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國家線降溫更讓人震驚的,是多所院校復試線的全面爆冷。
西南交通大學控制理論與工程下降70分;北京交通大學建筑學暴跌103分;廈門大學去年389分進不了復試,今年337分招不滿……
爆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26考研真的吃得上紅利嗎?
01考研人數持續下降
25考研報考人數已是連續第二年成下降態勢,從23年的474萬人下降到25年的388萬人,兩年間少了將近90萬人。
去年官方發布的《2025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萬字長文詳細分析了“考研為啥涼了”
①難度增加,盲從水分被擠出;
②大學生更加理性的看待學歷對就業的影響,開始對考研祛魅;
③研究生招生結構變化,學碩縮水、專碩崛起,學制延長,讀研成本更高;
④培養質量日益嚴格,讀研投入產出比降低,不得不更理性的看待考研。
02暴跌背后是難度的提升
今年考研一結束,萬人齊呼一個字:“難”!
其實每年考研大家都說難,但25考研為什么難得這么“特殊”?
理性分析,其實難在今年的題目更加靈活多變——以往想靠考前突擊、押題逆襲的路子行不通了!考研不再是一場傳統的應試考試,對創新型、有能力人才的選拔顯得尤為突出。
因此在今年國家線和院校復試線出來的第一時間,大家驚呼“暴跌”,但實際上很多人遺忘了幾個月前考研初試給我們帶來的“爆冷”!
03暴跌專業集中在“傳統工科”
老師發現,今年考研出現“非常規”漲跌幅的專業主要集中在“傳統工科”領域。土木、機械、控制甚至人工智能均能做到榜上有名。
廈門大學經濟學專業也有同學吐槽:去年389分都進不了復試,今年最低337分還沒招滿,再難的題能難出五六十分的分差?
考研復試線的集體退潮,也折射出了哪些專業近些年“過得不好”。這些專業的同學們在面臨大學畢業的分叉路口時將面臨更大的風險挑戰,是選擇深造還是就業需要更理性的分析。
04新增碩士點——紅利還是挑戰?
去年早就爆出的新聞:新增千余個碩博點。而這其中的多數碩士點將在26考研開始招生。
就在大家的激烈討論之中,更多的“雙非碩”、“學院碩”正在偷偷入場。想必就像當初高考的“一本”、“二本”、“三本”,未來廣泛擴招的碩士,也會在社會認可、市場就業上有更明確的分層。
這就意味著:名校Title的含金量,一定會越來越高,針對高端資源的競爭會越來越大。
但從總體來看,終歸還是增加了千余個碩士點,特別是在考研人數持續下降的背景下,考研圈內的總體競爭還是會有所下降,對只是想“拿個學歷”的同學肯定還是不錯的機會。
05 26考研應對建議
當我們經歷了25考研的風云突變再來談論26考研,甚至將目光放到更長遠的未來,已經不能簡單把考研看作一場應試考試,倒更像是一種【高端學習能力】的選拔:別想再靠什么押題輕松學完一門科目,也別想循規蹈矩地鯉魚躍龍門。
那對于26考研的同學,前期復習(現在開始)一定要把大量的時間,放在數學、英語一類的公共課上,老老實實的打好基礎。
現在正在處于26擇校的關鍵時期,基地2026考研網 絡輔導班即將開啟!為了方便不同基礎和需求的同學,可以靈活備考,設置了線上線下自 助套 餐,任君靈活選擇。
(說明:線上考研輔導課+線下考研面授沖刺 班原 價8980 元)
網 絡輔導課程內容
一、管理類聯考科目:
英語二、綜合(寫作、數學、邏輯)
二、教育管理科目:
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二
學員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單獨報A課包,或者B課包,但從十年多的考研輔導經驗來看,在職考研朋友選擇線上線下雙結合的效果更好,上岸通過率更高,當然享受的優惠力度也更大。
廣東在職研究生教學實踐基地創始團隊,專注服務在職考研十多年,目前已幫助上千名考研學子在考研大軍中脫穎而出,順利考取心儀院校。每年的考研輔導班,都在升級優化教學模式,結合每一屆的教學實踐與應試經驗,不斷打磨完善備考輔導體系,幫助更多的考研學子們高效精準備考。
方向選對,事半功倍
基地總部助你高效備考~
PS:詳情咨詢基地老師獲取報考資訊
團隊專注管理類專碩考前輔導十多年
聯系電話 | 0769 -88031189
聯系地址 | 廣東科技學院南城校區繼續教育學院505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