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精益六西格瑪研究所(ILSSI)成員大衛·哈欽斯(David Hutchins)的回憶,在“六西格瑪”名稱出現前,摩托羅拉組建了約100個質量改進團隊,接受朱蘭博士制作的16盤錄像帶培訓,名為《朱蘭論質量改進》(Juran on Quality Improvement),為了推廣這種嚴謹的分析方法(朱蘭博士視頻中的核心內容),摩托羅拉前首席執行官鮑勃·加爾文創造了“六西格瑪”這一標簽,用以表彰這種“最頂尖"的方法。大衛·哈欽斯(David Hutchins)是朱蘭博士的好友,也為他的工作做出過貢獻,因此得以近距離看到了這些歷史性的發展。
朱蘭博士(12/24/1904–2/28/2008)出生于羅馬尼亞,1912 年移民美國,1924–1941 年間服務于西方電氣公司和貝爾實驗室博士共事,也承襲其教誨。朱蘭將質量定義為“適合使用”,并強調在產品特性與產品無缺陷之間要取得平衡。他認為任何受到產品影響者皆為顧客,包括在開發階段處理產品的內部顧客,以及接受成品的外部顧客。其所撰寫之質量管制手冊(Quality Control Handbook)自 1957 年出版以來,便是質量方法和質量改進的重要參考書。
朱蘭的主要貢獻之一,是將“柏累托原理”導入質量管理領域。朱蘭認為大多數質量不良的問題可歸納為“重要的少數(vital few)”原因,其余的原因多屬“不重要的多數(trivial many)”。在解決問題時,應先處理重要的少數因素,才容易獲得改善的成效,如果你有在優思學院學習過六西格瑪,應該不會對這個概念陌生,因為這個概念貫穿了整個六西格瑪的流程。朱蘭第二項貢獻是把當管理不良所引起的至少 80% 的質量問題歸因于管理階層員工,其余的 20% 是歸于前線人員所造成的問題。第三個貢獻,首要是找出其發生問題的真正原因,采用質量管理的手段,以符合顧客要求與適合使用作為質量目標;不斷從研發—開發—設計—規格—制造規劃—采購—生產—過程控制—檢驗—測試—銷售—售后服務—研究,這種技術與管理的交互運用,形成朱蘭所謂質量進步螺旋(the spiral of progress in quality)。
朱蘭建議質量規劃(quality planning)、質量管制和質量改進(quality improvement)作為質量管理的基本程序,此稱質量三部曲(quality trilogy)。這 2–3 部門需扮演產品的工作伙伴,協助確保開發的產品能夠如期顧客和決定他們的需求。接著,我們要設計和開發能夠反映顧客需求的產品或服務,而在這些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質量的目標是為了確保產品和服務能滿足顧客需求,此階段的主要工具為統計過程控制圖。質量改進階段則希望能提升現有的質量水平。質量改進可以是連續、漸增的(incremental)或是突破性的(breakthrough)。突破性的改善包含研究一個流程,確認一組改變措施,使流程績效可以得到巨大而且快速的改善。實驗設計通常是用來達到突破性改善的主要工具。這些理論后來在摩托羅拉演化成了我們今天熟悉的DMAIC方法論。
質量三部曲
當完成質量規劃后,在質量管制階段我們要監控質量之變化。管制圖是此階段最主要的工具,它可用來確認制程中是否存在間發性(sporadic)的問題進而進行改善,維持制程之穩定。若制程穩定后,仍有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chronic waste)影響質量,換言之,穩定之製程并不代表績效可以被接受。接著,進入改進階段,提升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要得到突破性之改善,我們可以采用實驗設計方法,找出較佳的製程參數。當獲得較佳之品質水準后,我們仍然需要持續進行管理,維持改善之成果(hold the gain)。
朱蘭談到項目改進時,他要求用項目的方式,一個接著一個地(project-by-project)進行,因此六西格瑪管理同樣也是貫徹此一原則。他建議組成兩種管理隊:指導小組(steering arm)與診斷小組(diagnostic arm)。管理者與員工可以同時在項目中圍繞改善事項錄主重點,選擇重要事項,指派一組負責人進行提案。提案者向小組做陳述及選擇提案數而定。此方法需要小組成員跨團隊溝通與顧客的技巧及解決問題工具的訓練。同時,所有員工都要具備從其日常事務中篩選出改善項目的過程。
對于透過大幅度改善來獲得績效之顯著成長,朱蘭提出一個通用的模型,稱為突破順序(breakthrough sequence):(1)證明突破之需要性;(2)鑒定問題之少數重要貢獻因子;(3)組成突破改善之團隊;(4)解決問題;(5)排除抵抗改變之阻力;(6)進行變革;(7)進行管制以維持改善成果。在上述過程中,步驟 2 是指鑒定重要少數的因素。步驟 4 包含進行分析以改善,找出問題的原因。在步驟 5 中,我們需要管理受到變革影響的相關人員以降低阻力。在步驟 6 中,我們也要考慮受到變革影響之相關人員所需要的訓練。步驟 7 是進行管制以維持改善之成果,但也不能使持續改善受到限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