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茂的管理層有個挺有意思的現象,總裁比較穩定,董事長頻繁變更。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曾經的總裁、董事長李從瑞,他曾擔任總裁10年,而任董事長只有一個月。
在李從瑞擔任要職期間,中國金茂經歷了躋身千億陣容的輝煌年代,也迎來了由盈轉虧的至暗時刻。
2021-2023年,其合同銷售額分別為2356億元、1550億元、1412億元。2023年,中國金茂歸母凈利潤轉虧68.97億元,首次出現虧損。
隨著李從瑞的“閃退”,張增根臨危受命接過帥印,中國金茂在2024年實現扭虧為盈。
2024年,中國金茂實現營業收入590.53億元,同比下降18%,但成本大幅度下降,公司所有者應占溢利為10.65億元,同比增長115%。
但遺憾的是,中國金茂跌出“千億房企俱樂部”。2024年,中國金茂實現簽約銷售額983億元,比2023年的1412億元大幅度下滑。
在年報發布前不久,中國金茂再次換帥,“扭虧”功臣張增根因到齡退休而辭職。陶天海擔任董事長,他此前擔任華東區域總裁,被稱為“第一戰將”。
兩年三次換帥,接下來如何繼續提升中國金茂的業績,對于這位“第一戰將”恐怕也充滿了挑戰。
李從瑞“倉惶”謝幕
李從瑞1997年加入中化集團,2009年進入中國金茂,在2013-2023年擔任總裁期間,中國金茂更換多任董事長。
2016年,58歲的寧高寧以中化集團董事長身份兼任中國金茂董事長。在寧高寧任職期間,中國金茂打造豪宅品牌“金茂府”。任職6年后,寧高寧退休卸任。
2022年,李凡榮接任中國金茂董事長。李凡榮主要經歷偏向石油領域,他任職不足8個月,被外界視為“擺渡人”角色。
李凡榮離職后,2023年4月28日,李從瑞接任中國金茂主席,打破以往由母公司中化集團董事長兼任的慣例。
李從瑞任職前期,中國金茂從2013年簽約銷售金額僅145億元,到2021年高峰時期銷售額達2356億元。
2022年,在整體樓市低迷的背景下,中國金茂銷售額回落至1550億元,同比下滑34%。同時,其盈利能力也遭受重創,2021年毛利率為18.61%,2022年進一步下滑至16%,歸母凈利潤從2021年的46.90億元降至19.84億元。
到了2023年,中國金茂業績更是雪上加霜,歸母凈利潤轉虧68.97億元,同比減少448%,首次出現年度虧損。
金茂業績虧損的背后,有多方面深層次原因。2020-2021年,中國金茂在全國進行大規模擴張,土儲規模兩年增加3477萬平方米,且多集中于一二線城市。
但隨后行業迅速進入下行周期,即便擁有核心城市項目,也難以避免市場困境。高價獲取的土地在市場下行時成為沉重負擔,項目銷售和利潤空間受到極大擠壓。
面對業績困境,中國金茂在李從瑞后期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土地投資策略上,提出“縮量發展”,2022年和2023年新獲取項目面積大幅減少。同時,借助盤活存量資產政策,對商辦資產進行資產化操作,套現約223億元,以緩解短期償債壓力。
然而,擔任董事長僅僅33天,2023年5月31日,李從瑞因工作調整辭任。如此短暫的任期,引起外界熱議。
有業內人士認為,李從瑞的離職與業績下滑有關。2022年,中國金茂銷售額回落至1550億元,同比下降34.21%,毛利率也持續下滑,這或許成為他離職的潛在因素。
不過,也有人猜測李從瑞是被調查才離職。不過這些說法并沒有事實依據,中國金茂官方公告明確表明是“工作調整”。
“扭虧”功臣張增根
李從瑞離職后,張增根于2023年5月31日獲任為中國金茂主席。他此前在化工和石油倉儲貿易、風險管理、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擁有30年豐富經驗,但并無地產工作經歷。
張增根算是臨危受命,在他的帶領下,2024年中國金茂實現營業收入590.53億元,公司所有者應占溢利為10.65億元,成功扭虧為盈。
面對困境,中國金茂自2023年開始積極調整戰略。在土地投資策略上,提出“縮量發展”,2022年和2023年新獲取項目面積大幅減少。
同時,中國金茂借助盤活存量資產政策,對商辦資產進行資產化操作,套現約223億元,有效緩解了短期償債壓力。
在組織架構方面,2023年總部原先的8個中心和4個部室合并為13大職能部室,區域公司也由6大區域合并為5大區域,通過一系列改革優化公司運營管理。
2024年,中國金茂在調整戰略后逐漸顯效。盡管全年合同銷售額為982.5億元,跌出“千億陣營”,但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從市場表現來看,2024年四季度至今,中國金茂抓住市場窗口,在土地市場積極拿地。
在北京,2024年10月以40.13億競得豐臺東鐵營地塊,2025年2月聯合保利以87.3億摘得朝陽三間房地塊;
在上海,2024年11月聯合華潤建發15.8億拿下桃浦地塊,2024年12月以103.5億拿下寶山三幅土地,2025年2月又聯合慶隆89.6億拿下虹口地塊。
隨著2024年業績扭虧為盈,中國金茂也迎來重要人事變動。3月11日,張增根因達至退休年齡而辭任公司主席、執行董事等職務,執行董事陶天海獲董事會委任出任公司主席。
陶天海此前在華東區域成績亮眼,在其領導下,金茂華東已入駐多城。升任總裁后,他力推核心城市戰略,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初,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斥資百億拿下核心地塊。
中國金茂頻頻“動刀”
在換帥的同時,中國金茂再次對組織架構進行全面調整,從現行的“總部-區域-城市”三級管控架構,向“總部-地區”二級管控架構轉變。
此次調整將取消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五個區域公司,對現有城市公司進行撤并重組,形成14個地區公司。
中國金茂方面表示,此次架構調整旨在實現重點城市的做大做優,通過強化總部運營管控和管理穿透,提高組織敏捷度,提升決策效率和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組織架構調整距離陶天海擔任公司主席僅一周,充分展現了新管理層推動變革的決心和行動力。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金茂不斷通過組織架構優化,適應行業環境變化。
2023年,金茂對總部架構進行了整合,將原先8個中心和4個部室合并為13大職能部室,區域公司也由6大區域合并為5大區域。
在行業整體處于調整期的當下,眾多房企都在探索組織架構的優化。
2025年以來,保利發展、中海地產、招商蛇口等多家企業都進行了重大組織變更與人員調整,區域合并成為主流趨勢。中國金茂此次架構調整,順應了行業趨勢。
業內人士分析,通過撤并重組城市公司,中國金茂可以更好地整合資源,將優勢資源向重點城市傾斜,優化土地儲備結構,提升核心城市的市場競爭力。此外,二級架構下,城市公司的話語權將有所提升,能夠更靈活地應對當地市場變化,快速做出決策。
目前,中國金茂現有架構覆蓋56座核心城市,隨著區域公司的撤并,新的二級管控架構將使總部對區域的管理更加扁平化。
此次組織架構調整,是中國金茂在新管理層領導下,對未來發展戰略的一次深度布局,但實際效果如何尚未可知。
房產|樓市|企業|人物|項目
石頭侃房已入駐全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