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營養不良是一組復雜的遺傳性疾病群,以進行性加重的肌無力和肌肉變性為核心特征。中醫理論認為,此病癥源于臟腑功能失調,氣血虧虛,腎精不足,肝血不充,脾胃運化失常,致使肌肉失養。盡管發病率不高,卻給患者生活帶來巨大挑戰。患者癥狀多樣明顯,常表現為從肢體近端開始的肌肉無力,逐漸蔓延至遠端,伴隨肌肉萎縮,原本飽滿的肌肉日漸纖細。如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兒童期發病,患兒走路遲緩易跌,小腿肌肉看似肥大實為脂肪堆積,力量薄弱。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亦有類似病癥記載,強調五臟功能相互關聯,為中醫理解肌營養不良提供了理論基礎。
遺傳之外的 “飲食密碼”
(一)遺傳因素的簡要說明
在肌營養不良的發病機制中,遺傳因素占據著主導地位。相關研究表明,大約 90% 以上的肌營養不良患者是由于遺傳基因的突變而致病。這些基因突變包括基因缺失、重復、點突變等,使得編碼的蛋白質無法正常生成或缺乏,從而引發肌肉萎縮和無力的癥狀 。就拿杜氏肌營養不良癥(DMD)來說,它是由位于 X 染色體上的 Dystrophin 基因突變引起的,這種 X 連鎖隱性遺傳方式導致男性發病的概率遠高于女性。
(二)飲食因素如何 “興風作浪”
盡管遺傳因素是肌營養不良的主因,但飲食因素同樣不容忽視,它如同暗中的“幫兇”,悄然加劇病情。營養不良使肌肉缺乏必需的營養支持,蛋白質缺乏阻礙肌肉合成修復,維生素D不足影響骨骼肌肉發育,礦物質如鎂、鋅缺失則干擾肌肉收縮放松。生活中,過度減肥者只吃蔬果、素食者搭配不當,均易導致營養素缺乏,增加患病風險。此外,過量飲酒、吸煙、嗜油炸高糖等不良飲食習慣,不僅損害整體健康,更阻礙肌肉發育修復,加重肌營養不良。酒精傷肝礙營養代謝,吸煙縮血管減肌肉血供,油炸高糖則擾亂肌肉代謝功能。
古書里的飲食智慧
《黃帝內經》乃飲食養生之基石,其“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之理念,為肌營養不良患者飲食之明燈。五谷,飲食結構之核心,富含碳水、蛋白質、纖維等,為身體提供能量,維持肌肉活動。五果,如蘋果、橙子,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助五谷補充營養。五畜,肉類之源,提供優質蛋白與脂肪,牛肉強肌防貧,魚肉益心健腦。五菜,蔬菜之集,含豐富維生、礦物、纖維,促腸動,防便秘,菠菜補鐵維K,西蘭花抗氧化防癌。肌營養不良者遵此原則,營養均衡,肌肉得養。如小米粥配紅棗山藥,加水煮蛋、清炒菠菜,既健脾和胃,又補中益氣,提供優質蛋白與維生,易于消化,對肌營養不良者康復大有裨益。
(二)《山家清供》:順應自然與五味調和
《山家清供》倡順應自然之飲食道,選材應時應季,如碧澗羹需二月、三月水芹,鮮嫩營養。四季食材,各具特性,春生機、夏解暑、秋豐富、冬滋補。肌營養不良者循此,可借自然之力,促營養吸收,助病情恢復。五味調和亦重要,酸入肝收斂,甘入脾補養,苦入心瀉火,辛入肺發散,咸入腎潤下。合理搭配,調臟腑,促氣血,改肌肉營養。醋增食欲護肝,甜食如蜜棗補脾胃,苦瓜清熱養心,蔥姜蒜發散促氣血,咸味如海帶補腎。然五味不可偏,過酸傷脾,過甘濕熱。糖醋排骨,酸甜搭配,美味可口,調和脾胃,促食欲。于肌營養不良者,此飲食搭配滿足味蕾,亦調臟腑功能,為康復助力。
肌營養不良患者的飲食 “紅綠燈”
(一)綠燈食物:營養助力
對于肌營養不良患者,合理飲食是關鍵。乳制品如牛奶、酸奶、奶酪,富含優質蛋白和鈣、維生素D,是構建修復肌肉的理想選擇,也是骨骼健康的守護者。豆制品如豆腐、豆漿、豆干,不僅提供植物性蛋白,還富含易吸收的鈣和鐵,大豆異黃酮更助骨骼強健。瘦肉、魚肉同樣是高蛋白佳品,牛肉增肌防貧,雞肉低脂易消化,魚肉益心健腦。每周幾餐清蒸鱸魚、紅燒排骨、白切雞,既滿足味蕾又補充營養。這些食物,堪稱飲食中的“綠燈食物”,為肌營養不良患者的康復之路提供強大支持。無論是早餐的一杯豆漿,還是晚餐的香煎豆干,都是美味與營養并重的優選,助力患者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二)紅燈食物:避之不及
肌營養不良患者的飲食中,有些食物如同“紅燈”,觸碰即危。高糖高脂肪食物,如巧克力、薯片、甜點,口感雖好,卻致脂肪堆積,血糖升高,加重肌肉負擔,影響代謝功能。長期食用,猶如埋下健康“定時炸彈”。刺激性食物和飲料亦需遠離,咖啡因致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影響鈣吸收,肌肉功能受損;煙草中尼古丁使血管收縮,肌肉缺血缺氧,呼吸系統受損,免疫力降低;酒精妨礙營養吸收,可能誘發酒精性肌病。一次聚會飲酒,就可能讓病情穩定的患者肌肉無力加重,身體疲勞難復。因此,肌營養不良患者務必抵制這些“紅燈”食物和飲料,以免病情加重,影響康復之路。
中醫治療肌營養不良是必不可少的
肌營養不良雖然可怕,但我們并非完全束手無策。肌營養不良本身就是一種復雜的疾病,其發病機制和進展過程尚未完全明確。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單純依賴一種藥物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但中醫治療肌營養不良,不僅僅局限于對疾病直接治療,更加注重于病因的探究。中醫認為,肌營養不良的發生與人體內部臟腑功能的失調、氣血運行不暢等因素有關。因此,中醫治療不僅僅針對病癥本身,更著眼于患者整體的體質和生活習慣,從根本上調整身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