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時立了一個心愿,這一年除非自己想做的工作,其他一概不做。
除了剛開始有些不安,沒有任何后果,過得很好,有一種別樣的充實感。過去說人生贏家就要年紀輕輕地退休,不就是這樣的生活嗎?
我這一年的體會就是,停下來不是死了,而是完成了。但首先要停一回,否則就一直活在「停不下來」的恐懼里。不用怕停下,未來還會起跑。而那些不需要現在就操心。
你值得一切休憩,一切慶祝。
就讓未知的生命被懸置,我們帶著全部的好奇,一起感受這一刻的完成。
李松蔚
從專欄中挑選一篇好內容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意猶未盡,想看更多可以考慮(持續更新+終生買斷制),我在這里穩定更新330期了,有超多優質實用的好內容~
這周關于休息,我有兩個新的小覺察。
第一個就是最近看到的,休息需要做你平時相反的事情。比如說你平時是腦力勞動,那休息的時候就應該是體力勞動。
人的大腦有個特性,當一個區域激活時,會壓抑另外一個區域。運動大腦被激活的時候,思維的大腦會被抑制,從而得到更充分的休息。
現代人主要是腦力活動,睡前如果心思重,很容易越睡越累,就是思維大腦沒有得到充分休息。
圖片來自 / 百歲老人培養計劃
我之前玩雙人曲棍球,因為速度太快人的思維完全根不上,2-3分鐘的游戲時間里,一直是無腦的追隨著球不斷擋回去,玩完我就說,這個太爽了,我需要多這種讓我忘記思考的活動。
第二個是明明清明節放假休息了兩天了,但我的疲倦感完全沒有消失,這兩天該睡也睡了,該散步也散步了,只不過是和我對象一起散步的。
直到今天早上,我突然想,我要一個人出去走走。我意識到獨處時間對我來說很重要。
回能有兩種狀態,一種是陪伴式的、傾訴式的交流,還有一種是獨處的、回歸自我的狀態。守住一些自己獨處的時間很重要。
還有一點,一個人在家但你在玩手機,這不能算獨處,你的心不在自己身上就不是獨處。對我來說,一個人到安靜的大自然中散步是最好的獨處時光。
獨處是我很重要的一個恢復內心秩序、梳理思路,包括讓創作的靈感得以冒出來的機會。
分享一個獨處散步時的思考:
很多人總問,如何發現自己生命中重要的東西?
有個很容易的方法:
失去 → 發現不對勁 → 找回來
當你失去重要東西的時候,你的身體一定會有信號告訴你,不對勁,你要去想想什么東西你要把它重新找回來。
最怕的就是被外在目標異化,或者說你忽視了內心感受的信號,以至于你活得越來越沒有生命力。
開篇的寫到我意識到自己很需要獨處時間,就是一次失去重新找回的過程。
我很早就知道自己需要高質量獨處時間,但我還是會在過程中忘記這點。
好在我對自身的感受很敏感,稍微空下來的時候就會細細感受,然后很快找回自己最重要的東西。
對自己的感受保持敏感和信任。
當它鬧情緒要罷工的時候,比如,明明很簡單能做好的事情就是不想做,明明需要休息就是忍不住耍手機。
不要總是習慣性責怪它,一定是你現在做的事情不對才會導致自己這樣,改變環境,而不是持續壓迫自己。
最后,分享一個最近非常打動我的一段話:
去全身心投入地玩,去好像沒有明天一樣去玩,去鬧,去體驗,去滿足從小到大美一個沒有被滿足的欲望,去把所有想玩的事情都玩一遍,玩到煩、玩到膩、玩到筋疲力盡、玩到再也不想玩為止,然后你靈魂深處真正的欲望就會自己浮現出來。當你把你所有未曾被滿足的欲望、所有經歷過的痛苦和遺憾全都被彌補之后,你最深處的欲望就一定會浮現出來。
我在30歲那年選擇給自己3年自由探索的時間,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絕對會是你不后悔的一段人生經歷。
之前看到全網很羨慕“離開”家庭的去自由行的阿姨,說明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這樣的愿望,但被現實綁住了,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試試自由探索。
如果你對此感興趣,推薦閱讀:
大家要是覺得有價值,歡迎。
每周我都會大量閱讀優質英文資料,從中挑選我覺得能夠打開視角,讓大家發現更多人生可能性的資料,分享給大家。
如想看我的更多思考,
或愿意支持和鼓勵我的持續寫作,
可考慮訂閱我的專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