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懂酒哥
當飛天茅臺逐漸在酒桌上消失,年輕人不斷被顏色各異的低度酒吸引,白酒作為曾經的“黃金產業”,正陷入一場無聲的生死淘汰賽。
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業績降速的酒企直接變成了利潤虧損。結合已經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的酒企情況,已有5家酒企凈利潤由盈轉虧。
其中,酒鬼酒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為0.1億元-0.5億元,同比下滑98.17%-97.26%;第四季度單季虧損0.06億元至0.46億元。金種子酒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為-2.91億元至2.01億元;第四季度虧損1.01億元至1.91億元,虧損繼續擴大。順鑫農業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為1.9億元至2.6億元,第四季度虧損額在1.22億元至1.92億元。天佑德酒單季虧損在0.13億元-2.22億元。
當下,庫存高企、價格倒掛已經不再是白酒行業內的新聞,酒企業績下滑的背后,經銷商們更加苦不堪言。
以經銷商華致酒行為例,2024年第三季度,華致酒行營收同比下降20.84%,凈利潤同比下降84.2%;經營現金流-3.93億。此外,2024年第三季度,華致酒行合同負債較年初下滑六成。合同負債可視作業績的前瞻性指標,合同負債下滑預示著未來幾個季度,收入的下滑。
其他一線經銷商的日子也并不好過,去年歌德盈香被爆“欠薪門”,還拖欠租金,對外投資的股權也遭到凍結。酒便利也陷入混亂,實控人余增云失聯,董事長直言各項費用與收入嚴重失衡。
據某頭部醬酒品牌經銷商透露,廠家指導價898元,實際成交價不到700元,每賣一瓶倒貼200元!高端白酒價格倒掛率超60%,中低端產品又陷入“以價換量”的惡性循環,經銷商正被兩頭擠壓。
在白酒行業,酒企與經銷商互為依托,經銷商為酒企打開市場,貢獻銷量,“先款后貨”的模式,能夠讓酒企轉移銷售風險,保持業績穩定。而作為回報,酒企會利用價格雙軌制放大經銷商的利潤。但在實際市場環境中,白酒產品的真實零售價還是由供需決定的,一旦市場動銷不佳,經銷商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在價格倒掛之時,經銷商的庫存從增值資產變成了虧損的源頭。許多經銷商不得不虧本甩賣,甚至選擇退出市場。以酒鬼酒為例,2024年上半年,其經銷商數量較2023年減少了四分之一。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上市白酒存貨規模合計從935億增加到1560億。其中,2023年,上市酒企庫存總量突破350萬噸,渠道庫存周轉天數從90天拉長至180天。更殘酷的是,每積壓100萬庫存,年資金成本就吃掉15萬利潤,除此之外,還有倉儲損耗和產品貶值風險。往渠道壓貨的酒企存貨增長如此明顯,經銷商的壓力只會更大,有酒商稱,“就算所有酒廠停產一年,庫存也足以滿足市場需求”。有咨詢機構預測,2025年將有30%經銷商因現金流斷裂出局。
除庫存壓力外,電商的崛起更是給了經銷商們沉痛的一擊。電商平臺以秒殺價、特價等極具吸引力的促銷手段,直接沖擊了傳統的白酒價格體系。消費者往往更傾向于在電商平臺購買價格更為優惠的白酒產品,從而導致傳統經銷商的銷售量大幅下降,市場份額不斷被侵蝕。“四大平臺一補貼,經銷商都死翹翹!”酒類直播GMV突破1200億,頭部主播單場帶貨某名酒2.8萬箱,這相當于一個縣級經銷商全年的銷量。
事實上,不止白酒的經銷商苦不堪言。近日,重慶啤酒(600132.SH)的多位二級經銷商向媒體爆料稱,近年來,他們遭到嘉士伯旗下重慶啤酒一級經銷商(糖酒公司)強行搭售多種高端啤酒,其中主要為果味啤酒,因消費者及終端賣場、餐館銷售不佳,且難以退貨,導致他們每年都扔掉一批高端酒。據悉,多數受訪二級經銷商稱,其每年倒掉的嘉士伯、重慶啤酒公司旗下的高端酒金額在2萬元至10萬元左右。
重慶啤酒與某一級經銷商的產品銷售合同,其中并沒有搭配銷售之類的內容。受訪者供圖 圖片來源:中國經營報
重慶主城某區二級經銷商透露稱,他一年要扔掉起碼5萬多元的重啤高端酒或過期酒。“這些高端酒是他們強行壓到我們門市來的,市場上不接受這些高端酒,終端和餐館賣不掉,我們也發不出去。”據其介紹,“我每年批發重慶啤酒的15萬元至20萬元利潤中,有5萬元的高端酒會被倒掉,也就是說,有大致25%到33%的利潤被‘倒掉’了。”
嘉士伯旗下的夏日紛,系果味啤酒,批發商稱該系列被強行搭配收貨后,難以售出。受訪者供圖 來源:中國經營報
高端啤酒無人問津,而在白酒行業,高端產品向來占據著企業盈利的制高點。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白酒高端化似乎是行業內的一條康莊大道,眾多酒企紛紛布局高端產品線,消費者也對高端白酒趨之若鶩,將其視為身份、地位和品位的象征。
不過,當下的高端市場卻正在失去往日的光輝。2025年春節期間,白酒銷量同比下跌15%,其中,中高端白酒銷量下滑20%。華創證券發布的研報中稱,據安徽、四川、江蘇、河南等多地反饋,2024年中秋白酒動銷普遍下滑10%-30%不等。其中千元以上高端品牌動銷下滑5%-10%,次高端價格帶下滑雙位數以上。
2024年,茅臺飛天散裝價格從年初的2680元/瓶下跌至2230元/瓶,跌幅達16.8%。茅臺1935的批價更是較最高點腰斬。除飛天茅臺外,八代五糧液、國窖1573、君品習酒、青花郎、青花汾30等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價格倒掛。中國酒業協會的報告指出,2024年高端和次高端白酒價格倒掛現象嚴重。上半年出現倒掛的產品中,800-1500元價格帶的占比達到了32%;500-800元價格帶的占比達到了29%;300-500元價格帶的占比也達到了22%。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逐漸覺醒,對酒類飲品的消費更加理性和節制,市場需求在發生變化,從前單純依靠高端化來拉動銷量和業績增長的模式面臨挑戰。
新興消費群體的崛起對白酒高端化格局產生了沖擊。年輕一代消費者逐漸成為市場的重要力量,他們的消費習慣和偏好與傳統消費者存在較大差異。數據顯示,90后購買果酒、雞尾酒、威士忌、精釀啤酒等酒類的數量,每年都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但他們卻始終對白酒不感興趣。
而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眾多酒企在高端市場的集中發力導致競爭日益激烈。而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部分酒企不得不采取降價促銷等手段,這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高端白酒的價格體系和品牌形象,也讓消費者對高端白酒的“高端性”產生了質疑。
當下,無論是白酒行業還是啤酒行業都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酒企和經銷商們如何在寒冬中生存下來,將是他們未來必須面對的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