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一波接一波,為什么有的房子還是賣不出去呢?
這個問題很頭疼,后臺咨詢賣房的很多,降首付、降利率、取消非普住宅認定,政策確實讓成交近半年回暖了不少,但不可否認的是,仍然有不少業主的房子掛了大半年還沒賣出去,我通過一個粉絲的提問,給大家分析一下在利好政策下,那些遲遲賣不出去的房子該怎么辦?
房姐,您好,我有一套農光里的房子,60平米的兩居室,戶型挺好的,去年11月份掛牌,現在還沒賣掉,最近看房的人都很少,想問問您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房姐回復:
農光里確實是個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的小區,我特意看了一下近一個月農光里的成交量,在北京二手房成交榜上排在第6位,成交了36套,套均價313萬,說明流通性確實不錯,賣得出去。
但我又看了一組數據,農光里掛牌量達到99套之多,加后臺足矣100多套。
這就是房子遲遲賣不出去的一個重要原因——競爭太激烈了,農光里坐標在朝陽勁松那一整片區的老小區,實在是太多人想脫手了。
農光里的優勢很明顯:距離地鐵10號線勁松站僅300多米,年輕人最需要的就是地鐵通勤,尤其在人群密集的朝陽區,地鐵是出行的首選通勤工具;其次就是總價低,300多萬就能在朝陽三環邊上買到一套2居室,簡直就是打工人的福音,這也是農光里一直以來成交量能排進全北京前10的主要原因。
但該說不說,農光里的缺點也很明顯:房子實在太老了,雖然便利性很強,但老舊幾乎掩蓋了它所有的優點;通過掛牌量,庫存加后臺100多套,說明拋售的人太多了,已經打起價格戰了,所以,沒點策略,你指定是很難賣出去的。
我再看了一下農光里的價格走勢
掛牌均價在5.54萬/平方米左右,這半年來幾乎紋絲不動,最高點也就5.59萬/平方米,即便是9.30政策之后,對價格沒有任何帶動,這就明確說明了市場對老破小的態度——即便政策再好,也很難掀起太大的浪花,畢竟趨勢就是追求品質。
聽到這兒,你心里肯定不舒服,但是房姐不說實話,那就是在忽悠你,我給你幾個實操建議,不一定全對,但絕對是實戰出來的:
第一:降價不是唯一出路。但是很重要的出路。我看過農光里最近兩個月的成交,基本都是以比掛牌價低10%左右的價格成交的,所以你要有心理準備,如果按照5.54萬/平米的均價計算,一般成交時至少要低5000元/平米,你的60平米房子至少要比周圍同類房源低20-30萬才能快速成交。
第二:重新裝修一下。這個可能成本高點,但是有顯著效果。去年我有個客戶在農光里的房子掛了5個月沒賣出去,簡單裝修了一下,換了地板,刷了墻,一個月就賣出去了,當然也降了價,但裝修確實加快了成交速度。
第三:找一個有資源的中介。老破小的銷售實際上靠的就是買方資源,要找那種在三環有大量客源的中介,因為現在房源太多了,要保證能被買家看到的概率。
第四:錯峰賣房。你去年11月份掛牌時,正趕上9.30政策,成交也多,但掛牌也多,大量的好房子流入市場,買家都挑肥揀瘦呢,老破小自然就靠后了。我建議你現在先撤牌,等下一波窗口期,應該快了,那時候市場又會有一波流量。
第五:包裝亮點。農光里最大的賣點就是地鐵和低總價,但這些賣點人人都會說。我建議你挖掘更多的亮點,比如附近的配套,或者把你這個兩居室的戶型特點突出出來,很多老小區的戶型反而比新房實用,這點要充分展示。
總之,賣農光里這種老房子,價格一定是第一位的,定價一定要有競爭力,其次是宣傳要到位,一定要讓房子亮點被足夠多的人看到,老破小是目前市場最艱難的房子,但只要價格合適,永遠有人接盤,畢竟剛需永遠存在。
我說句略狠的話,這種老破小一定是越早賣越好,越往后遇到的只會是更激烈的價格戰,北京還有那么多新房子在建,品質住房越來越多,雖然老房子有地段,但即使政策利好再來一波,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如果你真的很著急賣,不妨考慮我們的全流程委托賣房服務,客觀地說,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效率會高很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