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太極拳的要求很多,不過總結就三個要訣,從上懸、中松、下沉的細致把握,到以腰胯帶動四肢的精準實踐,再到雙腳虛實分清的重要性。每個要點都為我們打開了通往太極拳精妙境界的大門。
一、上懸、中松、下沉
上懸:即頂頭懸、虛領頂勁,收下顎,頭頂有向上輕拉之感,目的是讓基底腦保持寬舒,促進內分泌系統運作,提起脊椎骨,振奮精神,防止身體癱軟。
中松:就是肩膀以下上半身放松,練拳、推手及日常生活工作中,意點放松肩,不使肩膀突起、不出拙力,實現垂肩變化,氣沉丹田,沖開夾脊關,形成力由地起的整勁效果。
下沉:就是動與動間(即變換重心時)都要以意點放尾閭下沉,松腰胯,內氣下沉腳底與地氣結合,下盤穩,勁力強。
習練太極拳是一段不斷換力的過程,上列三者的要求缺一不可。
二、以腰胯帶動四肢
動作主導:手的動作有上提、下放、合掌變擠、雙手打開,以意導松肩完成,由腰的旋轉主導方向;腳的運作及手腳發勁也由腰胯操控。
訓練原則:初期要遵循太極步法,往前腳跟先點地,往后或側移腳尖先點地,移動重心要有兩個支撐點;腳動手動,腳停手停。
訓練效果:長期訓練可避免亂動手,使出全身整體的彈簧勁,自然形成摺疊勁、螺旋勁或纏絲勁,不必刻意去練或去求。
三、雙腳的虛實務必要分清
初學太極拳套路雖難做到虛實分清,但要有觀念,隨著功力增長,步幅縮小至與肩同寬,利于分清虛實,使步伐快速靈活。虛實分清能讓內氣從虛腳松沉到腳底,虛腳變實腳時,氣從涌泉穴轉化為勁往上長。
然而,除了雙腳虛實分清可以將氣轉變為勁之外,另外骨髓密度和筋絡松柔度影響變能速率,因此除掌握正確練拳法則,還需均衡飲食、正常作息、戒煙限酒、適度運動等養生措施,持之以恒練習。
來源網絡,轉載旨在分享,侵權聯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