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我也迷茫想到輕生,但是現在的我不會。因為生命很寶貴,所以我要施以援手幫助他人。”社區矯正對象鄭某道出了在救人時的心境。
2024年3月,社區矯正對象鄭某因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被四川省犍為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緩刑期間執行社區矯正,因其居住在宜賓市敘州區,故在敘州區接受社區矯正,由宜賓市敘州區司法局柏溪司法所進行日常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某日,鄭某到司法所接受教育,工作人員發現鄭某臉色蠟黃,情緒低落。經詳細了解,鄭某入矯后不久其母親被查出癌癥,加之鄭某的工作一直不穩定,家人之間的溝通又少,導致鄭某患上了抑郁癥。
△心理咨詢師為鄭某做心理輔導
司法所了解情況后加強與鄭某溝通交流,進行思想疏導,但是效果不明顯。眼看鄭某臉色越來越差,關注其朋友圈發現其發表的言論存在輕生的念頭并且曾有實施行為,司法所立即向區社區矯正管理局報告鄭某近況。區社區矯正管理局迅速行動,多管齊下,一方面協同司法所一起到鄭某居住地進行走訪,詳細了解家庭情況,并送上幫扶資金;另一方面立即安排專業心理咨詢師為鄭某進行心理干預,緩解其心理壓力。同時,司法所多次與鄭某父母溝通,反映鄭某現在的情況,希望在華西醫院治療的父母能多打電話與鄭某交流,讓其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也希望鄭某母親不要隱瞞病情,鄭某一直很關心母親的身體狀況。
△社區矯正對象開展交通勸導
通過連續多次專業心理疏導,鄭某的情況明顯好轉。在司法所的鼓勵下鄭某找到一份工作,有了收入來源。2024年11月3日,鄭某在工作途中發現一名跳河輕生的女子,鄭某果斷向女子扔去岸邊的救生圈,在鄭某和其他群眾的幫助下女子獲救。鄭某母親的病情通過治療有所好轉,也回到了鄭某身邊,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鄭某被解除矯正時表示,衷心感謝司法所在他矯正期間給予的各項幫扶和耐心教育,今后一定會遵紀守法,好好生活和工作。
鄭某從“受矯者”到“助人者”的轉變,離不開宜賓市敘州區社區矯正工作的精準施策。他的義舉不僅挽救了一條鮮活的生命,也向社會展示了社區矯正工作的成效,傳遞了改過自新、回報社會的正能量。下一步,敘州區也將以此事跡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的教育幫扶,幫助他們重拾信心、重塑人生、回歸社會。
撰稿:楊 梅
編輯:陳靜文
審核:劉錦國
審簽:梁奇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