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保持22℃,濕度控制65%,通風和光照非常關鍵。”日前,在舒蘭市朝陽鎮新旭村蔬菜大棚,種植戶楊占林正在查看黃瓜苗長勢。這位經驗豐富的種植大戶每天要巡查16棟大棚,通過精細化管理確保產品質量。
大棚分區域種植黃瓜、西紅柿等蔬菜,采用滴灌技術并施用有機肥。楊占林堅持讓蔬菜自然成熟,比普通種植晚收獲一周,以更好的口感和品質讓蔬菜直供超市,吸引不少游客采摘,年收入超20萬元。
新旭村是遠近聞名的蔬菜種植村,共有155棟溫室、324棟大棚,年產蔬菜超5000噸。村黨支部書記王樹文介紹,2024年全村蔬菜種植總收入1500萬元、戶均增收2萬元,“追月鮮師”蔬菜品牌已形成良好口碑。“村里的黃瓜將于4月20日上市,歡迎大家品嘗采摘!”王樹文說。
新旭村的發展得益于朝陽鎮黨委、政府對棚膜經濟的高度重視,通過投入資金改造老舊大棚、推廣“棚中棚”保溫技術、實行全年多茬輪作等舉措提升種植效益。“去年升級大棚設施后,冬季育苗成活率提高30%,單棚年收益增加3萬元。”楊占林說。
未來,朝陽鎮鼓勵農戶利用庭院種植花卉和食用菌,新建冷鏈物流和電商服務站,將農產品銷往全國。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添奧
責編 張添奧
二審 丁美佳
終審李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