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丨市場觀察
本周看點:
-《2024中國家電零售與創新白皮書》發布;
-AI手機是不是正在走“彎路”?
-AI大模型引爆銀發經濟:12萬億市場重構進行時。
行業環境
1.解析家電創新零售方向,《2024中國家電零售與創新白皮書》重磅發布
關鍵詞:家電零售,以舊換新,渠道融合,用戶經營,高端產品
概要:《2025中國家電零售與創新白皮書》指出,中國家電行業從增量轉向存量競爭,雖有國補政策推動反彈,但仍面臨諸多挑戰。剛需家電支撐市場,新興品類注入動力,綠色智能成趨勢。白皮書預測2025年零售額達9155億元,增長1.4%,并提出四大發展方向:經營用戶、升級產品、深耕渠道和AI賦能,推動行業從硬件銷售向服務轉型,強調即時響應需求與聚焦長期價值以實現轉型升級。
2.技術普惠or寡頭游戲?AI+落地的“白皮書”抉擇
關鍵詞:人工智能,AI轉型,開源,數智化,行業落地
概要:今年兩會期間,“人工智能”成為高頻詞,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盡管AI應用拐點加速到來,行業落地仍面臨挑戰。近期發布的《食品飲料行業AI轉型白皮書》分享了蒙牛等企業在AI時代的轉型案例,涵蓋養殖、生產到營銷等十大場景的應用成果,并提供從戰略、執行及組織三個維度的實踐指南。以蒙牛為例,其在AIGC應用領域探索兩年多,通過液態奶燈塔工廠和AI運動營養師等項目,顯著提升了經營效率和用戶滿意度。該白皮書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經驗總結,助力全行業AI轉型。
3.AI手機是不是正在走“彎路”?
關鍵詞:AI手機,智能手機,AI功能,用戶體驗,生產力提升
概要:蘋果升級版Siri因質量問題推遲發布,引發對AI手機價值的質疑。盡管廠商紛紛推出AI新機,但消費者感知不強,現有功能多為基礎優化,難以形成差異化優勢。AI手機功能偏向生產力工具,與用戶需求脫節,使用頻率低。廠商嘗試構建AI生態,但面臨技術成熟度不足和獨立AI設備的競爭壓力。AI技術雖帶來新想象空間,但是否驅動行業變革仍不確定,軟硬件協同能力或成關鍵。
4.AI大模型引爆銀發經濟:12萬億市場重構進行時
關鍵詞:老齡化,養老服務,AI技術,健康管理,智能照護
概要:中國步入中度老齡化,60歲及以上人口達2.97億,但傳統養老體系存在服務失衡、效率低下等問題。AI技術通過認知智能、多模態交互等優勢,在健康管理、智能照護、老年教育和產品適老化四大場景中提供解決方案,推動銀發經濟從低效供給向精準化、人性化轉變。企業需抓住“老齡化+AI化”拐點,布局剛需場景并參與標準制定,將養老產業從挑戰轉為發展機遇。
5.豆包、夸克、元寶,巨頭AI嫡子三足鼎立
關鍵詞:AI超級應用,搜索工具,內容生態,用戶心智,流量入口
概要:2024年至2025年,中國AI對話產品市場形成字節跳動豆包、騰訊元寶和阿里夸克“三足鼎立”格局。豆包依托抖音生態聚焦內容場景,元寶借力微信強化社交功能,夸克以搜索+工具聯動商業場景。三家產品設計各具基因特色,但長期競爭關鍵在于構建“技術-數據-場景”的自循環能力,決定未來AI時代話語權的歸屬。
6.空調子品牌之間競爭態勢明顯升溫
關鍵詞:空調,冰箱,電器,手機,性價比
概要:2025年,空調市場子品牌競爭加劇,格力晶弘首次拓展空調領域,主打性價比與工程機市場,提供6年包修;美的華凌加速差異化發展,線上業績突出,均價增長領先,但仍依賴美的品牌背書。頭部品牌通過子品牌爭奪市場,或引發價格戰,也可能推動價值競爭,為消費者帶來更好體驗。
7.醫療大模型的決勝點,在于鑄重劍
關鍵詞:醫療場景,大模型,AI醫療,智慧醫療,數據共享
概要:近年來,“大模型+醫療”成為科技巨頭布局的重點領域,覆蓋生命科學與診療全流程,但其商業價值和應用效果仍面臨挑戰。盡管大模型在院前、院中、院后展現出潛力,卻受制于信任機制、技術精度及專業理解等壁壘。行業通過“結盟”與“聚焦”兩種路徑突破障礙,推動專科化和深度整合方案。雖然商業模式尚不清晰,但醫療大模型的長期價值顯著,未來需系統性思維和場景化能力占據先機。
8.首款AI 3D乙游曝光,女性向市場如何擁抱AI?
關鍵詞:AI驅動,乙女游戲,互動自由度,記憶體設計,沉浸感體驗
概要:全球首款AI驅動3D乙女游戲《如意情探》即將內測,通過AI技術實現開放式對話、實時語音和記憶體設計,提升互動體驗。相比傳統乙游,其高自由度是亮點,但也面臨內容安全、技術限制等挑戰。市場對精神陪伴需求旺盛,AI乙游需平衡沉浸感與交互性,滿足玩家真實感追求,才能贏得女性玩家青睞。
9.聯想、百度等加持,深度原理領跑AI驅動化學材料研發
關鍵詞:AI賦能,材料研發,化學創新,算法開發,產業融合
概要:深度原理(Deep Principle)完成億元級Pre-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聯想創投等。公司由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創立,聚焦高通量量子化學與AI融合,開發碳中和催化材料。其ReactiveAI平臺實現材料發現與反應預測閉環,解決數據與跨學科挑戰。2025年推出全球首款AI+超分子材料合成矩陣建沐?,獲投資人高度認可,被視為行業變革領導者。
10.2025多終端流量洞察報告:移動端+大屏端+汽車端設備總活躍數超15億 ,智能手機AI轉型、智能電視升級
關鍵詞:智能手機,AI技術,折疊屏,智能互聯,智能電視
概要:AI技術推動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新能源汽車及穿戴設備市場發展。智能手機品牌通過AI功能與折疊屏創新吸引年輕用戶,華為鴻蒙、vivo增長顯著,小米借國補政策降價促銷。智能電視轉型為家庭娛樂中樞,內容生態豐富,頭部品牌主導市場。新能源汽車活躍車輛近3000萬,OTA升級與智能座艙成競爭焦點。智能穿戴聚焦健康管理,AI賦能耳機互動,行業標準逐步完善,跨場景協同成趨勢。
11.AI家電是“新噱頭”嗎?AWE 2025前瞻
關鍵詞:AI家電,智能交互,自主能力,用戶習慣,畫質優化
概要:未來家電將借助AI技術實現主動思考與服務,從功能性執行向“自主能力”進化。AWE 2025以“AI科技、AI生活”為主題,展示海爾、TCL等品牌接入大模型的智能家電,如食材保鮮分析、多意圖語音控制和定制化膳食方案。電視領域聚焦超大尺寸與新型顯示技術,清潔機器人展現家庭服務潛力。盡管AI家電尚處初期,但其在節能、交互及個性化服務方面將逐步改變生活方式。
12.中美機器人混戰:王興興硬剛馬斯克?
關鍵詞:人形機器人,特斯拉,馬斯克,供應鏈,智能制造
概要:特斯拉股價下跌源于銷量、馬斯克涉政及Optimus前景擔憂。盡管Optimus被視為先進雙足機器人,其量產進度不及預期,面臨技術挑戰及全球競爭,尤其中國企業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崛起,成本優勢明顯。特斯拉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雖有技術復用優勢,但與自動駕駛本質差異顯著。未來,中國或能在機器人領域復制電動車成功,而Optimus的表現也將影響全球產業鏈發展,競賽結果尚待觀察。
13.AIAgent爆發,RPA進入APA時代?
關鍵詞:RPA,智能體,數字化轉型,APA,自動化
概要:全球AI Agent市場快速增長,預計2030年達471億美元。RPA與AI Agent融合形成APA,實現從規則驅動到目標導向的升級,具備更強決策能力和適應復雜場景優勢。在央國企中,RPA應用廣泛,40%企業看好RPA+AI融合。未來,APA將推動企業端到端流程無人化,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數據安全與競爭力,助力數字化轉型。
14.從思考,到行動:由Manus爆火談AI Agent
關鍵詞:智能體,多模態,擬人化,技術壁壘,倫理問題
概要:AI Agent正推動AI從“思考者”向“行動者”轉變,其核心結構為“大模型+記憶模塊+規劃引擎+工具庫”,具備自主性特征。歷經多年發展,它從單一任務執行者進化為多場景適應者,廣泛應用于企業效率提升和消費市場個性化服務。然而,其發展面臨技術(如幻覺問題、高算力需求)和倫理挑戰(如隱私、偏見、道德決策),未來需平衡技術創新與倫理規范。
頭部品牌動態
15.騰訊為AI下重注
關鍵詞:AI,資本開支,流量,技術研發,廣告收入
概要:騰訊在2024年財報中將AI定位為核心驅動力,推動游戲、廣告等傳統業務增長的同時,加速AI產品如騰訊元寶的開發與推廣。通過重組團隊、加大資本開支(Q4達390億元)和研發投入,騰訊布局大模型全鏈路自研并擁抱開源技術。騰訊元寶接入DeepSeek后日活用戶激增20倍,排名中國市場第三。盡管高投入短期影響現金流,騰訊計劃2025年繼續增加近千億資本支出,強化算力儲備與場景落地,鞏固AI競爭優勢。
16.解讀虎牙2024Q4及全年財報:深化“AI+直播”戰略實施
關鍵詞:游戲相關服務,廣告收入增長,自制賽事,內容生態,直播公益
概要:虎牙公司公布2024年財報,全年總收入60.8億元,游戲相關服務等收入同比增長145.4%至13.3億元,凈利潤2.7億元,同比增長125.6%。Q4總收入15.0億元,移動端MAU達8260萬。公司宣布2025-2027年股息計劃及延長股票回購計劃,推動電競內容與技術創新,并在公益領域開展超4330場正能量直播。
17.商業化尚未成功,夸克難解阿里“AI to C”的戰略焦慮
關鍵詞:AI應用,商業化困境,技術投入,用戶需求,內容生成
概要:夸克是阿里推出的AI應用,從輕量瀏覽器轉型為智能搜索助手,憑借極簡設計和AI功能吸引用戶,但在商業化路徑上仍面臨挑戰。盡管用戶規模增長,其收入主要依賴網盤會員,AI功能尚未成為核心收入來源。同時,產品臃腫、競爭加劇和技術優勢減弱等問題突出。夸克的困境反映了中國科技公司在AI轉型中的矛盾,未來需聚焦用戶剛需,深耕垂直場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其成敗或成阿里AI戰略及行業風向標。
18.LG 欲爭限定高端電視頭名,底氣幾何?
關鍵詞:高端電視,OLED電視,市場份額,出貨量,價格區間
概要:LG電子曾為全球電視市場領先者,現被海信、TCL超越降至第四。其目標是在高端電視市場(1000-1500美元)成為出貨與營收引領者,但信心有限。盡管OLED電視出貨量居首,Mini LED和QD量子點技術崛起對其構成威脅,尤其TCL、海信在Mini LED領域表現強勁。此外,三星加碼OLED也擠壓其份額。LG推出搭載AI芯片的G5系列應對挑戰,但技術瓶頸及大屏競爭仍使其高端市場地位充滿不確定性。
19.美的人形機器人曝光,2024年前9個月集團研發投入超114億元
關鍵詞: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應用場景,研發投入
概要:美的集團首次曝光人形機器人樣機,標志其在零部件及整機研發上取得進展。公司成立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加大研發力度,預計機器人將先應用于工業和商業場景,家庭應用可能率先落地于家電機器人化。美的自2015年起布局機器人產業,研發投入超600億元,融合AI技術于家電產品中。公司采取“兩條腿走路”策略,短期推進家電機器人化,長期布局核心技術,看好人形機器人賽道,預計中國市場份額到2029年達750億元,2035年突破3000億元。
20.海爾AI之眼升級智慧家:從“替人家務”邁向“無人家務”
關鍵詞:智慧家庭,無人家務,AI之眼,智能家居,家電智能化
概要:海爾智家在生態大會上發布“AI之眼”黑科技,推動智慧家庭從“萬物互聯”邁向“萬物思考”。該技術讓家電從“聽得懂”進化到“看得懂”,實現主動服務,解決剩余20%需用戶參與的家務問題。同時,海爾正研發家庭服務機器人,目標實現“無人家務”。通過三翼鳥AI場景,提供智能安全、健康和互動服務。海爾智家在全球布局智慧家庭,擁有超2000萬海外用戶,引領行業進入“能聽、會看、會思考”的新階段。
21.年度活躍買家破億后,1688開始“AI闖關”
關鍵詞:買家體驗,AI應用,定制需求,新興買家,平臺治理
概要:1688平臺作為國內領先的To B商業平臺,通過引入AI技術優化買家體驗,推出AI商機、選品、導購等功能,以及“圖搜平替”工具,提升效率和服務質量。平臺還改進物流和售后,滿足新興小B買家的個性化需求。然而,“AI to B”落地仍面臨挑戰,需平衡傳統客戶與新興買家需求,應對垂直B2B平臺競爭,未來路徑充滿不確定性。
22.追覓科技進軍大家電領域,將推空調、智能廚電、洗衣機等
關鍵詞:智能廚電,智慧生活,高速數字馬達,AI視覺交互,清潔電器
概要:追覓科技正式宣布進軍智能廚電領域,并計劃在2025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 2025)上展示其全系智能廚電產品。依托其在清潔電器領域的核心技術,如高速數字馬達和AI視覺交互技術,追覓科技將構建覆蓋烹飪、清潔和環境管理等場景的全鏈路智慧生活解決方案。據《科創板日報》報道,追覓科技將在AWE 2025上發布空調、智能廚電和洗衣機等多款新品。目前,追覓科技主要銷售的產品包括洗地機、掃地機器人、吸塵器、吹風機、除螨儀和空氣凈化器等清潔設備。官方尚未透露更多關于新品的具體信息。
免費查看及下載PDF高清完整版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