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生中,最愛的人,永遠是母親,是她們將他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用汗水和淚水養育他們長大。
可以說,母親給了孩子怎樣的教育,孩子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人,說到底,還是無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如果母親有這三種“窮習慣”,養成的孩子大多也很難有出息。
01窮在嘴上:用言語打擊孩子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出:孩子的自信,是在“被鼓勵”中長出來的,而不是在“被指責”中磨煉出來的。
有些父母,總是拿著放大鏡看孩子的行為,他們無法忍受孩子的哪怕一點點缺點,一旦發現孩子哪里做得不夠好,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通批評和責罵。
那個架勢,好像孩子欠了他們一樣。
如果孩子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內心深處總是有個聲音在說:我不行,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不配得到爸爸媽媽的愛。
時間長了,這樣的話就會內化為他們對自己的認知,從而變得消沉。
將來,他們長大了,步入社會后,無法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不能承受失敗的后果,畏縮不敢向前。
他們其實什么都沒做錯,他們只是在經歷成長,他們瘦弱的肩膀承擔不起這樣的擔子。
02窮在規劃:缺少長遠的目標
孩子的成長是一條漫長的賽道,他們不僅有今天的學習,更有明天的成長。
除了學習之后,孩子的生活中還應該有很多東西,比如思維力、好奇心、探索精神、抗挫力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將來能夠立足于社會巨大的軟實力。
智慧的父母,能夠看到孩子的未來,他們能給孩子鋪就一條寬廣的道路,將來做什么,需要什么樣的技能打底,怎樣培養孩子成為更加優秀,更有責任感的人。
他們雖然無法陪伴孩子走完長長的一生,卻能保證孩子的未來走得更加順暢。
可有些父母,看不到未來,他們只專注于當下的學習,為了一分兩分而逼迫孩子學習,再學習,難得的周末和假期,也全部用來學習。
孩子沒有了自由玩耍的時間,失去了探究廣袤大自然的機會,相比那些走遍世界,看遍風景的孩子來說,他們真的是輸在了起跑線。
03窮在心態:經常抱怨個不停
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景:
在單位忙了一天,帶著滿身的疲憊回到家,一進門,就看到孩子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該寫的作業一點都沒寫。
于是,憤怒涌上心頭,不問一二,就開始斥責孩子。
孩子呢,突然間被罵,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只能木呆呆地站在那里,手足無措。
其實想想看,孩子是做錯了什么嗎?我們有沒有問他們,在學校是不是很累?是不是需要休息?我們朝他們發火,是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情緒很糟糕?
當然,父母也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人,也會有開心和不開心的瞬間。
有了情緒,我們需要找到合適的渠道發泄,而不應該整天抱怨,將這些不開心的事情掛在嘴邊,放在心里,更不能將孩子當作出氣筒,一股腦地發泄在他們身上。
永遠要記住,父母的情緒,就是孩子的天空。
養育孩子真的很不容易,我們每個人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
這些都不要緊。
關鍵是我們需要隨時調整自己,包括我們的眼界和胸懷。
只有我們自己強大了,才能為孩子照亮通向未來的路。
關于文章講到的觀點,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作者簡介:李木可,一手努力生活,一手認真寫作,希望能在打拼的路上守好自己的內心。
平臺簡介:
顧一宸,青年作家,專注于情感治愈和勵志分享,寫暖床故事,潑酸辣雞湯。
著有《如果覺得委屈就成為你想要的光》《我與你的驚喜是剛剛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沒有回報,拼過才是人生》《寫作變現:新媒體爆款高效進階》等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