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專門為中學英語教師編寫的寫作教材
基于“教-學-評”協同發展的
中學英語讀寫單元整合課程
本書是專門為中學英語教師編寫的寫作教材,主要針對當前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最大的問題——閱讀至寫作缺少遷移。而當下核心素養的提出,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了引領性支撐,讓我們真正走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就此,本書將提供一條解決路徑,將讀寫結合、單元整合、大概念(大觀念)引領、“教-學-評”協同發展、互動式教學、現代信息技術賦能、不同文體的寫作技能強化等這些現代寫作教學理念融入寫作教學的設計與實踐,回歸教育本源,助力教師成為中學英語寫作改革實踐的領跑者。
內容簡介
如何解決閱讀至寫作缺少遷移的現狀、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這個問題一直是困擾一線教師英語寫作教學的一大難題,雖不斷嘗試破局,但效果非常不理想。本書所提出的“中學英語讀寫單元整合課程”,目的是讓更多的一線教師比較系統地了解寫作教學全貌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通過了解各個具體發展時期的優劣勢,了解其具體問題并提供解決其問題的方法與途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當下,大觀念視角下基于“教-學-評”協同發展的中學英語讀寫整合設計與教學是解決當下讀寫問題的主要途徑。
本書共分八個篇章,從理論到實踐,逐步展開闡述。編著者參閱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和《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及各自相應的學業質量水平和多種常用的教材,收錄的案例均出自名校名師之手,每一則案例背后經歷了多次磨課與磨稿的過程,案例不僅質量高,而且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研寫作之道,探教學之路,希冀通過本書能夠啟迪更多的教師進行思考,培養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也希望能為解決英語寫作教學中老師面臨的挑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與策略。
作者簡介
金頌紅
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現就職于上海市新川中學。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中英語學科帶頭人。
周惠英
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現就職于上海南匯中學。上海市第五期普教系統“雙名”工程 “攻關計劃”周惠英團隊負責人。
謝忠平
上海市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原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中英語教研員、學科組長。全國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技能大賽英語學科評委、全國師范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英語學科評審組組長、2024年上海市東方英才計劃教師項目評審組組長、上海市正高級教師評審專家。
目錄
第一章 寫作教學的現實意義與發展歷程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riting Teaching)
1.1寫作教學的現實意義
1.2寫作教學的發展歷程
1.2.1成果寫作法
1.2.2過程寫作法
1.2.3過程體裁法
第二章 讀寫單元整合
(Integrated Reading and Writing Units)
2.1基于閱讀支架的過程性寫作
2.1.1概念的提出
2.1.2內部邏輯:讀寫結合
2.1.3讀寫結合的起點:語篇分析
2.1.4讀寫結合的理論依據:遷移理論
2.1.5教學流程
2.1.6教學案例
2.2單元整合視域下的讀寫結合
2.2.1讀寫單元整合的提出
2.2.2讀寫單元整合的單項知識技能教學模型
第三章 大觀念引領下的“教-學-評”協同發展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Evalu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Big Concepts)
3.1“教-學-評”發展的三個階段
3.1.1“教-學-評”一致性的提出
3.1.2“教-學-評”一體化的提出
3.1.3“教-學-評”協同發展的提出
3.2大觀念引領下目標設定的策略原則
3.2.1堅持目標導向,指向核心素養
3.2.2目標的設定
3.2.3教學案例
3.3大觀念引領下有效關聯教學活動和評價任務
3.3.1大觀念引領下評價證據的確定
3.3.2多維評價貫穿教與學的全過程
3.4教學設計示例
第四章 讀寫單元整合下的過程性評價
(Processual Assessment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Units)
4.1過程性評價的實施:初高銜接
4.1.1英語課程內容要求的初高銜接
4.1.2初高銜接階段的過程性評價
4.2過程性評價的實施:高一階段
4.3過程性評價的實施:高二階段
4.3.1研讀學業質量水平,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的評價標準
4.3.2梳理單元語篇內容,構建單元主題大觀念
4.3.3教學活動逆向設計,“教-學-評”協同發展
4.4過程性評價的實施:高三階段
第五章 基于“教-學-評”協同發展的中學英語讀寫單元整合案例分析
(Analysis of Integrated Reading and Writing Unit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Synergy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Evaluation)
5.1預備年級案例
5.1.1大觀念引領下的讀寫單元整合設計
5.1.2單元課時設計:閱讀教學第一課時
5.1.3單元課時設計:閱讀教學第二課時
5.1.4單元課時設計:寫作教學
5.1.5三個課時的案例評價
5.2高一年級案例
5.2.1 大觀念引領下的讀寫單元整合設計
5.2.2單元課時設計
5.2.3 讀寫三課時的教學實踐與調整
5.3高二年級案例
5.3.1研讀單元內容,梳理語篇主題意義
5.3.2建構語篇關聯,提煉單元主題大觀念
5.3.3梳理單元學習內容和結構化語言,提煉單元語言大觀念
5.3.4基于主題大觀念和語言大觀念,構建單元大觀念
5.3.5根據主題和語言大、小觀念,制定單元和課時目標
5.3.6大觀念引領下實施“教-學-評”協同發展的單元教學活動
第六章 寫作的互動式教學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Writing)
6.1互動式教學的意義:提升思維品質
6.2互動式教學的理論基礎:二語寫作反饋系統模型
6.3互動式教學的原則
6.3.1教師角色從“權威”走向“謙遜”
6.3.2將評價權交給學生群體
6.4教學案例
6.4.1第一次教學實踐
6.4.2第一次教學實踐反思
6.4.3教學設計修改與再實踐
6.4.4課堂外開展同伴評價
第七章 現代信息技術賦能的讀寫單元整合
(Integr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Units Empowered b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7.1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文本深度閱讀
7.1.1現代信息技術的價值分析
7.1.2現代信息技術在深度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7.2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寫作的混合式學習模式
7.2.1理論基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7.2.2教學案例:議論文寫作指導
7.3如何使用ChatGPT輔助高中英語讀寫單元整合
7.3.1大語言模型賦能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
7.3.2如何使用ChatGPT輔助高中英語寫作教學
第八章 讀寫單元整合中不同文體的寫作技能強化
(Strengthening Writing Skills in Different Genres Through Integrated Reading and Writing Units)
8.1記敘文的寫作技能強化
8.1.1記敘文寫作的故事性
8.1.2記敘文的結構
8.1.3記敘文寫作的完整性和連貫性
8.1.4虛構類記敘文的寫作
8.2描寫文的寫作技能強化
8.2.1關于描寫
8.2.2 如何在各種文體中運用描寫
8.2.3如何描寫一個段落
8.2.4如何描寫得生動
8.3說明文的寫作技能強化
8.3.1列舉法
8.3.2舉例法
8.3.3對比法
8.3.4比較法
8.3.5因果法
8.4議論文的寫作技能強化
8.4.1議論文與說明文的區別
8.4.2議論文的基本結構
8.4.3高考英語中的議論文寫作
8.4.4觀點論述型的議論文寫作
8.4.5問題解決型的議論文寫作
8.5應用文的寫作技能強化
8.5.1研究報告的寫作
8.5.2書評的寫作
附錄一:高中英語寫作題目分類
附錄二:牛津英語(上海版)6B,Module 3 Unit 9,第一課時的學習材料、第一課時的Worksheet和評價表
附錄三:牛津英語(上海版)6B,Module 3 Unit 9,第二課時的學習材料、第二課時的Worksheet和評價表
參考文獻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前言
本書是專門為中學英語教師編寫的寫作教材,主要針對當前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最大的問題——閱讀至寫作缺少遷移。而當下核心素養的提出,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了引領性支撐,讓我們真正走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就此,本書將提供一條解決路徑,將讀寫結合、單元整合、大概念(大觀念)引領、“教-學-評”協同發展、互動式教學、現代信息技術賦能、不同文體的寫作技能強化等這些現代寫作教學理念融人寫作教學的設計與實踐,回歸教育本源,助力教師成為中學英語寫作改革實踐的領跑者。
本書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寫作教學模式的提出及其教學實踐,通過五章進行闡述,分別是寫作教學的現實意義與發展歷程、讀寫單元整合、大觀念引領下的“教-學-評”協同發展、讀寫單元整合下的過程性評價、基于“教-學-評”協同發展的中學英語讀寫單元整合案例分析;第二部分屬于技術方法的補充,通過三章進行介紹,分別是寫作的互動式教學、現代信息技術賦能的讀寫單元整合、讀寫單元整合中不同文體的寫作技能強化。
本書首先梳理了寫作教學的發展歷程,從成果寫作法、過程寫作法到過程體裁法,每一種新方法的提出都是對上一種方法的優化。而后針對三種寫作教學法的不足,本書提出了“基于閱讀支架的過程性寫作”,并將這種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置于“大概念(大觀念)引領下的單元整合的視域”之下,同時強調貫穿始終的“教-學-評”協同發展。可以說,“基于‘教-學-評’協同發展的中學英語讀寫單元整合”概念的提出有其先進性、針對性和系統性,體現了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針對性提出了英語課堂的實際問題,并系統性融合了最新的教學理念。另一方面,為了避免理論的空洞,使之更具有實踐性,本書以大量教學示例進行說明,并通過四個學段的教學實踐對該寫作模式做了詳細的案例分析。
之后,作為旁支的技巧補充,本書在“二語寫作反饋系統”模型下提出了寫作的互動式教學,以促進寫作對思維品質的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方面,本書倡導教師利用人工智能的大語言模型,并以具體教學示例說明如何運用ChatGPT輔助寫作教學。此外,作者也針對記敘文、描寫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這些不同文體的寫作技能強化進行了案例分享。
寫作對學生如此重要,學生的寫作能力卻如此薄弱。教學方法單一、評價體系不足、真實語境匱乏、自主創新不充分、教學效果不顯著等問題都造成了我們的教學壁壘。本書力求解決這些既存挑戰,為其提供新的思路與策略。所謂“投瓜得瓊”,本書愿做那引玉之磚,讓更多一線教師研寫作之道、探教學之路,為中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共同努力!
本書編寫組
2025年3月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即可優惠加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