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兒科雜志》2025年第3期發布了由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急救學組、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兒科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聯合制定的《兒童膿毒性休克管理專家共識(2025)》(以下簡稱“《共識》”),以期更好地指導膿毒性休克患兒管理。
近年來,隨著重癥醫學的發展,兒童膿毒性休克診斷及治療方案不斷優化?!豆沧R》在抗感染和病灶清除上,推薦盡可能在使用抗感染藥物前留取病原學檢測標本;診斷膿毒性休克后1 h內經驗性抗感染治療,及時清除感染病灶。在血流動力學管理上,推薦膿毒性休克患兒早期實施液體復蘇,單次復蘇液量為10~20 ml/kg,5~20 min輸注完畢;膿毒性休克患兒液體復蘇前評估容量反應性和容量耐受性,液體復蘇過程中密切監測是否出現容量過負荷。如膿毒性休克患兒充分液體復蘇后仍存在低血壓或低灌注,推薦及時啟用血管活性藥物。首選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作為一線血管活性藥物;需大劑量兒茶酚胺類藥物維持血壓時啟用血管升壓素;合并低心排血量綜合征且一線藥物無效時適當加用其他類型正性肌力藥物。《共識》指出,在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時,要臨床觀察指標結合血流動力學監測,制訂復蘇目標,指導液體復蘇和血管活性藥物應用。
在器官功能支持上,《共識》推薦在膿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時,按照“兒童ARDS診斷和管理指南(第二版)”的推薦給予呼吸支持。膿毒性休克合并液體過負荷或利尿劑治療無反應的急性腎損傷患兒進行腎臟替代治療。此外,《共識》推薦動態監測膿毒性休克患兒凝血指標。在確認胃腸道血流灌注穩定且無腸內營養禁忌證情況下,可啟動早期腸內營養,同時密切監測胃腸道并發癥;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不是腸內營養的禁忌證,可早期滋養性喂養以改善胃腸道血流和功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