控制系統,以及車輛進入、空調與舒適體驗等。
三大突破性創新科技則是寶馬在智能操控、智能交互和電動化等核心技術領域的創新成果。
“對我們來講,純粹駕駛樂趣絕不等同于直線加速能有多快。舉個例子,寶馬出類拔萃的是過彎,是跑山時候的那種感覺,這是我們的優勢。直線加速很多車都能做到,但是一旦過彎,馬上就能感覺到和寶馬車的差別,這就是駕控超級大腦在發揮作用。”高樂詳細闡釋了這些新技術對于駕控樂趣的賦能,“配合年初CES上我們展示的視平線全景顯示,能夠用足風擋寬度。當駕駛的時候流暢過彎,同時配合沉浸式體驗,而且有3D抬頭顯示,能夠把路況的相關信息播放在眼前,這個時候感受會更加強烈?!?/p>
根據財報顯示,去年寶馬集團創紀錄的91億歐元的研發費用,大部分都集中用在了智能化的前瞻技術方面。
“寶馬堅持自研,也堅持技術開放。新世代車型是寶馬創新成果的集大成者,其突破性創新技術將應用在未來所有BMW車型上,從而實現規?;?。”面對高昂的研發成本,默特爾解釋道,“我們的車型在數字化方面很多硬件都是共通的,而軟件會根據車型個性進行單獨開發和調校?!?/p>
通過這樣的操作,寶馬能夠通過規?;膬瀯?,來分攤硬件成本,并保持每個車型的個性。
中國市場充滿挑戰
寶馬集團兩位董事對于新世代車型在中國的競爭力充滿信心。
“我們認為,在中國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中,年輕人是消費主力之一,我們的客戶平均年齡在38歲左右。數字化科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中國主流年輕消費者對于產品體驗、功能、人機交互有非常高的要求?!备邩氛f道。
寶馬認為,科技元素的加入,幾乎是對中國年輕消費者量身定制的。在歐洲或者美國市場,寶馬車主的年齡更大,喜好也相對保守得多。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整套技術告訴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寶馬能夠把領先市場一代的創新科技應用到車上。像寶馬這樣的企業,如何在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這就是寶馬給出的答案。”
他們的底氣,也來自于新世代的中國元素。
目前,寶馬在中國擁有四大研發創新基地,覆蓋北京、上海、沈陽、南京四地;從2019年起,寶馬先后成立領悅北京、寶馬誠邁和領悅南京三大數字化公司,在中國率先布局數字化體系。同時還攜手本土創新力量進行開放創新,合作共贏。首款新世代車型集成本地研發和國際團隊之間合作所取得的結果,包括BMW首創全景iDrive和BMW新世代操作系統X。
“我們的軟件產品以及在駕控超級大腦等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很多成果是來自于中國本土團隊;中國本地的工程師、本地的軟件企業、我們的合資公司,給我們做出了很多的貢獻?!蹦貭栒f:“純粹駕駛樂趣是我們的品牌核心,在此之上疊加人工智能功能。我們也在不斷帶來令人激動的車型來驚艷客戶。”
高樂補充說:“客戶體驗和經銷商網絡也非常重要,提供優質產品的同時也要讓客戶擁有卓越的購買及售后服務體驗?!?/p>
寶馬正在持續優化經銷商網絡體系,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以及客戶體驗。
“寶馬的目光不會從中國離開,將繼續堅定對中國市場的投入,特別是前沿技術領域,不斷提升自身硬核研發能力。”
今年,寶馬在中國市場會推出10多款BMW新車型,包括已經上市的全新BMW X3長軸距版,也收到了不錯的市場反饋。
但不可否認,包括寶馬在內的傳統豪華車,在中國市場正遭遇巨大挑戰。
高樂也回應了近幾年國人對寶馬設計變化的吐槽?!坝袝r候有人會說我們的設計太大膽或審美太超前,欣賞不來,但我們在設計方面永遠不會固步自封,不會因為之前成功就停滯不前,我們是非常大膽的,而且新的設計語言讓寶馬車呈現非常獨特鮮明的個性。”
盡管這些創新的變化,有些人能接受,有些人不能接受,但這也正體現出寶馬不斷追求引領和創新的基因。
“中國市場體量巨大,中國本土品牌和國際品牌是可以共存的,是需要共同發展來更好滿足不同客戶需求?!备邩废M瑢汃R蘊含在品牌中的一系列價值,在未來幾年會提升至新高度。
大公司視點
寶馬是所有在中國的國際品牌中非常獨特的存在。
當大部分國際品牌開始將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分開,積極融入中國的智能電動車供應鏈,甚至采用中國車企的技術開發特定車型時。寶馬依然堅持全球化布局和開發。
它們并不是忽略中國元素和力量,而是中國力量早已融入進寶馬的全球體系中。寶馬新世代車型的大圓柱電池在全球的三家供應商,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遠景動力,都是中國的電池企業。
中國也將是寶馬新世代車型的重要基地之一。位于沈陽的里達工廠已經做好準備,迎接新世代車型2026年在中國的量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