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款產品獲得了價值之外的價格,那這款產品就具備了金融屬性。
黃金、鉆石、古董都是如此,包括像比特幣這樣的虛擬貨幣也有同樣的屬性。
那么,是什么在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
今天跟你們聊一個我所在興趣領域的話題,可能有些讀者會感到驚訝甚至不理解,這群人是不是瘋子?
還記得我之前說過自己的一個愛好么,汽車模型收藏。
先給你們看一款車模,這是一款 1:64 比例的保時捷 911 GT3 RS 模型,材質是樹脂的,大小也就五六厘米,不到一個巴掌大。
這款車模賣多少錢呢?
人民幣 498 元,并且全球限量 299 臺,發售地區包括國內和海外。
你可能會說,瘋了吧,一個小車玩具竟然賣這么貴,難道真的有人買嗎?
別急,不僅有人買,而且是完全搶不到的情況。
如果你有幸原價買到了,轉手就可以翻幾倍賣出去,而且依然是一堆人搶著要。
這次總共發布了 4 個顏色,除了上面那臺藍色之外,還有以下三種配色,均價都在 500 多。
如果按照原價來算,這四臺車打包的價格也就兩千多。
但是,你猜閑魚上的拍賣價現在到了多少?
就目前還未成交的最高出價來看,已經被叫到了 8000。你沒看錯,就是人民幣 8000 塊。
光看這投資回報率,妥妥強過大多數股票和基金了。
或許你還是不理解,為什么有人如此瘋狂去花小一萬塊錢買 4 臺只能用來看的玩具車?
接下來,我試著用產品思維跟你解釋下背后的邏輯。
第一,用戶是誰?
如果用一個簡單的描述來概括用戶群體,那就是在物質逐漸豐富且精神需求變強的年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汽車愛好者。
這里面不僅有如今的小孩、學生、年輕人,還有當年的小孩、學生、年輕人,即便他們現在年齡已經不小了。
像我一樣,馬上 37 歲了還喜歡這些汽車模型,其實就是從小埋下的種子和延續的愛好。
我身邊有些同好,他們有跟我年齡相仿的,也有比我還大的,當然更多的是 90 后和 00 后。
這群用戶的特征可以用幾個關鍵詞表達,男性、汽車愛好者、90 后為主、追求精神需求的滿足。
第二,需求是什么?
這些車模沒有實際使用價值,但是每當看到它們我就會心情放松且愉悅,進而轉化為做事的生產力,所以才說這是一種精神需求。
進一步深挖,其實收藏汽車模型滿足的另一層需求是占有欲。
不過,這種占有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而不是真正擁有。比如,很多真車我們買不起,但是可以擁有一臺同款車模。
還有一個就是交易需求,因為限量,加上需求大于供給,所以有人專門買來就是為了加錢賣的。
第三,場景在哪里?
這里要區分使用場景和業務場景。
玩車模的人一般有幾種使用場景,比如擺在書房櫥窗里欣賞的,也有搭建場景拍照的,還有小范圍聚會分享的。
對我來說的使用場景,就是第一種,我會把他們擺放在書柜里,放松時就過來看一看。
再說業務場景。
很多玩車模的人其實也會經常交易,包括買新車和買賣二手車。
像上面說的那個案例,其實就是買新車的業務場景,光有錢還不行,你還得有購買資格。
另外就是買賣二手車模。
有些玩家會把一些自己看膩或者暫時不喜歡的車模賣掉,然后去別人那里再買自己喜歡的車模。
二手車模的交易市場非常活躍,在咸魚上搜索相關關鍵詞能看到很多。
既然有交易,那就一定會產生溢價空間。
第四,產品的定位是什么?
其實我上面用「玩具」這個詞來形容是不準確的,因為這種收藏級的汽車模型并非玩具,它在做工、細節、零件數量上都遠勝小孩玩具。
注意,我說的是收藏級車模,而不是普通車模。
因為汽車模型本身也分為很多品牌、做工、材質,達到收藏級品質車模的水準,價格一般都不低。
就拿漆面來說,很多高端汽車模型所用的漆面都是特殊調制的,而且表層還上了一層光油,不僅成本高,而且工藝復雜。
另外,這類車模的零件數比較多,而且不少是獨立零件,比如車窗、后視鏡、大燈等,且都需要人來手工組裝。
加上產能有限,以及品牌加持。因此,這種高品質汽車模型的產品定位和那些稀有的限量真車是類似的。
就拿法拉利來說,如果你想買到它的限量車型,不是光有錢就行,有的甚至需要門檻審核,還需要你具備一些前置條件。
比如,要購買法拉利的旗艦限量車型「拉法」,你得先擁有幾輛其他的法拉利,而且需要經過嚴格審核才能購買。
現在一些汽車模型品牌也是借鑒了這種定位玩法,包括我上面說的那臺車。
做這臺模型的品牌叫「富美」,在模型圈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前兩天他們還上演了一場在圈內比較轟動的事件,直接硬控一批人至少兩個小時。
我在上面提到的那幾臺車都是這個品牌做的,但他們采取了名額抽簽和官網搶購兩種方式發售。
因為需求遠遠大于供給,所以抽簽放出一些購買名額是為了體現公平性。
但是官網搶購則翻車了,原因就是服務器被擠爆。
我看了下官方放出來的服務器并發趨勢圖,可以看到高峰期差不多達到了 1.5 萬人同時在線。
做產品技術的讀者可能會說,才這么點并發就撐不住了?
你們仔細看下高峰期前后的曲線圖會發現,低峰期的同時在線人數基本是 0。
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呢?
很簡單,他們的官網平時壓根沒人訪問,而只有在這種集中發售期才會迎來流量高峰。
并且,像這種產品也不會養自己的技術團隊,大多數都是委托和外包開發。
說得直白點,運營要搞活動,沒提前跟技術溝通好并做準備,結果流量過來直接拉跨了。
好,最后說一個問題,為什么一個原價 500 塊錢的東西可以轉手就漲四倍賣出去?
在我看來就兩個字,共識。
說得再準確一點,是群體共識。
因為大家都喜歡,都覺得它好,加上數量少,在需求嚴重大于供給的情況下,就會產生溢價。
這種共識的基礎,不完全取決于限量,而是由產品本身決定的。
對于汽車模型來說,做工好、細節強、還原度高,這才是產品的硬實力。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上述邏輯就無法成立。即便也做成限量的,也無法形成群體共識。
這跟做產品也是一樣的,用戶共識就是產品的硬實力,只有用戶覺得你好,才是真的好。
當然,這種情況就一定會催生炒作空間的出現,甚至有人上技術手段去搶購。
作為一個比較理智的汽車模型玩家,至少我不會花這么高的溢價去買,但如果我一開始搶到了,也會考慮參考溢價去賣。
發現了沒,一個帶金融屬性的市場就這么形成了。
這個案例對我們做產品其實是有啟發的,瞄準一類用戶、洞察一個需求、落地一個場景、完成一個產品定位。
只有把這幾步都做好,加上過硬的產品實力,就能創造新的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
世間萬物皆產品,而產品思維就是那把鑰匙。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比較敏銳的讀者或許發現了,玩汽車模型其實是可以當作一個賺錢副業的,只要你眼光獨特、行動敏銳、關注市場,這里面有不錯的盈利空間。
不說多吧,我就知道有些人靠倒賣車模一個月賺四五千的。
而且我之前在文章里也跟你們分享過,我收藏的很多車模都升值了,但我都沒賣。
愿意很簡單,因為是真的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