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知乎、生化環材公開課
優秀博士生和普通博士生差距能有多大?
精選回答
01 低調霧雨霏
作為一名普通博士生,每次看那些優秀博士生簡直口水都要留下來了,具體差距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求知欲。這一點是優秀博士生的基礎。
普通博士生可能就對自己的研究領域比較感興趣,對自己研究領域以外的東西就缺乏興趣。而優秀博士生除了自身研究領域以外,對其他博士生研究的東西也非常熱心,會不斷問東問西。這一點其實對于畢業毫無益處,但是畢業后如果走上科研崗位就不一樣了。如果作為一名科研人員,在畢業后只會關心很細微的領域,那很難做出有意思的學科交叉成果,只能靠鉆研某一點來繼續科研。但是,除了極個別天賦異稟的人外,大多數鉆研某一點的人最后都會因為水平有限而走入死胡同。
辨別求知欲強弱的辦法很簡單,參加課題組例會、學術講座時,看看自己和周圍人干嘛就能知道了。那種參加講座還積極提問和交流的人,大概率會成為大佬。
2.執行力。這是優秀博士生和普通博士生差距最大的一點。
當老師問最近科研進展或遇到實驗難題時,普通博士生大多套路是:我讀了x篇論文,我覺得有以下x項難點,預期后面解決?;灸繕司褪前具^這次匯報,不被老師懟就算成功。
優秀博士生卻不一樣,他們在匯報時會報文獻中的解決方法進行詳細講述并分析可行性。更優秀的博士生會動手去嘗試,看看到底難點在哪兒?
如果遇到缺儀器或實驗材料,普通博士生可能就匯報老師,等著老師幫忙解決。但是,優秀博士生卻不一樣,他們會發動自己的人脈資源,詳細調查其他課題組有沒有類似的儀器和實驗材料,并給老師詳細匯報這些儀器或實驗材料能不能借用;如果能使用,那使用成本和預期實驗效果如何?
有一位博士生大佬想去歐美某頂級名校巨佬的實驗室交換、做實驗,但自己導師并沒資源。這博士生大佬發郵件套磁失敗后沒有放棄,后面寫了幾篇SCI論文送審時專門填了巨佬名字,然后又投稿參加了該領域頂級國際會議,直接見到了巨佬,最后拿到了邀請信,學成回國。
而菜逼博士生,每天大部分時間其實都是在磨洋工。除了極個別確實需要手機科研的博士生外,那種一天給手機充電超過一次的博士生,基本上都是中重度拖延癥患者。
3.團隊意識強。這一點是優秀博士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指標。
在科研中,確實也有很多博士生只靠自己就能取得豐碩的成果,但是這些博士生如果學不會合作,那未來最多只能做一名壓榨學生的老師或者壓榨自己的研究員。從長遠看,發展是有極大的限制的。
在科研中,在大家合伙做了實驗以后,其實經常有爭奪成果署名的情況,所以如果遇到了那種沒有團隊精神、自私自利的博士生,大家離遠點,否則啥時候被人從背后捅了一刀都不知道為什么。
我個人建議,博士生們合伙做實驗前千萬要提前明確成果歸屬。如果條件允許,簽紙質協議最好。雖然看起來顯得有些不近人情,甚至還有點小題大做,但是真遇到問題時就知道好壞了。
說個案例,2名博士生一起做實驗,按慣例就是有數據了就是大家一人發一篇。甲實驗做得多些,乙仿真會多些。到了出成果的時候,甲的SCI先發了,是個二區期刊,所以接下來的數據就輪到乙。不過乙寫的文章質量好些,投一區top期刊時給了小修后錄用的意見。這下矛盾來了,甲覺得乙沒有認真幫自己仿真,所以自己文章只能發二區,最后要求乙的文章也署自己為共同一作,否則會向編輯部舉報,大家鬧得不歡而散。
最后,我想補充下:優秀博士生和普通博士生只有到了上手科研才能看得出來,之前的成績沒什么太大的影響。我見過很多本科比較菜的人,到了科研時反而大放異彩;而有些本科成績突出的人,到了科研時反而迷失了自己。
02 KKKKKKK
優秀博士生
遠見的鷹(宣傳利器):規劃明確,一入學就把這幾年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年學基礎知識,看文獻整理成survey,把各種經典方法都自己復現一遍。后幾年開始找幾個點創新。第一篇可能寫作上吃力一點,后面直接起飛。個人認為這算是最理想情況的博士了,這種人導師可以用來給自己做招生宣傳。
鎮山的虎(沖擊best):數理基礎及其扎實,懟著一個難點使勁鉆,鉆了幾年出來一個大成果,一舉成名。這種人一旦成功成果會很硬核,適合用來沖刺best paper。不過一旦失敗有可能畢業困難。所以這種人通常有極強的魄力,或者懂得風險管理,找一些小點發發文章避免到時候畢業困難。
善戰的狼(完成項目):導師讓做什么就做什么,學東西快,哪怕老師是在瞎指揮也一樣能出來個東西,知道如何揚長避短把瞎指揮的部分隱藏一下。有時候項目書里的一些點當時寫的時候欠考慮,靠這類人的成果給項目補洞。
敏捷的豹(漲引用):追逐學術熱點瘋狂灌水。來一個熱點,講究一個速度,三個月就能把low fruit全摘了。后面人再追熱點就得引用你的文章,這種主要是用來漲引用量的。
忠誠的狗(其他事務):科研之外的學術事務的得力干將。
普通博士生
劃水的魚:在工位刷知乎打游戲的。
退堂的鼓:懷疑自己研究的意義,不想干。
拖油的瓶:不催就不干,組會上編兩句話糊弄糊弄,得過且過。
盛飯的桶:整天約飯k歌,團建之王。
03 Zheng Li
因為論文合作的關系恰好認識兩位非常優秀的博士,有比較多的合作,說說我跟他們合作時候的明顯的感覺。
研究方向為CS里面的計算機視覺方向。
一位江浙滬華五的博士A,曾經博士一年中過三篇一作CCF-A,自己在research的領域里面挖出來了一個坑,開辟了一個小方向,博士國獎。博士畢業時差不多總共6篇一作的CCF-A和頂刊。即將去國外博后。
另一位是江浙滬211的博士B,曾經在MSRA訪問實習,做了一些非?;A和硬核的工作,至今谷歌學術引用已經1600+。兩次博士國獎。博士期間八篇一作/共一的CCF-A,參加各種大賽拿到了非常多的獎金。博士后拿到了博新計劃。
對于優秀的博士接觸的體會:
細節上:1. 對于idea的指導。當我有一個idea的時候,跟他們討論,AB兩位非常優秀的博士能夠給出很高屋建瓴的指導。對于我的具體方法,有過類似的經驗,會從審稿人的角度來跟我討論,包括但是不限于:“你這樣的方法,是不是這里還缺了一些……,我以前發過一篇跟你這個比較接近的paper, reviewer就問過我,這里面的網絡結構還有另外一種方法……為什么沒有去實驗?”然后討論完之后,就覺得自己仿佛跳出了當前的這篇paper的局部最優,能夠以一個更廣更新的角度來重新思考自己的這篇paper。接下來就是自己根據他們的建議,再去重新加實驗。在一個頂會paper的審稿里面,其中一個審稿人就覺得我們的實驗做的非常thorough。
2.對于paper的motivation的要求。AB他們對于paper的motivation具體是怎么樣的,怎么去描述我的motivation有著非常非常高的要求。具體來說就是,文章的motivation里面,對自己的idea,要找到非常具有鑒別性的特征,怎么去能夠最簡潔,最高效的讓審稿人看懂我的這篇paper到底跟別人的有什么區別。為了paper里面的motivation,曾經一起討論,改了不知道多少次,就是為了能夠把整個的motivation說的更加透徹,清晰。
3.對paper的寫作水平。這個真的是兩位優秀博士的水平很高。作為一只科研菜雞,同樣一句話的意思,在他們幫我改了之后,語句更加精簡,但是所表達的意思變得更加精煉,明確。非常摳文章的細節,要求對于整體的文章表述結構,文章上下文的承接過度以及全文的詞匯表述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很小的細節上面包括但是不限于,however這個詞應用時上下語句突出的重點在哪里,and連接的兩邊詞匯應該怎樣表達。文章整體寫完之后,特點明顯,有高低起伏,能突出重點。paper修改前后差別特別明顯。
4.交流溝通能力。在交流的時候,能夠直言不諱,有非常好的理解能力,能夠快速get這個idea的核心,有非常強的表述能力,能把自己的想法完完整整的說明白,對不清楚的東西一定要把講明白。不會支支吾吾說半天說不到重點。
5.熱情,對自己工作的喜愛。這個真的感受太明顯了。我們在聊天交流idea的時候,得到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啟發,發現一個擱置已久的問題還有另外一種解法可以解決,就同時都哈哈哈哈哈笑了起來,發現越講越有意思。言語里面能夠體會到對于自己的research這個工作真正的喜歡,認同,有非常高的熱情。
以上,我覺得就是我見過的優秀的博士生是怎么在寫paper這個上面是怎么樣的。我覺得這五點里面最重要的就是4和5了,兩個優秀的博士在這個上面真的太明顯了。
生活上,大家千奇百怪,但是核心的就是,科研做得好,生活上面的吃喝玩樂也不耽誤,有自己的小個性,網紅景點打卡,出門旅游吃喝拍照,通宵打麻將打游戲,樣樣都有。性格都是特別開朗,能聊能說,愛笑hhhhh。
由于公眾號改版,為防錯過更多資源,給我們加個星標吧
說明:來源 | 知乎、生化環材公開課,如需轉載,請在開頭注明來源。僅供學習交流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公眾號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Hilib oy)刪除,感謝支持!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分享、投稿、申請轉載、互開長白。
了解更多信息
↓↓↓歡迎點贊和推薦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