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教育學區話題,這兩天的熱點就是金城灣劃片的爭議,以及此前定向生政策。
爭議內容
事件:金城灣劃片的江南水都小學橘園洲分校,因為一直以來沒有確定的對口初中,終于要迎來畢業生,需要確定對口了。
征求方案:
1.將“江南水都小學橘園洲分校”改名為“福州第四中學桔園洲中學花溪分校”
2.更名后的校園,由福州第四中學桔園洲中學接管
3.將小學升級為九年一貫制學校
簡單一點:金城灣的對口小學升級成桔四分校,變成九年一貫制。
由于樓盤一圈只有一所桔四,加上金山大道北側,麥浦中學未建設,所以那一帶的樓盤也都在桔四過渡,連去年還是期房的城市之光,也確定在桔四過渡。
當然從實際對比來說,城市之光為什么會比金城灣更合理?
原因主要在于金山大道北側的倉六都在桔四過渡,城市之光劃片倉六,所以自然而然就去桔四過渡,所謂的新盤有福利,可能也不一定就是如此。
帶來的情況,桔四也成了少有的超級大校,生源情況也很雜。
不過桔四整體升學率也排在公立校的中上水平。
此前預期項目也大概率是劃入桔四,無非是正式劃入,還是過渡。
不過最終給出的征求方案是給個分校,繼續在本校讀。
原因大概率是桔四實在不夠位置,加上目前九年一貫制也比較流行,集團冠名做加持。
對于業主而言,分校一直以來就很難被市場認可,如果真的當做自己人,好歹給個校區。
至于最終會如何,就看后面教育局最終的劃片方案了。
福州教育的爭議也一直都有,只不過成功的幾率也不小。
定向生政策
伴隨著金城灣的爭議,就聯想到定向生政策。
今年定向生政策的征求意見,主要關注點
1、比例提高70%
2、隨遷可以享受
先說第一點,比例提高到70%,相比于去年提升10%,提升的幅度不算小,主要原因也是因為上面之前的規劃要求。
分配比例:從28%逐步提升至2015年的50%維持到2022年,2023年55%,2024年60%,省規定2025年比例70%。
降分:2008年~2017年20分;2018年25分;2019年~2020年30分;2021年~2022年增加至35分;2023年40分,2024年不變。
這里面主要爭議是沒提到降分加大。
這很容易產生一個現象,比例高了,有些學校用的數量會比去年更少。
怎么理解?
2024年,比例60%,40%統招,假設:統招切線,前40%的學生可能在第1W位,分數650分,降40分,就是610分以上可以使用名額。
2025年,比例70%,30%統招,切線可能就在第8000位了,分數670分,630分以上可以使用名額。
這樣舉例就能發現,降分不變,對于那些使用率不高的學校,大概率使用率會繼續降低。
利好就是中間檔的學校,定向生使用率接近100%。
對于頭部同樣是利空,統招、定轉統的名額進一步減少。
隨后就是隨遷學生可以享受名額。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隨遷比例較高的初中,特別是定向生使用率不低,但是隨遷人數也不少。
說白了就是吃隨遷的紅利。
大概看看數據:
對于學校而言,原來排在前列的大部分也都基本沒有隨遷生源,沒什么影響。
剩余的學校,一種是升學率處于中間水平的,相對來影響較大,主要是指里面的學生,不是指學校。
至于排在末尾,部分遠郊或者農村的初中,雖然隨遷比例很高,不過介于平常就用不完名額,對于里面的本地學生也沒什么影響,最終是一定幅度提高整個學校的升學率。
綜上,定向生政策的目的就是希望均衡,不過對于尾部學校依然難以改變太多。
對于不少中間學校的幫助還是不小,很多學校的升學率,基本就是完全依靠定向生名額。
這時候聊回桔四的情況,桔四是超級大校,超千人,之前的定向匹配比例也就66%。
三附小在這里面真是吸收了無數紅利。
對于金城灣,劃進去是否真的是利好,其實也是個迷,只不過對于當前樓市,劃進去肯定比不劃進去強。
學區房選擇
最后就聊聊學區房房價問題,數據就偷懶不整理了。
大部分學區房基本都跌了不少。
這里面因素很多,比如人口少了,定向生比例提高了,三年限制增加,私立搖號難度也小了等。
除此之外,還有這一年多的供應上,新盤拿到好學區的難度降低了。
目前金山小、鼓山苑小、怡山小+楊橋,這些都在土拍出現。
學區溢價更高的鼓樓,還沒看到身影,當然也僅僅是旁邊還沒土拍而已。
新盤+學區,除了促進去化外,對于周邊那些老舊二手學區房,沖擊力不言而喻。
學區房本就居住體驗差,如果沒了市場的稀缺性,加上需求量的下滑,可想而知價值又有多少?
這里對于近期的部分劃片新盤,可以發現不少是改善盤。
比如即將上市的華潤中寰悅府,雖然壓低了面積段,從目前預期來看溢價不會低。
這個項目最直接的沖擊就是當時劃片怡山小的瀾郡、悅府。
只不過對于這個新盤,學區溢價到底多少,值得思考?
就像上面說的定向生情況,對于定向生使用情況激烈的初中,基本就是校內競爭。
所以是否會變成分母,需要思考,特別福州目前,部分初中都是一強一弱。
對于學區房,這個一直以來都是市場需求,這幾年最經常被問到換房的原因就是因為小孩讀書,其中高新區更是重災區。
只不過目前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中上那些能住的成了主流選擇。
追求那種頭部,完全無法居住的學區房,對于很多家庭,也確實承受不起。
只不過如今私立即便100%搖號,在升學率上,依舊大幅領先公立校,部分區域的搖號難度也并不算太高。
特別對于如今很多都是獨生小孩,私立的投入,解決的方面也更全,實際算下來并不一定比公立校支出高很多。
綜上,對于學區房的選擇,市場降溫還是明顯的,不過這個問題對于很多家庭依舊無法規避。
怎么選擇,目前實際方案很多,無非看每個人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