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yward
原創首發|藍字計劃
因為一條夸贊小米 SU7 保值率高的微博,雷軍又被推到風口浪尖。
7 月 21 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和精真估聯合發布了《2025上半年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里面提到小米 SU7 的一年保值率為 88.91%,是榜單里所有車型的第一名。
看到這個成績雷軍肯定喜出望外。在轉發中,他先是點贊了“特斯拉保值率一直非常不錯”,還專門點到特斯拉兩款主力車型的保值率都在 70% 以上,然后才是重頭戲:“這次,我們領先了!”,還連發三個大拇指。
汽車保值率一直是車圈的敏感話題,過去為了爭論“燃油車和新能源車誰更保值”,油車車主和電車車主早就大戰了三百回合。畢竟車子的保值率不僅是車子“好不好”的一種佐證,還事關車主賣車時真金白銀的損失。
而“小米 SU7 一年保值率最高”的話題一出,自然也是引來了各方熱議。不過從輿論來看,對“小米 SU7 一年保值率最高”的說法有意見的人不在少數。
這份報告并沒有給出詳細的統計方法,小米 SU7 那么多型號也沒有進行具體區分。所以不僅路人、吃瓜群眾對這個說法頗有微詞,連雷軍底下掛著牌子的粉絲,都在勸雷軍別這樣搞:“小米 SU7 保值率這事情拿來和特斯拉比較,不太恰當”。
連鐵粉都不支持的營銷,在小米,特別是雷軍微博底下確實罕見。“小米 SU7 一年保值率最高”是事實還是文字游戲?當我打開二手車網站的那一刻,發現事情沒那么簡單。
車主 3 個月虧 15 萬
作為一個平時略有關注小米 SU7 二手車價格的人,88.91% 這個數字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它虛高了。
目前除了小米 SU7 Ultra,三個型號的小米 SU7 都是 2024年發布的,車型配置對比 2025 年的新車已經有一些落伍了,而且根據坊間傳聞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會迎來改版,在新能源車買新不買舊的大前提下,二手車一年保值率還有 88.91%,意味著買一臺二手的小米 SU7 Max 還需要 27 萬元,著實有點匪夷所思了。
究竟小米 SU7 的真實保值率是多少?
其實網絡上一大堆賣二手 SU7 的渠道,于是我分別統計了懂車帝二手車、閑魚、瓜子二手車和二手車商的二手小米 SU7 價格,證明“88.91%” 這個數據并不能服眾。
事實上,小米 SU7 不同車型之間的保值率差異挺大,只標注“SU7 一年保值率 88.91%” 有文字游戲,甚至是誤導的嫌疑。
統計的方法也很簡單。我在懂車帝二手車、閑魚兩個平臺里隨機截取了各兩屏不重復的小米SU7 標準版、小米 SU7 Pro 和小米 SU7 Max 三個型號二手車,通過 AI 的視覺模型識別四張截圖的二手車掛牌價,剔除超過新車價格的黃牛價,逐條計算每個掛牌價的保值率后再取平均值。
在這種計算方式之下,小米 SU7 標準版共摘取了 17 條有效二手掛牌價數據,按照新車 21.59 萬元的價格計算,這次統計中標準版的保值率約為 88.1%。
用同樣的方法來計算小米 SU7 Pro ,四張截圖里摘取到的有效數據為 14 條,按照新車 24.59 萬的價格計算,SU7 Pro 在這次統計中的保值率約為 88.3%。
如果看上面兩款車的保值率和官方公布的 88.91% 還算比較接近,那 SU7 Max 就顯然差的有點多了。再用同樣的方式計算,通過22 條有效數據的計算后,SU7 Max 版本的保值率只有 80.7%,相比前兩款低了 8%。
而且小米 SU7 Max 賣得更貴,88.91%保值率和 80.7% 保值率之間相差的這幾個百分點,換到真金白銀中就是 2.6 萬元,那可真不是一筆小錢了。
但小米 SU7 Max 車主還不是最慘的。影響了 “小米 SU7 一年保值率 88.91%” 數據真實性的罪魁禍首,還得是小米 SU7 系列的老大哥:SU7 Ultra。
如果你在二手市場看到小米 SU7 Ultra 的價格,估計會驚掉下巴。無論是懂車帝、閑魚,還是瓜子二手車或二手車商,絕大部分二手車的掛牌價都跌到了 45 萬以內;一些喪心病狂了的報價甚至 3 字開頭。
要知道這可是一款 2025 年3 月才上市、馬力 1500 匹、新車指導價 52.99 萬元起的小米 SU7 旗艦。不少新車車主還沒交車,去買輛準新的二手就立省 10 萬,離譜了。
因為 SU7 Ultra 的選配價格高,對總車價的影響很大,為了方便我們就不用上面的方法來計算保值率了。
我們直接看一些大 V、博主的反饋,到 B 站、微博隨便一搜,大部分小米 SU7 Ultra 成交價已經跌到了 42 萬左右。
比如博主“測評君” 接近 56 萬元落地的車最終只買了 41 萬元,保值率低至 75%,3 個月時間虧了 15 萬;廣州地區的某大型二手車商家也發了多個視頻,稱小米 SU7 Ultra 的回收價只能給到 43 萬元左右,對比 52.99 萬元的新車價,保值率只有約 77% 。
超過 50萬元的 SU7 Ultra,大部分車主開了兩個月,就虧了十多萬元。
恐怖如斯。
所以,簡單總結一下,所謂的“小米 SU7 一年保值率 88.91%”,肯定有美化包裝的成分。我們不僅不了解這個數據的統計方式,而且單一車型的保值率差異很大,這樣籠統地說“SU7 保值率高”,顯然有誤導和夸張的嫌疑。
總不能說,SU7 Ultra 不算SU7 吧。
不過大家也能看到,SU7 標準版和Pro 版的確還有著比較夸張的保值率,就算去掉那些離譜的高價,大部分還是能賣個 80% 左右。
只是這個數字和特斯拉的保值率直接對比,還是有失公允。
假保值真缺貨
最近雷軍在微博中頻繁提到特斯拉,又是致敬又是學習,這次更是先夸贊了一下特斯拉,然后再提到自己的小米 SU7 在保值率方面超越了特斯拉——熟悉的雷軍“真誠”式營銷。
但在保值率這件事上小米 SU7 或許真不好和特斯拉比。為什么?因為兩款車保值率高背后的邏輯不一樣。
簡單來說,小米 SU7 系列保值的秘訣是“缺貨”,而特斯拉保值的原因是“大家覺得真的好”。
前面已經強調過了,小米 SU7 是一款2024年發布的車子。但你現在打開小米汽車 App,現在訂車還需要等三四十周。
即使之前出過那么多負面的輿論事故,但小米的訂單數還是維持在一個非常穩定的狀態,四月和五月都交付了超過 28000 輛,市場的需求還是非常旺盛。
而且根據小米官方透露,小米 SU7(含SU7 Ultra)已鎖單用戶中,選擇轉單至 YU7 的比例不足 YU7 總訂單的 15%。
一種可能是小米 SU7 用戶的忠誠度的確高,另一種可能是大家都擔心轉單了要等更久。
小米汽車超級工廠的產能沒法滿足訂單量的需求,是造成訂車長時間排隊的主要原因。
小米汽車超級工廠的產能情況可以概括為“一期超負荷、二期剛投產、三期已拿地”。一二期小米超級工廠的設計年產能都只有 15 萬輛,雙班倒+一二期工廠全年也就 50 萬輛左右,按照目前小米 YU7 爆炸性的訂單情況來看還是不太夠。
而且 YU7 的上市還會擠兌 SU7 的產能。所以在產能的限制下,SU7 大概率還會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里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這種“物以稀為貴”的市場現狀,才是 SU7 保值率高的根本原因。
師出同門的 SU7 Ultra 就是一個完美反例。因為市場供需的錯配、4 月的訂車權益遲遲不退坡,導致 3 月+4月同配置、同落地價、用戶買來嘗鮮、做內容的車子大量流入二手市場,完全超出了市場的實際需求。
最終,在市場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情況下,讓 SU7 Ultra 的保值率跌到了 75% 左右,或許這個保值率數字更加接近 SU7 車系保值率的真實情況。
而特斯拉這邊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如雷軍評論區里所說的,特斯拉的車子不存在“供不應求”“排隊等車”的情況,大部分車型 2 周到一個月就能交車,但核心車型 Model 3、Model Y的保值率還是在 70% 以上。
Model 3 和 Y 都是在 2020 年初開始國產化,至今已經過去了五年多,兩款車的保值率已經充分經過了市場和時間的檢驗。
高保值率的背后,是消費者對特斯拉三電系統的信心和對整車質量的肯定。
要知道買電動車二手車,最忌諱的就是電池衰減,但根據不少車主的反饋,特斯拉的在高里程數下電池的衰減依然非常可觀。
比如一個叫做@Emmanuel Huna 的海外車主,就說他的車盡管已經開了 13 萬公里,但電池衰減只有6.52%,還能一口氣開 474 公里。
也有國內的網友分享,一輛開了 47 萬公里的 Model 3,電池容量還剩 92%。
另外,特斯拉的質保權益政策覆蓋整車的全生命周期,質保“跟車不跟人”,二手車主可繼承首任車主剩余的電池/驅動單元8年質保,這在新能源車市場是極其稀有的;如果買特斯拉官方的二手車,還能額外獲得1年官方延保。
至于質量方面,特斯拉國產化這五年以來,頂多就有車機死機的抱怨,極少有抱怨三電出問題的;還有極強的續航達成率、極低的電耗和出色的操控感兜底,是消費者的信心、產品的口碑支撐消費者在二手市場選擇特斯拉。
所以,不僅高保值率的原因是“缺貨”而非“市場口碑”,小米 SU7 也還沒有經受過市場的長時間考驗,現在就來和特斯拉比保值率,多少顯得有點“雞賊”。
顯然,這次雷軍挑錯對手了。小米 SU7 和特斯拉的比較,暫時還是讓它留在 PPT 的參數對決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