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廣袤天地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三尺講臺為舞臺,用智慧與汗水演繹著精彩的教育篇章。商丘市第一中學的劉成志老師,便是其中一位熠熠生輝的“功勛教師”。
“功勛教師” 劉成志
七八九,七八九,
篤志力行霜染頭。
又是一屆軍訓日,
抖擻精神上層樓。
在商丘市第一中學綠意盎然的校園里,總能看到一個勤奮的身影:晨光熹微時立于講臺陪學生晨讀,暮色四合時伏案批改作業。青絲化作銀發,歲月鐫刻皺紋,唯有那雙眼睛始終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他就是躬耕教壇三十八載的劉成志老師,用"誠智"雙翼托舉萬千雛鷹翱翔。
培桃育李·誠心致遠
1985年,手捧師范錄取通知書的青年劉成志在日記本寫下:“教育是點燃星火的火炬手,是雕刻靈魂的藝術家。”自此,他扎根三尺講臺,以“教育興邦”為志,將“立德樹人”化為每日的晨昏相伴。他積極踐行教育家精神,推進五育融合。讀懂學生特點,引導他們自我教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育模式。
因材施教·智慧生花
班主任的他,面對青春期的“心靈雨季”,始終遵循教育發展規律,把握初中生敏感、脆弱、多變、可塑性強的特點,積極力行“因材施教、尊重差異、理解差異、成就差異”的教育理念,力爭全員發展、全面發展。帶領學生營造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班級氛圍,創設以“忠、信、勇、毅”為主題的班級文化。主動搭建家校協作的橋梁,打通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最后一公里。培養學生刀刃向內的自省能力,鼓勵他們知行合一,持續優化,終生追求。
開展防欺凌教育,他創作《勸欺凌者》詩,將歷史典故融入道德教育:“春分秋分晝夜平,德刑情理不相傾。龐涓挖臏馬陵敗,胯下之辱誰輸贏”,巧借自然之理、傳統美德和歷史之事,引發學生自省。難怪劉老師所帶的班級總是陽光積極向上,難怪他的學生說:“劉老師的課堂,是能聽見花開聲音的地方。”
文化育人·誠智相生
語文教師的他,深挖教材,開創“三維閱讀法”:讀文字更讀人性,讀故事更讀世情,讀經典更讀當下。把最好的精神食糧獻給學生,讓美德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達到“日用而不知”的程度。講《駱駝祥子》時,他設計“祥子人生規劃局”情境教學,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領悟"選擇與變通"的人生智慧;授《孫權勸學》后,組織“超級演說家”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共情、共鳴、共理”的溝通藝術。畢業生小王說:“劉老師教的不僅是語文,更是為人處世的智慧。”
薪火相傳·永不停歇
如今,劉老師依然奔跑在教育前沿,學習先進理念,緊跟時代步伐,他深知“活到老,就要學到老”。工作之余,他積極參與學校的“青藍工程”,指導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共同推動教學事業的發展。他大愛無期,對已畢業的學生始終保持著關注,尤其重視思想教育。他教過的學生參加工作后,沒有一人違法亂紀。一位畢業多年的學生對于駐村當干部心存猶豫,劉老師寫詩給予引導:“達濟天下莫彷徨,萬家憂樂放心上。若使寒士俱歡顏,第一書記最榮光。”
霞光滿天
“誠者,天之道也”,誠心教育,教人以誠;“智者,德之帥也”,智慧授漁,教人以智。從“成志”到“誠智”,他用三十八載春秋詮釋了教育真諦。市級優質課、省級優質課、骨干教師、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學術技術帶頭人,發表核心刊物論文多篇,撰寫市省級一等獎論文多篇,榮獲省級國家級優秀輔導員……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如今,這位教育戰線的“老兵”仍一如既往地奔馳在教書育人的大道上。有詩為證:“三尺講臺一段緣,啟智鑄魂促發展。龍生九子各有好,靜待花開競燦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