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100以內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確是難點,孩子都學一周了,出錯率還是很高。
比如36-8,正確答案是28,孩子錯寫為34。
38-9,正確答案是29,孩子錯寫為27。
忘記退位、減錯個位的情況雙雙存在,答案很離譜,估計是蒙的,瞎寫一個答案。
問孩子是怎么算的?不是知道計算步驟嗎?他說:我以為我會了,沒有按步驟算,是想著寫的。
原來根本沒有耐心按部就班做題,只想快速完成任務,還沒走穩就想跑,這哪行啊!
計算錯誤,尚且能定性為孩子抽象思維還不夠發達,但是看圖寫算式或者圈一圈算一算的題目,也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具象思維也沒有優勢。
比如下面這題:
圖中一共有3捆和5根小棒,總數是35,用虛線圈出8根小棒,意思是減去8根,那么算式是35-8。
孩子錯選了35-5,他只看了前面有5根單獨的小棒,就直接選擇。
寫計算過程更是無從下手,完全沒有思路。
解釋過后,又找兩本書的同類題目練習,還是不置可否。一晚上都沒有搞明白,導致其他任務全部取消。
這類題型其實是課本的變形題(見下圖)
課本上緊接示例還有兩道練習題,孩子也圈對做對了,但是換做其他練習還是一竅不通。老師發的小試卷也有同類題,孩子也不會做。
看來孩子根本沒有正確理解課本內容,上課也許聽了,但只會依葫蘆畫瓢,不能從根本上掌握,處于霧里看花狀態。
對于這種情況的孩子,只能在家多費些功夫。
當學習效率高的孩子聽一次就懂時,學習效率低的孩子可能需要花十倍甚至更多的時間。
專門找了一些練習,孩子做了4題時自我感覺能獨立做題,有了一些信心,但是還會出錯,繼續做了19題后,才掌握更扎實一些,最后做兩道題完全正確,收工。
觀察孩子出錯率高的方面大致有這幾個:
1、課本例題方法是借十法,孩子特別喜歡把大數分成一個整數和個位數,比如把43分成40和3,然后用40-7=33,再算33+3=36。
了解應該把43分成30和13后,在第二步計算時,又不知道是30+6,完全無視圖上的3捆小棒和剩余的6根小棒。
2、平十法,孩子不明白圈出的兩部分小棒都有什么用?直接減7不就行嗎?
知道要分兩次減后,又不知道哪個數減哪個數,比如,應該用43-3,他問:是7-3嗎?
第一步做好后,同樣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做,是用30減嗎?再減哪個數?
一連串問號,灌進去的知識都成漿糊了。
根本原因是沒有搞懂算理:
抽象和具象的轉換障礙,孩子沒有建立抽象數字和實物操作之間的聯系,沒有辦法將“拆十位”的動作和計算步驟對應起來,不能用數學符號表達小棒的操作。
位置理解偏差,沒有意識到減法要從個位開始運算。比如當3不夠減7時,需要從十位借1,變成13才夠減7。
分解邏輯不明確,分解方式錯誤。比如,忽略了退位后十位的變化,錯把43分成40+3。不知道為什么要把7分成3和4,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被減數和減數角色混淆,導致顛倒數字位置。比如,把減數7看成被減數。
100以內退位減法,借十法、平十法算理咋教會孩子?
第一,實戰練習。
找多個不同題目練習,讓孩子做到舉一反三,不斷使用正確的做題步驟,從而做到強化記憶的效果。
不要重復做一個題,避免孩子背誦答案而不理解解題過程。做第二個題目時,可以遮擋上一個題目,避免孩子照貓畫虎。
第二,講清算理過程。
文字會把孩子繞暈,直接舉例說明。
1、借十法,是分大數。十位退1當10給個位,變成十幾再去減,最后加剩數。也就是先減后加。
想7減8不夠減,從20里面分出10借給7變成17,17-8夠減,轉換成學習過的20以內退位減法,得9,9再加上前面分出來的沒有加過的10,得19。
在小棒圖中,減8就是用虛線圈出8根小棒,意思是從平鋪的17根小棒中拿走8根小棒,之后剩下9根小棒,這9根小棒和前面的一捆小棒合起來,所有的小棒都用過一次,解題完畢。
2、平十法,是分小數。先減個位小尾巴,再減剩余數。也就是連減法。
27的個位是7,想27-7是整數20,很好減。怎么才能減7呢?要把8分成7和1,先用27減7得20,再用20減沒有減過的1得19。前面的兩位數減一位數變成整數,和后面的兩位數整數減一位數,都很容易理解。
還要注意,7是減數,不管怎么分成,都處于減數的位置。
在小棒圖中,減7就是用虛線圈出7根小棒,意思是從所有小棒中拿走7根小棒,剩下1捆和10根小棒;減1就是用虛線圈出1根小棒,意思是從剩余的1捆和10根小棒中拿走1根小棒,還剩下1捆和9根小棒,共19根小棒。至此,所有的小棒都用過一次,解題完畢。
第三、用直觀操作支撐,擺放實物數棒。
1、借十法
擺出2捆加7根小棒,說“7減8不夠減,需要從20里借1”,拆開1捆小棒,一根根擺放出來。2捆變成1捆,就是拆十位的操作,少了一個整十,“十位減1”具象化。
拿走8根小棒,數一數剩9根小棒,和前面的一捆合起來數是19。所有的小棒都用到,演示過程結束。
2、平十法
擺出2捆加7根小棒,說8分成7和1,先拿走7根小棒,剩下2捆小棒。
還需要拿走1根小棒,怎么拿走呢?那就把其中1捆小棒拆開,一根根擺放出來,這樣就可以拿走1根小棒,剩下9根和1捆小棒,共19根小棒。所有小棒都用完,演示過程結束。
100以內退位減法,孩子理解有困難,不會做題,硬著頭皮做也總出錯,根本原因是不懂算理。
所以,既要讓孩子學會抽象數字拆分、分步驟計算,也要讓孩子學會和實物操作對應,理解計算過程的來龍去脈。
能達到看圖列算式,或者根據算式圈一圈算一算的要求,無論題目怎么改變,都能輕松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