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美元指數一度跌至98.16,創下3年來新低,且下跌趨勢明顯。與此同時,2025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債市場將迎嚴峻的考驗——規模高達6.5萬億美元的債務面臨集中兌付。這一規模相當于美國2024年全年財政收入的。
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債務的票面利率普遍低于1%,而當前市場利率已飆升至4%以上。若美國政府以當前利率展期,僅利息支出每年將增加2600億美元,使本已沉重的財政負擔雪上加霜。
這一債務洪峰的形成,源于疫情期間美聯儲實施的“零利率+無限QE”政策。2020-2021年,美國財政部以1%左右的超低利率發行了大量短期國債,這些債務有不少將在2025年集中到期。與此同時,部分中長期國債也因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恐慌拋售,收益率突破5%,創2001年以來新高。
債務展期的核心矛盾在于:市場是否愿意接受低息展期。若投資者拒絕接受,美國政府將面臨兩種選擇:要么提高票面利率,進一步推高利息支出;要么通過美聯儲重啟量化寬松(QE)直接購買國債,加劇通脹壓力。無論哪種選擇,都將動搖美元信用根基。
截至2025年3月,美國聯邦債務規模已突破36.5萬億美元,債務/GDP比率達123%,若計入州和地方政府債務,這一比例攀升至134%。更危險的是,利息支出已成為美國財政最大負擔:2025財年前5個月,國債利息支出達4780億美元,占財政收入的24.5%,超過軍費和醫療開支。
這種“借新還舊”的模式能否持續,取決于兩個關鍵變量:經濟增長與利率環境。然而,美國經濟目前正陷入“滯脹”陷阱: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速降至1.2%,核心通脹率雖降至2.8%,但特朗普關稅政策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可能引發二次通脹。與此同時,美聯儲陷入政策兩難:若維持高利率抑制通脹,將加劇債務違約風險;若降息緩解債務壓力,可能加速美元貶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當債務/GDP比率超過120%時,財政危機的概率將呈指數級上升。而美國當前的債務增速(日均新增債務80億美元),已遠超經濟增長所能承載的極限。
美債市場的脆弱性,因對沖基金的高杠桿操作而被放大。據估算,對沖基金通過“基差交易”(即做多國債現券、做空期貨)的規模高達1萬億美元,杠桿率普遍在50-100倍。這種交易模式在市場平穩時能帶來高額收益,但在利率劇烈波動時,可能引發連鎖拋售。
2025年4月,特朗普宣布對進口商品加征對等關稅,導致10年期美債收益率單日暴漲21個基點至4.54%,觸發對沖基金大規模平倉。日本農林中央金庫因60倍杠桿押注失敗,被迫拋售300億美元美債,進一步加劇市場恐慌。這種 “拋售-收益率上升-再拋售”的惡性循環,已使美債市場流動性壓力指數升至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聯儲的縮表計劃加劇了流動性枯竭。2022年6月至2024年底,美聯儲累計縮表近2萬億美元,準備金/GDP比率從12.9%降至10.9%,接近“充足”水平的臨界點。若6月債務到期高峰與縮表疊加,可能引發系統性流動性危機。
美元霸權的崩塌,正從邊緣向核心蔓延。中國、日本等主要持有國持續減持美債:中國持倉量已從峰值的1.3萬億美元降至7590億美元,創15年來新低;日本2025年初單月拋售273億美元。
新興市場國家也加速“去美元化”:沙特發行人民幣債券,俄羅斯推動盧布結算,東盟力推本幣結算,全球“去美元化 趨勢已勢不可擋。國際清算銀行(BIS)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的占比降至84%,為1999年以來最低。
更具標志性的是,黃金和比特幣成為避險新選擇。2025年4月,黃金價格突破3300美元/盎司,不斷創出歷史新高;比特幣ETF持倉量突破500億美元,顯示機構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的信心已動搖。
美元與美債的崩潰,可能就會發生在今年6月。美國政府可能被迫將6.5萬億到期美債的票面利率提高至5%以上,屆時,利息支出占財政收入的比例將突破30%,觸發穆迪等評級機構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
若美聯儲在6月同時面臨高通脹和債務危機,可能被迫啟動“扭曲操作”(OT),即賣出短債、買入長債,壓低長期收益率。但此舉將消耗美聯儲僅剩的政策工具,加速美元貶值。
同時中美貿易談判破裂、俄烏沖突緩和等地緣政治事件,可能引發市場對美元資產的集體拋售。此外,中國若在6月宣布繼續減持500億美元美債,也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美元和美債的崩盤,將引發全球金融秩序的根本性變革:
首先,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可能大幅以下,歐元、人民幣、黃金將形成新的儲備貨幣體系。
美債收益率可能長期維持在5%以上,美國企業融資成本飆升,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破裂,經濟陷入長期衰退。
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有望成為新的“數字黃金”,各國央行數字貨幣(CBDC)將加速跨境結算體系的重構。
歷史經驗表明,貨幣霸權的更迭往往伴隨劇烈的陣痛。1998年俄羅斯債務危機、2008年次貸危機,都曾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震蕩。而2025年6月即將開始的這場危機,可能成為美元霸權終結的起點。
對于投資者而言,黃金、人民幣、比特幣、抗通脹實物將是避險的核心選擇。而對于政策制定者,如何在危機中維護金融穩定,避免“美元崩盤-全球衰退”的惡性循環,將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