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安徽多地不少粉絲在后臺反映,由于今年氣溫偏高、干旱少雨,小麥田里蚜蟲、紅蜘蛛爆發,有的地塊還相當嚴重,走進麥田扒開植株,莖稈上的蚜蟲密密麻麻,小麥從葉片到莖稈,甚至根部,都布滿了蚜蟲。
當下,小麥正處于拔節孕穗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小麥對水分和營養的需求極大。然而,由于今年春天各地幾乎無有效降雨,干旱的環境為害蟲的滋生創造了溫床,不僅是蚜蟲,紅蜘蛛也開始猖獗起來。這種情況對小麥的產量影響極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減產損失。
小麥蚜蟲看似微小,實則危害巨大。它們通過刺吸小麥的汁液,影響小麥的光合作用和營養的吸收、傳導。在小麥抽穗后,蚜蟲會大量聚集在穗部,致使麥粒干癟,千粒重降低,直接導致減產。更嚴重的是,蚜蟲還是小麥黃矮病的傳播媒介,一旦感染,小麥葉片變黃、植株矮小,造成的損失遠超過單純的吸食危害。所以,對于小麥蚜蟲的防治,容不得半點馬虎。
面對來勢洶洶的蚜蟲,該如何有效防治呢?
首先,在藥劑選擇上,有多種方案可供參考。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吡蚜酮、烯啶蟲胺、氟啶蟲胺腈等都是常用的防治藥劑,聯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菊酯類藥劑也有不錯的效果。
如果蚜蟲抗性嚴重,單一藥劑可能難以奏效,這時就需要進行復配使用。像吡蚜酮搭配聯苯菊酯,或者聯苯菊酯與吡蟲啉、噻蟲胺組合,以及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蟲嗪復配,都是不錯的選擇。
要是蚜蟲大量爆發,為了防止病毒病的傳播,還可以適當添加防治病毒病的藥劑,比如寧南霉素、香菇多糖、琥銅·嗎啉胍等。
防治小麥紅蜘蛛,有哪些合適的藥劑?
針對不同抗性的紅蜘蛛,可選用不同的藥劑。常見的有阿維菌素、噠螨靈、炔螨特、聯苯菊酯等。如果紅蜘蛛對常規藥劑產生抗性,可選用乙唑螨腈、螺螨酯等新型藥劑。如螺螨酯,具有持效期長、對螨卵和幼螨高效的特點;乙唑螨腈,對各種抗性紅蜘蛛都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施藥時要確保小麥植株的各個部位都能均勻著藥,特別是葉片背面。一般每畝用藥液量 30 - 50 升,根據藥劑濃度和小麥生長情況進行合理稀釋。如使用 1.8% 阿維菌素乳油,稀釋 1500 - 2000 倍液進行噴霧。
澆水前打藥好,還是澆水后打藥好?
許多種植戶都有這樣的疑問,鑒于當前高溫干旱的天氣,建議在澆完水后再進行打藥。因為澆水后的小麥對農藥的吸收效果更好,能增強防治效果。選擇無風晴天,上午 9 點至下午 4 點之間施藥。
但需要注意的是,打藥和澆水都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根據中央氣象臺發布預報,近期華北黃淮等地部分地區開始有降水,同時,有些地區還有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在大風天氣下作業,不僅農藥會被吹散,影響防治效果,還可能對施藥人員造成安全隱患。所以,一定要等天氣穩定后再進行農事操作。
對于廣大種植戶來說,可以趁天氣好的時候,趕緊到麥田里仔細查看。一旦發現蚜蟲、紅蜘蛛為害,不要猶豫,及時挑選合適的藥劑進行防治,避免不必要的減產損失。
同時,也別忘了把這個消息轉告給身邊的種植戶朋友。
【聲明】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系本平臺并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在24小時內刪除該文章,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